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农村地区,每家每户的大门都极为重要,它不仅是保护家庭成员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人人都能见到的门面,大门修的好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关乎这一家人的风评。
而堂屋,则是比大门还重要的另一个地方,如果说大门是一个人的外表,那堂屋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徒有其表只能管一时,专修内在才是长久之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句俗语中的“大门”通俗易懂,只是“堂”到底指什么?单纯是堂屋吗?
“堂”最初指的是人工筑成的方形土台或房屋的地基,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人们先垒土台,然后在土台的基础上盖造房屋,这种土台的方形结构就叫“堂”。
“堂”也可以指建在土台上的房屋本身,尤其是正厅。古人的房屋坐北朝南,正面为厅堂,厅堂后面则是内室。要进入厅堂需要先从地面上台阶,因此有“升堂”之说。
“堂”之所以位居房屋的中心地位,与古代尊重长辈、崇尚礼仪有关。堂屋是父母居住的地方,子孙需要先过门口,再上台阶进入堂屋,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古人借喻长者为“高堂”,后辈为“大门”,“高堂”象征家中长辈的地位。这种通过房屋结构体现伦理秩序的想法,影响了“堂”的地位。
古代官宅宫殿的正厅也称“堂”,用于办公、议事、接待等公共活动。大型佛教寺院的正殿称作“大雄宝殿”或“净土堂”,是僧众诵经、布道的场所。此外,一些公共场所如学堂、草堂、画堂等都以“堂”命名,体现其庄严、宏大的特点。
“堂”也可以表示某个家族,堂兄弟就是同宗同族的兄弟。学者开堂授业,弟子们就在堂下授业,形成了堂社。
“大门过于堂,家败人丁亡 ”中的“堂”正是指它本来的意思,既房屋厅堂,在农村是极为重要的一间房屋,一般尊祖敬神、祭天拜地、婚丧寿庆、禳鬼避凶都选择堂屋,是一个家庭的门面,所以,关于大门和堂屋的位置高低,才会显得如此重要。
“大门过于堂,家败人丁亡”这一俗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家庭等级秩序的重视。堂厅是整个农家院落的中心,代表着家族的荣耀。而大门只是附属建筑,象征着子嗣后代。如果大门的规格高于堂厅,就意味着子女的地位高于父母,这在传统观念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从采光通风考虑,高大的大门会遮光导致院落阴暗潮湿,不利于健康。再者,如果大门基础过高,暴雨时还可能造成院内积水倒灌,增加灾害风险。
我国历史上曾规定不同等级官员宅邸的具体尺寸,厅堂必须高于其他所有建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等级观念。即使到了今天,许多农村在盖房时仍坚持大门不能高于堂厅,以示对长幼尊卑的尊重,这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
当代人不应盲目迷信,但也可理解老一辈的传统观念潜在的合理性,毕竟这种布局对采光和通风都有好处。现代居住建筑追求功能合理,但亦应该传承优良传统,妥善处理新旧观念的关系。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大门过于堂”这句俗语中的“堂”指的是传统民居中的主体建筑——堂屋,而不是仅仅指屋内的一个房间。
在中国古代,堂屋往往坐落在整个院落的中轴线上,是一家人生活的中心,也是接待客人、办事的场所。堂屋的门窗、梁柱多作精细装饰,体现了“堂”在民居中的核心地位。
相比之下,大门只是连接外界和内院的通道,地位远不如堂屋。所以,如果单纯从功能上来说,大门的高度当然可以超过堂屋,但这在传统观念中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在古人心中,家庭秩序和伦理规范高于一切,哪怕牺牲了采光通风等实际功能也在所不惜。
因为古代科学发展水平低,无法解释一些现象,所以古代的人们往往相信一些鬼神之说,俗称封建迷信,而一代又一代传下来则加深了这些封建迷信的威力,人们将其奉为真知灼见,尤其是风水之说。
所以,我们经常就能够看到,现在所保留的那些老建筑,里面的布局分布,隐隐有着周易八卦之礼。
但是房屋还是要以实用为主,不必追求风水中的五行八卦太多复杂规矩。但古人认为房屋形状以方正为佳,不要出现三角、六边形等畸形。
关于房屋楼梯,古人注重稳固大方,最好是单数阶梯,不要正对大门,从现在看来,因为单数更符合人体人体习惯和脚数步调。
同样,如果楼梯正对着大门,也会引起心理不适。想想看每天一打开门看见的就是楼梯,想到忙碌完了一天,最后还要爬上爬下,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农村房屋以简朴为美,墙壁不需要太多装饰,简单乡土气息也最吉祥。可以在室内外适当放一些绿植盆栽,添活气。大门颜色以红、黄、绿等暖色系为佳。门前坡度不宜太低,以免积水进屋。也不要修建太高的门槛,给外出入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