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沽油科是植物界之一个小科。只有5属,约60种,产热带亚洲和美洲及北温带。我国有4属22种,主产南方各省 。
乔木或灌木。叶对生或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或稀为单叶,有托叶或稀无托叶;叶有锯齿。花整齐,两性或杂性,稀为雌雄异株,在圆锥花序上花少 (但有时花极多) ;萼片5,分离或连合,覆瓦状排列;花瓣5,覆瓦状排列;雄蕊5,互生,花丝有时多扁平,花药背着,内向;花盘通常明显,且多少有裂片,有时缺;子房上位,3室,稀2或4, 联合,或分离 (Euscaphis),每室有1至几个倒生胚珠,花柱各式分离到完全联合。果实为蒴果状,常为多少分离的蓇葖果或不裂的核果或浆果;种子数枚,肉质或角质 。
本科中许多种类的用途尚未发现,仅有少数的属(如Euscaphis、Staphylea)的植物种子含油,可制皂,树皮可提栲胶,根入药。有的可供观赏 (如Staphylea)。
野鸦椿属(学名:Euscaphis)是省沽油科下的一个属,为落叶灌木植物。该属共有3种,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产2种。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平滑无毛,芽具二鳞片。叶对生,有托叶,脱落,寄数羽状复叶,小叶革质,有细锯齿,有小叶柄及小托叶。圆锥花序顶生,花两性,花萼宿存,5裂,覆瓦状排列,花盘环状,具圆齿,雄蕊5,着生于花盘基部外缘,花丝基部扩大,子房上位,心皮2-3,裂片全裂,成为一室,无柄,花柱2-3枚,在基部稍连合,柱头头状,胚珠2列,蓇葖1-3,基部有宿存的花萼,展开,革质,沿内面腹缝线,具假种皮,白色,近革质,子叶圆形。
野鸦椿(学名:Euscaphis japonica)为省沽油科野鸦椿属下的一个种。在中国除西北各省外,全国均产,主产江南各省,西至云南东北部。日本、朝鲜也有分部。
多生长于山脚和山谷,常与一些小灌木混生,散生,很少有成片的纯林。其幼苗耐阴,耐湿润,大树则偏阳喜光,耐瘠薄干燥,耐寒性较强。在土层深厚、疏松、湿润、排水良好而且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
野鸦椿有温中理气,消肿止痛,治胃痛,寒疝,泻痢,脱肛,子宫下垂,睾丸肿痛。其根有解毒,清热,利湿,用于感冒头痛,痢疾,肠炎。其果有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疝痛,胃痛。
野鸦椿因具有观花、观叶和赏果的效果,观赏价值高。春夏之际,花黄白色,集生于枝顶,满树银花,十分美观;秋天,果布满枝头,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皮反卷,露出鲜红色的内果皮,黑色的种子粘挂在内果皮上,犹如满树红花上点缀着颗颗黑珍珠,十分艳丽,令人感到赏心悦目。野鸦椿挂果时间长,从外果皮变红到果皮脱落时间长达半年,红色艳丽的蓇葖果给秋冬季节增添了许多喜庆色彩,使人陶醉。野鸦椿作为观赏树种,应用范围广,可群植、丛植于草坪,也可用于庭园,公园等地布景。
野鸦椿木材可为器具用材,种子含油量25%-38%,种子油可制皂。树皮可提取栲胶。
省沽油属(学名:Staphylea)是省沽油科下的一个属,为落叶灌木或乔木植物。该属共有约约11种,产欧洲、印度、尼泊尔至我国及日本、北美洲。中国有4种。
属名Staphylea源于希腊语staphyle,意为“一串葡萄”,指其花排成圆锥花序。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有托叶,小叶3-5或羽状分裂,具小托叶,圆锥花序或腋生总状花序,花白色,下垂,花整齐,两性,花萼5,等大,脱落,覆瓦状排列,花瓣5,直立,与花萼近等大,覆瓦状排列,花盘平截,花萼被毛,边缘具不相连的裂齿,雄蕊5,等大,直立,子房基部2-3裂,裂片全裂,或稀叉齿状,连合为一室,花柱多数,分离或连合,柱头头状,胚珠多数,侧生于复缝线上,成二列。蒴果薄膜质,小泡状膨大,2-3裂,2-3室,每室1-4种子;种子近圆形,无假种皮,胚乳肉质,子叶扁平。
省沽油(学名:Staphylea bumalda)为省沽油科省沽油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浙江、湖北、安徽(歙县、黄山、青阳、贵池、石台、岳西、霍山、舒城、六安、金寨、庐江、滁州等)、江苏、四川。
生长于路旁、山地或丛林中。 [1] 省沽油生长发育与光照有密切关系。在郁闭度较高的天然次生林分中,与各种乔木、小乔木混生,处于下层时,往往其单株冠幅枝条稀疏,树势弱,开花结果少,果实也较小;在林缘开阔地分布的省沽油,树体相对生长旺盛。调查发现,在天然残次林分内,由于林分受到人为频繁采伐,其林内无明显的高大乔木,野生省沽油经多次砍伐,形成丛状分布,是一种阳性偏耐阴性树种。
省沽油生长适宜土壤为砂壤土、麻骨土、乌麻骨,特别是疏松土层深度在22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速效钾含量高、pH值5-6的酸性或偏酸性土壤,更加适宜省沽油生长;土层瘠薄、有机质含量低、速效钾含量低的砂土、石砂、石灰性土壤中省沽油几乎不能生长。
经济:种子油可制肥皂及油漆。茎皮可作纤维。据分析,种子含油17.57%。
