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也就是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眼下,“三北”工程已进入六期工程的建设阶段。
太行山,是“三北”工程六期建设攻坚区,也是华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经过几十年治理,基础条件较好的宜林地基本完成绿化,剩下的大都是造林绿化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浅山丘陵区的“绿化断带”,是太行山生态建设最薄弱的区域。 这里土少石多、干旱少雨,造林难度大,树木很难成活。
早晨6时,造林队队长郝文朕和造林工人们开始忙碌,他们把三年的柏树苗搬运上车,来到了十六公里外的一座浅山脚下。
这条运树苗的索道由一台手扶拖拉机和几条钢索组装而成。一车树苗被索道拉上去后,记者跟着郝文朕一起向山上走去。虽说是浅山区,但百米高的山,也要沿着陡峭的山路爬一个多小时。
越往上,树越少,宽阔的山顶上,在荒草之中,散落着稀疏的树木,大山像是“秃了顶”。
山顶三面临着悬崖,造林队从这里开始,把斑驳的地方都种上树,然后再往下向荒草处推进。
郝氏造林队队长 郝文朕:在这个山上就是见缝插针,能栽的地方我们就是应栽尽栽。
找到石头缝隙后,只挖了半铁锹深,边上的石头怎么撬也撬不开,挖了一半的树坑只能放弃。
郝氏造林队队长 郝文朕:经常遇到你打了20公分了,成不了,你就得放弃它。
就算能挖成,每一个小小的树坑里,都堆满了石头,需要一块块刨裂、再撬出来。一个工人一天最少刨80多个树坑,但是只有50多个能种下树。土少石多,树木很难成活,太行山的“绿化断带”由此而来。
75岁的郝景香,从14岁就参加了村里的造林队,2009年退休后,他组建了一支民间造林队伍,摸索着如何在浅山丘陵区种树。
郝氏造林队负责人 郝景香:这树在这儿怎么活,特别愁。后来我就想,弄点塑料袋戳八九个孔,便于往外扎根,树不几天看着不行了,我拔起来看了看,(树根)成了个硬蛋。
郝氏造林队负责人 郝景香:我想把玉米轴装袋里是不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玉米轴有啥好处?下雨了玉米轴湿了,天干旱得狠了,玉米轴散发水分,树只要有潮劲,就不会死。
用15厘米长的玉米轴4个,浸泡10天以上,然后放在塑料袋内,装上树苗覆上土浇透水,利用玉米轴水多时吸水、干旱时放水的水分缓释保墒机理,保证苗木栽植后半年的生长。
几经尝试探索,郝景香终于成功摸索出“套保湿袋”保湿、“埋玉米芯”保水、“盖石板片”保墒、“靠育林板”保土等一整套浅山丘陵区造林办法。这套办法就地取材,成本低,简单好学,显著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并且一年中可以造林的时间延长到十个月,被称为“郝氏造林法”。
随着年事已高,郝景香爬山越来越吃力了,儿子郝文朕从2014年开始接替父亲,继续按照“郝氏造林法”缝合浅山丘陵区的“绿化断带”。
郝氏造林队负责人 郝景香:一辈子好这个(种树),自己也闲不住,看那个树长起来绿油油的,心眼里就高兴。
郝氏造林队队长 郝文朕:父亲说了,不管干什么事儿,哪怕在山上种成一棵树,成功没有小大,不要想那么多,就一棵棵种下去,一棵棵能活了,这一片片慢慢就绿起来了。
郝氏造林队工人 王喜辰:我栽12年树了,就看那原先栽成的,现在都长了那么高,感觉特别亲切、特别自豪。到那儿了一看说这都是俺栽的树。
郝氏造林队工人 王爱军:以前栽树的时候,那山上荆柴也没有,都是光秃秃的。干活累的时候,只能坐在太阳底下,现在栽的树大了以后,我们也可以在这树下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