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5月22日举办的南京市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现场获悉,南京环境监测中心近日首次在六合区龙袍长江湿地公园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创造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种类、数量在南京的新纪录。经过近几年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目前南京共记录到3672个物种,现存9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位居全省前列。

  黑嘴鸥是鸥形目鸥科鸥属的一种水鸟,属于珍稀、易危鸟类,是国际特别保护鸟种,因种群数量稀少,1993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受威胁鸟类,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据中国观鸟记录中心记载,黑嘴鸥在江苏省主要出现在江苏南通、盐城、连云港等沿海城市,在内陆地区鲜有记录。从观测记录看,黑嘴鸥近年来种群数量明显增多,推测本次现身南京的是迷路的鸟,但也表明长江水环境质量不断好转、沿岸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南有紫金山,北有老山,中间有长江,南京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在全省可以说是走在前列的。从中华虎凤蝶到宝华玉兰,这些珍稀动植物都是在南京发现的,这也说明了南京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早、历史长、物种丰富。”南京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专家组成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备新介绍,调查结果显示,南京现存9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其中,陆生维管植物9种、水生植物3种、陆生脊椎动物77种、水生哺乳动物1种、陆生昆虫2种,生物多样性“家底”殷实。

  这背后是南京扎实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南京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为高水平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具体的行动指南。编制《南京市生态空间保护区域监督管理和考核办法》,划定了106块生态空间保护区,总面积约1002.27平方公里,实现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区域的全覆盖。

  为进一步拓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路径,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热情,南京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当天被正式授牌,南京江豚城市公园等9家单位入选。现场还发布了南京长江岸线洲岛观测阶段成果,并为16家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教联盟理事长单位和理事单位授牌。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在这里市民能获得什么?记者了解到,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是一个以生物多样性体验馆为主题进行自然科普和体验的地方,周边还有配套的室外体验场地。具体来说,就是有可供科普的体验馆、可供室外实践的野外体验路线、可供自然科学教学的研学课程,这也是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区别于其他场馆的最大特征。

  “南京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涵盖山林、平原、湿地等丰富且独特的生物及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非常丰厚的景观观赏、教育属性、文化传承等可持续利用价值。”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处处长吴豪介绍,这一方面可以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深入融合,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公众“沉浸式”感受生物多样性的魅力,从不同的视角领略生态之美,从而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更好地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者。

  以南京江豚城市公园为例,该公园设有江豚观赏地、江豚观赏平台、映虹桥等网红打卡点,漫步于此,不仅可以沿江欣赏美丽的长江景色,更能近距离观赏到江豚水中嬉戏、黑鸢空中翱翔的美好画面。同时,公园内还设有一系列江豚保护科普设施和文化载体,参观者可以在江豚监测站科普展厅、长江水生生物科普馆、长江微笑驿站、梧桐语江边自然体验中心等公益展馆了解江豚和长江水生生物的各类科普、保护知识,也可以在长江增殖放流站和增殖放流平台参与科学放生及生态修复体验活动,了解江豚保护的重要意义。

  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盟告诉记者:“入选全市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后,南京江豚城市公园将继续围绕长江江豚这一重要水生生物资源,推出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科普研学等生物多样性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旅游打卡的同时,能更好地感受到南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果。”

  南起红云桥(秦淮河口),北至映虹桥(金川河口),总长度约4.5公里。公园连接沿江亲水平台、滨江步道,以及沿江江豚文化与保护人文生态景点,形成一个带状沿江、以江豚和长江生态风光为特色的综合性城市主题公园。公园内设有江豚监测站科普展厅、长江水生生物科普馆、长江微笑驿站等一系列江豚保护科普设施和文化载体,让参观者能更为真实地感受生物多样性。

  国家级钟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重点公园,人文古迹荟萃,山水城林相融,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后湖飞鹜”已成为南京冬季一景。景区总面积5.13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积3.7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35平方公里,由“五洲”“一园”“一路”组成。

  园中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现建有植物专类园27个,收集保存植物1.2万余种(含品种),原生种植物近90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09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61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248种),是我国华东地区植物多样性迁地保育基地。

  国内首个集科普与分类学研究为一体的专门类博物馆。展馆室内面积约1600平方米,室外面积约4000平方米。主展区包括序厅、昆虫多样性厅、昆虫与人类厅、鸣虫文化厅、昆虫行为厅等七大厅,分别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昆虫的基本形态、生活环境、主要类群及与人类的关系。

  占地面积1026亩,植被丰富,从蕨类植物到高大乔木共4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森林掩映之中,26个场馆错落分布,是来自世界各地的260余种3000余只珍稀野生动物在城市里的家园。

  主场馆包含长江大保护法治政策宣传区、长江生态文明教育展示区、碳中和知识区、长江概貌展示区、长江江豚调查展示区、中华鲟标本展区、长江珍稀水生物种标本展示区、生态主题投影区、长江水系历史文化展示区、救助展示区、沉浸式VR体验区以及互动区等,可容纳400—500人交替参观。

  位于老山北麓,由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蝶梦山丘飞行民宿、墨上花开美术馆、蝶梦山丘自然之心共同组成。户外植被覆盖率超80%,背倚老山特殊地质地貌“黑石公园”。以“爱与生命”为核心,为儿童营造舒适、生态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对儿童展开特殊的自然教育,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悟生命的活力与美好,学会热爱自然、尊重生命。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自然景观独特,不仅为长江保留了重要的原生态湿地环境,更为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最好的栖息地和庇护所。公园室内有2700平方米的宣教展馆、60平方米的自然教室,室外有瞭望塔、昆虫观察点、小微湿地,开设湿地探索家、认识湿地鸟“精灵”、认识湿地植物、观察昆虫等体验课程。

  规划占地面积8000亩,水域面积2600亩,是一个集科普教育、生态观光、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游憩型湖畔生活度假目的地。景区内湿地生态资源丰富,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每到迁徙季都会有大量的候鸟栖息或停歇,如黑脸琵鹭、东方白鹳、凤头麦鸡、白眼潜鸭、白琵鹭、白腹鹞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