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把劲儿,争取今天把眼前这片草都割完!”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新镇布尔顿嘎查村民何永清给老伴儿梁扎力嘎鼓着劲儿。

  眼下,奈曼旗新镇布尔顿嘎查紫花苜蓿牧草示范区内1700亩紫花苜蓿迎来第一茬收割季,头顶紫色小花的苜蓿草在风中摇曳成起伏的花海,村民挥舞着镰刀,一片片苜蓿草成垄倒下,诗意而繁忙的采收画卷呈现眼前。

  “现在收割的是第一茬,回去喂牛,到秋天还能再收一茬,家里20多头牛的草料就解决了,能节省1万多块钱呢!”何永清停下手中的镰刀,脸上洋溢着笑容。

  布尔敦嘎查是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经济类型区,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养殖业。如何利用这片闲置沙地?村里因地制宜,种植了适宜沙地生长的苜蓿草,应用高效节水的生态草牧业循环发展模式,建成1700亩紫花苜蓿牧草示范区,在治理沙地的同时,又为养殖业提供了饲草补充。

  “这片草已经是村里第二次种植了,村集体种完后按人口分到各户,每户都有一片草地。”正在割草的谢锁柱说。

  一亩紫花苜蓿能产3000斤草,这对于几乎家家都搞养殖的布尔顿嘎查来说,无疑是促进了养殖业发展。然而,眼前这片生态好、效益高的“紫色花海”在以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以前这片沙地植被也不多,一起风就扬沙,种上草后,反而成了一道风景。”奈曼旗新镇布尔顿嘎查报账员宝斯琴高娃说。

  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草产量是当地天然草场的10多倍,固土固沙和改善土壤作用明显,能有效遏制草原沙化退化。

  布尔顿嘎查的68户农牧民家庭依托紫花苜蓿牧草示范区实现了“草料自由”,有效化解了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的矛盾。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沙化半沙化土地占60%以上。近年来,奈曼旗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线”来抓,探索实施“以草治沙”,大片的沙地被紫花苜蓿、燕麦草、青贮玉米等覆盖,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在固日班花苏木巴日嘎斯台嘎查,一台巨型圈灌正缓慢地“行走”在600亩燕麦草地中,晶莹的水滴从喷头喷涌而出,均匀地洒在翠绿的燕麦草上。与燕麦草相呼应的,是对面的300亩青贮,在阳光照射下,郁郁葱葱的青贮长势喜人。据这片草场主人李文德日胡介绍,圈灌作业一周,400亩的草地就得以灌溉。

  “以前这儿是一片沙坨子,一旦刮大风,就是漫天黄沙。”李文德日胡说,为了免受黄沙危害,必须向沙而战。经过探索与试验,李文德日胡决定在这片沙坨子上种植燕麦草和青贮,不仅适合土壤条件,固沙效果明显,而且可以作为牛的饲草料。600亩的燕麦草和300亩的青贮,让这片黄沙披上了“绿衣”。

  “300多头牛的草料全靠这些燕麦草和青贮,草中富含得蛋白质、糖、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可以提供牛所需的养分,我这不仅省了饲草料的钱,牛的品质也大大提高了。”李文德日胡说。

  近年来,奈曼旗坚持生态优先,绿富同兴,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攻坚战。通过以草治沙,让昔日沙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拓宽了兴牧富民的道路。截至2023年底,全旗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61%,形成了“多林种、多树种、乔灌草、带网片”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全旗沙地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胡杨)

  奈曼旗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线”来抓,探索实施“以草治沙”,大片的沙地被紫花苜蓿、燕麦草、青贮玉米等覆盖,带动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