食用及药用:省沽油是中国稀有的可食用灌木。自身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营养元素,并在医学上具有明目、降压、利尿、解毒等功效,特别适用于肥胖、高血压人群食用。
膀胱果(学名:Staphylea holocarpa)为省沽油科省沽油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中国河南(伏牛山和太行山区,灵宝小秦岭亦有零星分布)、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西藏东部等地。
膀胱果散生于海拔1000-1800米的疏林及灌丛内。膀胱果在中国河南分布的气候年平均气温12.6℃左右,1月平均气温0-1℃,绝对最低气温-19℃,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生长季相对湿度不低于70%。常生于山谷、溪畔、疏林地或杂灌丛中。伴生树种有短柄槌树、柳树、钓樟、花楸、灯台树等。喜光树种,林冠下生长不良,常不能开花结实。
花白色有香气,果实奇特,植株秀丽,可栽培作庭园观赏花木。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油漆之用。
该种在中国河南省内极为稀有,且形态独特,野生植株濒临绝迹,为中国河南省内保护植物。由于森林的采伐,林地生境恶化,植株数量日益减少。而且结实母树常隔年结实,天然下种更新苗极少。宜在中国河南伏牛山地已划自然保护区内定株保护,培养结果母树。园林部门可进行采种育苗,在城乡适生地区推广作观赏録化树种,以扩大其分布范围。
瘿椒树属(学名:Tapiscia),又称银鹊树属,是省沽油科下的一个属,为落叶乔木植物。该属共有3种,均产于中国江南各省。
落叶乔木;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无托叶,小叶常3-10对,具短柄,有锯齿,有小托叶。花极小,黄色,两性或雌雄异株,辐射对称,为腋生的圆锥花序,雄花序由长而纤弱的总状花序组成,花密聚,花单生于苞腋内;萼管状,5裂,花瓣5,雄蕊5,突出,花盘小或缺,子房1室,有胚珠1颗,雄花较小,有退化子房。果实不开裂,为核果状的浆果或浆果。
瘿椒树(学名:Tapiscia sinensis),为省沽油科瘿椒树属下的一种植物,为中国独有。其种加词“sinensis”意为“中华的”。
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1] 在浙江省临安县西天目山、龙塘山海拔1000-1100米,遂昌县九龙山海拔1200-1400米的沟谷和山坡天然阔叶林中偶有散生,与檫树、蓝果树、香果树、浙江柿、木荷、多脉青冈等混生。瘿椒树喜光,幼树较耐荫。在气候温暖湿润地区富含腐殖质的酸性黄红壤上,生长较快。
经济:木材白色,心边材不明显,散孔材,纹理直,结构细,材质轻软,气干容重0.4克/立方厘米。加工容易,刨面光滑,不翘不裂。可作家具、板料、室内装修及一般建筑用材,并可作火柴杆、牙傧、胶合板,造纸等用材。 [3]
观赏:树姿美观,,花序大且花香,大型羽状复叶秋后变黄,极为美观,是优良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
瘿椒树是中国特有种、老第三纪孑遗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瘿椒树生长快。其种源极为稀少,为国家保护的三级临危树种。
濒危原因:瘿椒树具有超长的有性生殖周期,天然更新困难,在瘿椒树群落中以大量的壮树、老树出现,体现出了群落发展演替时间的久远性。
保护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对瘿椒树种群的保护,尤其是对瘿椒树群落生境的保护,减少人为的干扰。另一方面应继续加强瘿椒树种群在群落学、育种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为加强对瘿椒树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山香圆属(学名:Turpinia)也称番香圆属,是省沽油科下的一个属,为乔木或灌木植物。该属共有30-40种,产印度、斯里兰卡和日本、北美洲。我国有13种,主产西南至台湾。
乔木或灌木,枝圆柱形。叶对生,无托叶,奇数羽状复叶或为单叶,叶柄在着叶处收缩,小叶革质,对生,有时有小托叶。圆锥花序开展,顶生或腋生,分枝对生,花小。白色,整齐,两性,稀为单性;萼片5,覆瓦状排列,宿存;花瓣5,圆形,无柄,覆瓦状排列,花盘伸出,具圆齿或裂片;雄蕊5,着生于花盘裂齿的外面,花丝扁平;子房无柄,3裂,3室,花柱3,合生或分裂,柱头近头形,胚珠在子房室中数枚或更多,排为二列,上升,胚珠倒生。果实近圆球形,有疤痕,花柱分离,革质,不裂,3室,每室有几个或多数种子,种子下垂或平行附着,扁平,种皮硬膜质或骨质,子叶微隆起。
山香圆(学名:Turpinia montana)为省沽油科山香圆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西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也有分布。山香圆喜肥、喜湿润和喜土壤疏松,且中性偏阴性。
中国江西安远县民间用山香圆的叶来治疗咽喉炎等疾病,效果明显。山香圆叶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和扁桃体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