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针对市场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作出相应安排,涉及优先支持“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调整适用高剔比例至3%、完善市值配售安排、研究建立网下专业投资者“白名单”制度等重点举措。
专业人士认为,精准识别科创板优质未盈利企业并支持其上市,既是坚持“硬科技”定位、制度包容性的提升也是对“未盈利企业=差企业”的认知“纠偏”;统一执行3%的高价剔除比例,既是加大网下约束抑制报价冲动,也是压实“买者自负”责任并壮大科创板“耐心资本”;而“白名单”制度,则既是对专业投资者的激励和筛选,也是鞭策和约束,有助于良性生态形成和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科创板八条”并不是横空出世、另起炉灶的,是落实新“国九条”的重要举措,与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等政策相衔接,在一个大的框架下展开来的。
专业人士分析,这意味着入口把关将更为严格严密,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将得到坚决执行,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将得到优先支持。
“硬科技”定位排在首位,也表明监管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企业精准识别机制,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同时,适应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制度包容性。
值得一提的是,“硬科技”定位的强化,对于市场上存在的“未盈利企业”和“差企业”的认识误区也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
“也就是说,未盈利科技企业不等同于‘差企业’,加大科创板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力度,其实也是监管部门结合当下国情、市情提出的关键举措。”专家表示,科创板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是资本市场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特点,强化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体现。
专业人士向央广资本眼介绍,科技企业高研发投入导致的亏损,与传统意义上经营不善、竞争力不强而陷入亏损的企业存在本质区别。
“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是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应当进一步发挥科创板对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的支持功能。特别是关键领域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相关企业正处在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的关键阶段,急需资本市场予以支持。”该人士表示。
事实上,国际上很多优质科技企业在成长阶段都经历过不盈利甚至亏损较大的过程,其中不乏一些科技巨头。
比如,2008年8月,英伟达在当年第二季度财报中,出现了上市6年以来的第一次亏损,共计亏损1.209亿美元;2011财年第二季度,英伟达再次报告了净亏损1.41亿美元。
亚马逊自1995年成立至上市初期,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上市后直到2015年,亚马逊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每年财务净亏损均在2000万美元左右。
“我国资本市场需要把有潜力的科技企业留在国内上市,这有利于境内投资者分享科技企业发展的红利。”该人士表示,助力这批企业持续开展研发,参与国际科技竞争,也能进一步改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结构和整体面貌。
数据层面,央广资本眼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设立科创板以来,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2023年财报更新后有48家企业实现收入过亿,19家企业收入超过10亿元,14家企业实现盈利。
八条举措中,“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是一项大动作,证监会对此作出了一系列安排。
央广资本眼了解到,现行业务规则和行业倡导建议明确,最高报价剔除部分为所有网下投资者拟申购总量的1%-3%,实践中一般选择按照1%的剔除比例执行。
“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大网下报价约束,减少网下投资者报高价冲动,引导报价更加理性。”一位头部券商相关专家表示。
其次是完善科创板新股市值配售安排,增加网下投资者持有科创板股票市值要求。
该专家认为,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科创板增量资金,能有效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促进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最后,针对未盈利企业估值难、风险高的特点,试点对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的网下投资机构提高配售比例。
“不难看出,监管层在尊重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这一市场结构的同时,也在鼓励更多专业的投资机构参与进来,成为科创板的‘耐心资本’。”前述券业专家认为,这一安排重在鼓励投资者强化自我约束、增强报价研究,进一步压实“买者自负”责任,树立长期持有的理念。
“加强询报价行为监管,研究建立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专业投资者‘白名单’制度,对频繁高报价机构从严采取资格限制等措施”,也在“科创板八条”中得到强调。
有市场人士将这一“白名单”制度形容为“贴小红花”,对专业投资者而言,是激励,也是筛选,能够激发投资者的积极性;对频繁高报价机构采取的资格限制等措施,则是鞭策,是约束,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2023年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起草制定了《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将网下投资者全部纳入分类评价与管理体系,分设关注名单、异常名单、限制名单、精选名单等,并据此采取差异化的自律管理。
央广资本眼记者了解到,在上述差异化管理基础上,监管层后续将研究建立“白名单”制度优化分类管理,通过一些措施积极引导和督促专业机构投资者,在新股网下发行过程中审慎合理报价。
“切实发挥公募基金、社保、保险等长期投资者市场稳定和价格发现作用,才能进一步促进形成新股发行市场良好生态。”该人士如是认为。
多位资深人士普遍认为,整体而言,科创板已成为境内机构化、指数化程度最高的板块,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提升。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先对相关制度规则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后,再推向其他板块,这一路径安排更有利于改革平稳实施,风险也相对可控。(央广资本眼)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科创板八条”并不是横空出世、另起炉灶的,是落实新“国九条”的重要举措,与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等政策相衔接,在一个大的框架下展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