天天研究花草树木,会无聊吗?对于这个问题,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北京世园会专题片科学顾问史军迅速给出了他的答案:“当然不!”——史军与植物打交道的时间已经超过16年,他不仅是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科普作家、媒体科普热门大V博主,全网粉丝超500万。

  近日,应成都传媒集团三色智库、红星新闻MCN邀请,史军来蓉录制《三色讲堂》节目,第一站,他便马不停蹄赶往成都世园会主会场参观。曾经,史军认为植物学对于他的人生而言并不是“非它不可”的选择,而如今,史军将“让更多人感知植物、走进植物、喜爱植物”作为了人生的课题。

  记者:植物学很冷门,以至于很多人不太了解植物学家在干什么。是怎样的契机让您从事相关研究?能讲讲您做植物研究的故事吗?

  史军:在学习植物学之前,我压根不知道这学科是干啥的,对我的人生来说,学习植物完全是个意外之喜。我真正开始对植物着迷是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一次,我在山上拨弄着鼠尾草玩,拿着一个小树枝看它的结构,结果一捅,发现花蕊像个跷跷板一样,一下就耷拉了下来。花蕊的结构明显是为了让虫子在吸食花蜜时,把花粉带到它的身上去。我当时觉得好神奇!我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特别兴奋!结果后来回去查文献才知道,这个现象早在100年前就被发现了。但我觉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发现了这个现象。从那以后,我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去探索它的每一个细节。

  记者:“植物猎人”威尔逊将中国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孕育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例如蜀葵、杜鹃、珙桐等。对此,您怎么看呢?

  史军:确实,有非常多植物从成都走向了世界,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植物界的发展。比如芙蓉、珙桐、杜鹃等等。这些蜀地植物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17世纪以来,欧洲的“植物猎人”为了将自己的花园装扮得更加美丽,开始全世界搜罗珍奇植物,而在蜀地,他们看中了杜鹃花,大量采集后将其引进到西方后进行杂交,如今杂交后的杜鹃花在全球绚烂绽放。

  另外还有一个蜀地特有物种影响了世界园艺,那就是岷江百合。岷江百合是一个特别知名的花卉园艺种质资源,是现代百合繁育的“基因宝库”。当年威尔逊来到四川便为岷江百合的芳香和美丽所吸引,他将岷江百合的种子带回欧洲,经过无数次的杂交和培育,终于形成了如今的现代观赏百合。

  史军:我们观察植物,实际上是在学习它们的生存智慧。但这种智慧并非指某种无敌的绝招或能垄断所有资源的本领。在地球上,尤其是当前的生命世界里,没有任何一个物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生态环境复杂多变,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各不相同,要适应所有环境,意味着需要满足各种极端条件下的生存需求,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同的植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适应了各自独特的资源组合,我们称之为“生态位”。每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其独特的位置,找到这个位置后,它们就能安心生长。这对我们人类有何启示呢?在社会中,我们也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努力经营好自己的生活。这也是在寻找自己的“生态位”。

  记者:植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很多“决定性”作用。能请您举例说说吗?

  史军:植物在人类演化和发展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我时常会引用一些古代和现代的例子来阐述这一点。拿我们中国人的口味来举例,中国人多半不太喜欢苦味,这与西方人截然不同。西方人认为食物中带有一定的苦味是味觉丰满的一个必要因素。比如西柚,欧美人特别喜欢吃,尤其是早餐时,一杯西柚汁是必不可少的。但最初的西柚是苦的,在国内并不受欢迎。直到苦味被去除后,新品种才在中国流行起来。

  这说明我们中国人对苦味的敏感度极高。这与大约5000到6000年前我们祖先开始大规模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那时,由于人口扩张和粮食短缺,人们不得不挖野菜充饥。挖野菜可是个技术活,得确保挖回来的东西没毒。我们的舌头就是天然的“验毒设备”,所有被舌头识别为苦味的东西多半都是有毒的。因此,中国人对苦味敏感的基因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

  所以,人类与植物曾在历史上反复打交道,我们今天的所有行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生物学根源。

  史军:我们已经相守了几百万年,未来还将继续相依为命。我们与大自然,特别是植物,仍然将紧密相连,它们将为我们提供基础的能量物质、营养和呼吸所需的氧气。另外,随着对植物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可能会利用基因工程等新技术,培育出更高效提供营养和能量的植物,甚至能更有效地进行生态污染治理的植物。

  但无论如何变化,有一点是不变的——人类始终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过去,我们可能认为人类超越了这个系统,是万物之灵,拥有掌控力。但现实告诉我们,这种想法是极其可笑的。因此,我们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将人类重新定位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员或组成部分。只有找到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人与自然、人与植物和谐共生的理念核心。它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植物或环境本身,更是为了保护人类的未来。

  作为植物学博士,史军同时也是一名科普作家、科普短视频博主。史军直言,“科普也是在做一种研究。”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大熊猫为什么要吃竹子?“这其实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是最开始大熊猫就爱吃竹子吗?与竹子长在一起的植物它们为什么不吃?那么多竹子种类为什么只偏爱其中的几种……”很多问题会接二连三地出现。“科普工作者首先就要做大量的研究,而当把这些研究成果组合在一起时,故事才会非常丰满。”

  在探访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的过程中,史军一边逛、一边拍,并由衷地感叹:“这是公园城市最好的生活状态。”史军说,植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特别是在成都,植物就生活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在这座城市里,植物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与人们共同书写着城市文化的传承与绵延,成为了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绿色纽带。”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雅婷 海报 吴雅婷 视频 吴雅婷 图片 本报资料图、世园会官网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