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是鸟名,也是花名;白头翁,既是一种草花,又是一种鸟名;还有如植物的锦鸡儿和鸟禽的锦鸡——这是中国文化中较为特殊的动植物同名现象。
在枇杷的身上,也体现出这一文化——它既是植物名,又是器物名。那是因为这种植物的特征与一种乐器的形状颇为相似而同称。它结出的金灿灿果实与枇杷乐器外形相像,尤以成熟果实与器具的腹部神似,所以被人们叫成了“枇杷”。后来用不同的汉字进行区分,才出现了音同而字不同的“枇杷”与“琵琶”。
汉末刘熙所撰《释名》,在第七卷“释乐器”专门对“枇杷”进行释名,说它是一种外来器物,命名自有渊源:枇杷,本出自西北少数民族的胡地,是在马背上弹奏的。推出手向左前方弹叫作“批”,拉回手向后弹叫作“把(pá)”。这本是描述乐器弹奏时的动作,却被当成了它的名称。因为是木制乐器,所以将动作之词“批”与“把”改用了“木”字偏旁的“枇”与“杷”加以强调。后来这种乐器就拥有了专用名“琵琶”,而“枇杷”这两个字给了美味的这款南方水果。
枇杷曾经两指,然而琵琶显然只能专指。历史上就有着因误用其名而流传的一个趣味故事。
明朝吴门画派创始者沈周(1427~1509年),号石田,不仅是著名画家和书法家,还是文学家与医学家,是文而知医的全才。有一次,他收到朋友送来的一盒礼物,附有信函说:“敬奉琵琶,望祈笑纳。”他打开一看,却是一盒新鲜枇杷果。
看到此景,石田先生不禁失笑。他在给友人的回信中说:“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
友人见信,既觉羞愧亦感有趣,便作了一首打油诗自讽:“琵琶不是此枇杷,只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意思是说,如果乐器的琵琶能结果的话,那全城的箫管也都该开花了。“萧管开花”的打油说法,显然有着美妙音乐也令人有赏花般愉悦的寓意。这首自讽诗因此而自带光环,妙趣横生!
枇杷果好吃。长辈总会强调说:枇杷树,冬天开花,春天结果,性格好,枇杷多吃也不上火,还能润肺等等。但令人奇怪的是,唐代的司空曙(约720~790年)何以收到了友人文林县令卫象自湖北远寄而来的满筐枇杷叶呢?他更在收到后十分感激地复诗以谢。这就是他的《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倾筐呈绿叶,重叠色何鲜。讵是秋风里,犹如晓露前。仙方当见重,消疾本应便。全胜甘蕉赠,空投谢氏篇。”
原来,枇杷树上的枇杷叶,最是一味治病的良药。仙方中也重视它,取用它来消弥疾病是十分便利的。送枇杷叶的背后原来是为了送健康,所以司空曙才说这远比送我甘甜的香蕉更显胜意,自己说出的感谢话再多也不显多。
叶供药用效更高。枇杷叶治病,寻到它进入本草典籍的原始,又指向了最早记载它的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卒啘(yuē)”,即突然呕哕,因啘古同“哕”,即干呕意。先人所发现的它具有“下气”的功效得到后世的一直肯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曾对其下气功效进行了拓展解释:“〔时珍曰〕枇杷叶气薄味厚,阳中之阴。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做法:将去毛的净枇杷叶用纱布包好,冬瓜、豆腐切块,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约10分钟,拣出枇杷叶袋,调味即可。食用冬瓜豆腐并饮汤。
功效:三味植物花叶来源的中药,配合使用,具有清肝泻火、祛风解表、化痰止咳功效,适合于肝阳上亢或肝火犯胃导致的头重脚轻、口干口苦等症状。其所具有的解表功效,针对风热感冒出现咽喉疼痛、发热、咳嗽气喘、咯吐黄痰等有效。
注意:此三味中药的药性均属寒凉,素体阳虚怕冷者宜慎用。取用治病宜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文内容仅供科普宣传,具体诊治请咨询专业人士。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