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播出了八年的综艺《向往的生活》宣布停播。这部慢综艺,曾因为摘菜、挖笋、砍柴、生火、做饭、唠嗑,成功勾起了观众对中国特色田园生活的一种遐想。其中展示的田园慢生活,应该是大众脑海中“田园梦”的完美载体。
早在2017年,《向往的生活》第一季的导演王征宇说过:“我需要一个逃离都市喧嚣、放逐内心的地方,所以它会接地气,但又没那么真实。”
如今,观众对于“田园梦”的审美和品位一再提升,侍弄花花草草,这件曾经归属于老年生活的活动,正在年轻人之中悄然酝酿着一场“审美革命”。
在“放松”“治愈”的精神疗愈背后,那些把“花园搬进城市,把植物带回家”的年轻人,到底在追求什么?
在欧美,一场名叫“Cottagecore”的田园美学运动正在社交网络上快速“上位”,制造出一片赛博田园乌托邦——一块方格野餐布、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一些零碎的阳光、一条长长的碎花裙,以及一堆随意摆落的水果和法棍,加上一瓶红酒,构成了年轻人的新式疗愈场。
贝克汉姆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和家人归园田居、沉迷养蜂的照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考特尼·卡戴珊在怀俄明牧场体验着喂马、劈柴的单纯生活。一时间,从人们的户外活动,到家居设计、园艺、花艺,都兴起了一股田园美学之风。
过去三年,年轻人开始在城市中培育和等待植物生长,每当新芽冒出、花骨朵盛开,感官重新被唤醒,生活似乎又重新充满期待和希望。
1994年出生的小谢是一个大厂的自媒体运营,虽然上班时间是固定的,但由于互联网行业的性质,工作时间却是碎片化的,甚至需要“随叫随到”,因此精神上总是需要时刻紧绷着。
去年,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买了几盆绿植放在家里增加一点绿色,没想到绿植长得很茂盛,让小谢觉得小小的家竟然有了一种生机勃勃的“错觉”,就连心情也变得舒适起来了。从此,家里的绿植以肉眼可见的数量在增多,种类也逐渐丰富。从最开始的绿箩、富贵竹,到虎皮兰、量天尺,不仅客厅的空间被“征用”,小谢还专门将阳台开辟出来,打造了一个“迷你植物园”。
高大的鹤望兰、量天尺和散尾葵有序摆放,好养、耐活,最能营造森林感;前景一排孔雀竹芋、鸟巢蕨和虎皮兰,参差落差间是绿意盎然;再搭配迷迭香,摆上几盆多肉或小花,装饰上灯带,这儿成为了她引以为傲的“城市绿洲”。
如今,种植花草已经成为小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专门买了一张藤椅放在阳台口,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坐在藤椅上,听听歌、看看书,甚至发发呆,被这些绿植包围着,幻想着自己是宫崎骏童话世界里的主人公,那一刻才觉得自己的“少女心”没有被生活压力消磨殆尽。
小谢说:“虽然打理植物确实会占用我一部分休息时间,但是看着它们旺盛张扬的生命力,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那些生活、工作带来的精神内耗、焦虑也都得到了释放。”
像小谢一样在城市中爱上园艺的年轻人还真不少。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80后、90后是2023年线上园艺绿植消费的主力人群,其中,90后用户占比28%,80后用户占比34%。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只有人们拥有足够的食物、生活有余裕之后,他们才会对家居植物感兴趣。成熟的家居植物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品。
在家居设计师卢克·爱德华·霍尔(Luke Edward Hall)看来,一所房子,只有拥有大量书和鲜花后,才真正有家的感觉。再简陋的房间,只要你在床边摆上厚厚一摞书,以及一些植物和花束,整个空间就能变得令人愉悦起来。金毛狗蕨、鸟巢蕨、竹芋科、合果芋科、秋海棠、龟背竹、鹅掌柴、多肉及仙人掌科植物等,都是霍尔经常推荐的室内绿植。
霍尔说:“多肉植物以及某些室内植物几年前曾经非常流行,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养容易打理的植物。养植物并不全是出于审美需求。研究显示,身处植物环绕的环境,对我们的健康或有益处。种植一些带有香气的植物,通过气味提升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有效的提神方法。”
田园美学除了审美需求外,还有一种实用主义。人们想在城市里营造属于自己的田园,就在阳台种上各种菜。
王世襄之子王敦煌著有《吃主儿》《吃主儿二编》,书里记述了当年他在大人带领下在院子里种丝瓜、种玉米、种扁豆的经历,还记录了画家黄苗子的一件趣事——黄苗子是南方人,喜欢吃水蕹菜即水培的空心菜,觉得比土培的空心菜好吃。北京没有种水蕹菜的,于是黄苗子自己在大缸里种。哪怕每茬水蕹菜只能吃个几回,他也乐此不疲。
这种田园美学传达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其核心理念就是用自己的双手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栽培植物、自酿果酒、打理盆栽、自制面包、在窗台边养花、在阳台上种植蔬菜。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适合阳台种植的绿植中,购买蔬菜和菌类的用户最多,占比23%;21%的用户选择了花卉。可见,在阳台上种菜的人比种花的人还多。
此外,除了番茄、辣椒这类常见品种,薄荷、迷迭香、香椿成为了新晋顶流。适合家庭阳台上种植的矮化车厘子苗成为成交额最高的树苗/种子商品,最大的买家是90后,成交额占比33%。
爱上田园的年轻人,在琐碎生活与自然时序之间寻找着微妙的平衡,也完成了与焦虑和忙碌的自我拉扯。
对于当代“城市新农人”而言,拉萨、丽江已经“流俗”,不再是田园意象的首选项。
精明的城市人明白,逃离城市的距离可以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以保证自己在两种生活方式间随时切换。因此,替补上阵的“城郊”则成为年轻中产的挚爱——有什么能比“既远离城市中心、足以隔绝感官上的喧闹和车水马龙,但又不至于太远离城市,一个小时车程就能回归现代化便利”的地方更适合“田园梦”呢?
