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人口接近百万,人均耕地少,如何提高亩均效益、帮助农民增收,成为莎车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着力点。上海援疆莎车分指因地制宜围绕米夏樱桃园、依盖尔其“稻香小镇”、孜热甫夏提特色种植等资源打造一批特色小镇,使农村“颜值”“品质”双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与莎车县其他乡镇不同,依盖尔其镇阔纳先拜巴扎村紧邻叶尔羌河和依盖尔其水库,这里不仅是沙漠中的绿洲,更是少见的“鱼米之乡”。立夏时节,车辆行驶在村道上,道路两边随处可见插秧不久的稻田,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只白鹭。
据了解,阔纳先拜巴扎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种水稻,经过几十年的精耕细作和引进良种,2023年1600亩水稻平均单产800多公斤,水稻种植带动全村农户稳步增收。不仅如此,阔纳先拜巴扎村还带动周边几个村种植8000余亩水稻,形成了依盖尔其镇特色产业。为了延长稻米全产业链,2021年,在上海援疆莎车分指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占地1300平方米的大米加工厂,就地生产绿色生态大米,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同时,还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
继续做深稻米文章,突出“稻香小镇”特色,上海援疆莎车分指综合依盖尔其镇特有的生态水稻田原料优势、交通方便区位优势和新疆低度健康酒品市场空白的现状,决定引进古秦渡酒业酿酒工艺在当地投资设厂。依盖尔其镇党委书记曹力指着阔纳先拜巴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的一块空地说,“黄酒厂就计划建在这里。”
浦东援疆干部、莎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旅局副局长杨通长透露,该项目已完成立项批复和规划设计,正在办理土地变更手续,下半年开工建设。这个项目还得到了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的特别重视,前指希望莎车立足依盖尔其稻香小镇“携手兴乡村”项目实施推进,积极探索“水稻种植+黄酒酿造+休闲旅游+餐饮服务”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
与依盖尔其镇相比,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民族乡立足乡情民意,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高质量打好融合发展“组合拳”。记者跟随该乡书记和乡长走访了4个村,这些村子在发展特色种植方面,都把节地、节水、增效、增收做到了极致。
在3村的芍药种植基地,新发的芍药幼苗不过十几厘米高,小苗的根部全都敷设着滴灌软管。这些芍药并非用作鲜切花供应,而是在两三年后将根部挖起用作中药材。村干部介绍,在莎车分指支持下,去年3村投资215万元建设50亩特色种植中草药(芍药)基地。按照每亩种植种苗5000棵、每亩产量约22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23元估算,亩均收益将达到5万元左右。
5村种植巴旦木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土地碎片化严重、机械化耕作程度低,群众通过传统模式耕作增收进度缓慢。2023年,在上海援疆指挥部莎车分指的支持和帮助下,该村投资122万元,兴建占地200亩的巴旦木示范园。村干部介绍说,5年以内果树下面套种小麦,实行林粮间作混合式发展,种地养树促增收;5—10年巴旦木进入丰产期,实行单一式发展,预计每株产量15公斤,每公斤售价20元,每亩增收13000元;10年以后,同步发展林下养殖,每亩养殖家禽100只,预计增收5000元。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民族乡其他村也都开展了玫瑰花、万寿菊、朝天椒等特色种植。在此过程中,援疆资金介入建园最为关键的环节,例如土地流转之后“小田变大田”“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将碎片化土地进行平整、低产田土壤改良、安装滴灌、渠系配套设施等,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民族乡党委书记屈新峰透露,2023年以来,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民族乡锚定“固成果、兴产业、增收入、促振兴”重点任务,树牢全产业链发展思路,通过实施产业、基础设施、文化等10个项目获得2991万元援疆资金帮扶,构建了“种植、加工、管理、销售、农旅”于一体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樱桃科技种植产业、特色花卉种植产业、绿色农旅融合发展产业的“三大产业集群”。
今年的中国旅游日,莎车县举办了第三届“群樱会”,米夏镇万亩樱桃园已经成为当地一张闪亮的旅游新名片。在“群樱会”主会场红樱桃景区,游客们不仅能够欣赏“群众村晚”展演、十二木卡姆、喀群赛乃姆等专场文艺汇演,还能够在热闹得像巴扎一样的展销区买买买,并在美食街品尝特色烤鱼、烤肉、烤包子等各种美食。
米夏镇旅游办主任高植介绍,红樱桃景区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产业链,已成为莎车县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该景区占地6800余亩,引进了红灯、黑珍珠、美早、先锋、艳阳等多个樱桃品种。在上海援疆莎车分指的帮扶下,这里已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采摘、特色餐饮、休闲娱乐、自驾营地和民宿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聚集区。每年5至7月为樱桃园的旅游采摘旺季,游客量逐年攀升。
据统计,樱桃园及相关产业在2023年带动园内及周边乡村收入达1.5亿元,同比增长6.3%;同时,还带动了季节性就业2450余人,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同比2022年、2021年增长3.3%、6.2%;更使得该镇700余农户户均收入达到9万余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