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幸和痛苦,她没有自怨自艾,面对鲜花和荣誉,她更没有陶醉。数十年如一日,她始终以先锋模范的标准要求着自己,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不悔初心。她原是北方那傲立雪中的寒梅,选择做南国大山的女儿,就是要将那最动人最美丽的芳香绽放在滇西北高原,留香在大山深处的教育事业上。——题记
她是党的,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是百名孩子口中的“妈妈”,是山区女孩子的新曙光。
她就是张桂梅,一个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的普通教师,一位与病魔做着斗争,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教育人。
“有一个小男孩,母亲不堪丈夫的虐待,找来自己的哥哥,竟活活把丈夫打死,她一家都被法律判了重刑。”面对一桩桩的悲剧,她萌发了一个想法,办一所贫困女子高中,解决山区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恶性循环的问题,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提高她们的素质,让她们有机会飞越自己原本的人生,实现梦想。
2008年9月1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全国第一家全免费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
为了筹集资金办这所贫困女子高中,张桂梅为之奔波了五年。一次,为募集筹办学校的资金,张桂梅来到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节目录制。可刚到北京,就从东北老家传来消息——哥哥病危,想见这个离家几十年的小妹最后一面。
面对哥哥最后的心愿,张桂梅却“残忍”地拒绝了,她回忆这个并不容易的选择,“错过时间栏目组就不让我上节目了,不上节目就会失去为建设女子高中募捐筹款的机会。”
在女高建校前后的11年里,张桂梅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每一次,她都没能回去看一眼。即便做出了难以道出的牺牲,在筹建过程中,张桂梅也遭遇过一些不解。被狗咬、被人骂,面对别人的误解和怀疑,张桂梅决定用行动为自己证明。
从民族中学、儿童之家到女子高中,张桂梅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理想。创办贫困女子高中以来,4000多个日夜里张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
她在女子高中和儿童之家两边奔跑着,还承担了大量社会工作。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并不强健的身躯咬牙坚持,每晚凌晨才睡下。
办校11年来,张桂梅一直坚持亲自家访,学生分布在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山路艰险,车子到不了,她便步行;步行走不稳,她就拄着拐杖一步步地挪……
在华坪兴泉,一位女生的母亲说,因为家里穷,从没上过学,哪怕女儿都上了高中,自己还会在梦里背着书包“圆”上学梦。这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很多的母亲,拉着张桂梅的手说,“我这一辈子的希望就是看到女儿上大学。”张桂梅拍着她的手说,“你的梦想党和政府、社会会帮助你圆的。”孩子的母亲噙着泪水说,“如果没有你们,怎么能有孩子的今天。“
“对于一个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贫困的家庭来说,女子高中,确实是她们唯一选择和一线曙光。”张桂梅说道。
在张桂梅走过的近11万公里的漫漫家访路上,这样的泪水还有很多,这样的感激也有很多。
如今,过度劳累的张桂梅右腹部、右臂上都能摸得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肺部也有疾病。但是,她仍然坚持每天拿着小喇叭满学校地喊,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是为了让孩子们安心,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
在女子高中,有名女生对学习比较冷漠。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时候,不管张桂梅如何关心她,试图打开她的心房,她也不愿意多说话。后来,张桂梅在食堂帮忙打饭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即便疼痛难忍,每天晚上,她却仍然和这个学生坚持聊天。到早上,张桂梅起不了床,这名学生就抱她起来。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三个月中每天都是早晨5点起床,夜里12点睡下。
“一天,这名学生终于抱着我就大哭起来,说自己一定会好好读书,一定不会辜负我对她的期望,也不会让我受的苦白受。”张桂梅回忆道。
病痛缠身的张桂梅,却又似乎比任何人都坚韧。在一次家访路上,张桂梅突然感到胸口疼痛,吃了几片止疼片后,非但没有好转,还开始发烧,甚至走路都困难。坚持走完家访后,她去医院才知道,因为路途崎岖,两根肋骨已经被生生颠断了。
就这样,小小瘦瘦的张桂梅用柔弱的身体扛过了那些巨大的疼痛和压力,用坚定的信念,守护着大山里一批批年轻的女孩子跨过命运最初的“不善”。
刚开始的女子高中没有宿舍,没有食堂、厕所,没有围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厕所和邻近的学校共用。11年来,张桂梅为了女子高中,一直“负重”“负痛”前行。这个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平凡女人,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诸多不解、非议和委屈,忘记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甚至忘记了年龄和生死,只忘我地投入着、燃烧着。
2000年,张桂梅将国务院颁发的5000元奖金作为党费一次性上交;2003年“三·八”妇女节,昆明市总工会捐给她两万块钱治病,工会主席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一定要用于治病。可一回到华坪,听说康复村(原麻风村)的孩子因为没有校舍不能读书时,她立马把这两万块钱捐给康复村修建学校; 2006年,她获得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把奖金30万全部捐献给了华坪县通达傈僳族自治乡丁王村民族小学。2015年,她把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所有荣誉证书,毫无保留的全部交给了组织,全部保留在了县档案馆里……这么多年,张桂梅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100多万元都捐了出来。
“是党为我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我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我所做的算不了什么。我要以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她说,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与温暖,“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目前,这所女子高中,已经走过了11个春秋,毕业了七届学生,20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在这里启航梦想,进入了大学殿堂。每每看到孩子们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脸上绽放的灿烂笑容,张桂梅才会暂时“放下”额头上“皱起来”的凝思。张桂梅曾说过“人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自信的精神,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只要我们坚持着,觉得自己能行,就不会倒,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创造”。
在女子高中里,张桂梅带领师生开展“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党员每周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女子高中也成了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
“这是为了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提高言行素养,强化行为规范,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张桂梅说道。
在女子高中,除了飘扬着的五星红旗外,还有一面鲜红的党旗。在这里,每周重温入党誓词、唱革命歌曲时,团支部同时组织全体团员与党员共同宣誓、诵读革命经典人物典型事迹、唱团歌、唱《红梅赞》《绣红旗》《老百姓最知音》《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经典歌曲。
一名考上重庆大学的孩子,每周都到敬老院照顾老人,一次在给老人表演节目时她演唱了《红梅赞》和《绣红旗》博得了老人们的赞扬和喜爱;两名女孩在大学毕业后,由于品学兼优被部队直接招录,一名在武警广东某部服役,另一名在陆军某部野战部队服役。在入伍时部队领导问她们部队的苦你们能吃吗?她们坚定的回答说:能,从女高毕业的孩子有什么苦都能吃……
如今,在女子高中,实行学生早点无人售货制,买好食物后,学生自觉把钱放在盒子里……人心齐,山也移。团结在张桂梅的身旁,这里的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各项教育方针,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埋头苦干、无私奉献,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辛勤陪护着这群特殊的学生,立志帮助一届届贫困山区女孩进入好的大学。
面对不幸和痛苦,张桂梅没有自怨自艾,面对鲜花和荣誉,她更没有陶醉。以先锋模范的标准践行着教育事业,她原是北方那傲立雪中的寒梅,选择做南国大山的女儿,就是要将那最动人最美丽的芳香绽放在滇西北高原,留香在大山深处的教育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