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现代世界的诞生》一书中以英国人为例子,说明城市和乡村并非截然对立:“英格兰的城乡之间不存在天悬地隔。这里随处可见rus in urbe,即城市里的农村,也就是说人们设法用树木、公园和小花园把城市变得像农村;这里也随处可见urbs in rure,也就是说农村里住着秉持城市价值观的人,他们痴迷于时间,痴迷于算计,痴迷于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
在北京房山区,距离天开寺800米开外,就是天开自然农社。占地400亩的农社充满优雅的法式田园风格,拥有树林、果园、蔬菜种植的田园农场,旁边就是一大片露营地,接纳着从城市中出逃的露营人。
天开自然农社主理人李羽晴早在2012年就来到这里,成立了天开自然农社,如今已经11年了。李羽晴说:“刚开始的时候这些树都很瘦小,现在它们已经变成了大树。我以前喜欢买奢侈品,我现在都不买了,我就觉得都不如让我去种一棵树。植物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我的心境,它陪伴了我和我的孩子成长,这是我十年悟出来的。”
提及为何会想要来城郊做一个天然农社时,李羽晴说:“童年在奶奶家的生活让我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经常看着奶奶种下一些种子,然后收获了丰富的果实。种植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盼望的过程。有了孩子以后,我更加觉得有个自然的农场和健康的食物非常重要。”
每年冬天过去,天开自然农社在繁花似锦的春天中醒来。作为一座拥有大型蔬果种植区的农社,李羽晴在这里种植了樱桃树、杏树、梨树、李树、桃树、桑葚树、苹果树、西梅、海棠,以及核桃树、山楂树等多种多样的树木。春天一到,它们为整个农场披上花香四溢的“限定款皮肤”。在秋季,它们提供品种繁多的优质水果。
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农社会举办一年一度的“Fuga Farm春季游园会”。两天的时间,从北京城里涌来的年轻人,把一整个春天拥入怀中,热热烈烈地去爱这个世界、爱身边的人、爱花花草草、爱蓝天白云,这是农社的幸福瞬间。“世界上所有的噪音仿佛都被阻断。”
李羽晴会在春天定期组织孩子们亲手种土豆或其他作物。春天种下希望,秋天收获果实,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珍贵的农耕体验,也是他们感知自然的途径。李羽晴说:“这里的樱桃、桑葚、苹果、桃子、西瓜都是零污染、零化肥、零农药培育而成,滋味鲜美,在社员中非常受欢迎。”
此情此景,让人想到罗伯特·波格·哈里森曾写过一本名为《花园》的书,书中讲述了《荷马史诗》中的仙岛乐园、伊壁鸠鲁所建的花园学校,也讲富丽堂皇的凡尔赛王宫庭园。除了那些,他还书写了一些再平凡不过的家庭花园。在书的末尾,他写道:“如果我们想要找到一个静止点,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其间‘栽种’这样一处地方,让自己深深投入忧思与关怀,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付给花园,耐心地守护自己的一方园地。”
同时,李羽晴希望通过农社让更多的家庭在这里去收获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她说:“我们希望在这样的田园场景里面,给家庭和孩子们带来一个健康的身心。在亲密关系上面也会得到更积极的影响,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关系。在这片农社中,我们可以慢慢地收获健康的、口感很好的食物,承担一个家庭的餐桌安全,同时这种生活方式可以转变成一个家庭快乐的周末时光。”
天开自然农社的公众号上写道:“今年,农社挺好,明年,它可能会更好。土地还是这片土地,植物也还是这些植物,但每一年过后,就总觉得多了些什么,永远留住了什么。”
城市人离田园太远,但互联网和物流的发展,似乎让田园开始变得很近。数据显示,京东园艺工具与花卉绿植品类,商品数量超过15万件,京东将一个丰富、广阔的园艺绿植市场搬到大众面前,让每个“城市新农人”的“田园梦”唾手可得。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6·18”期间,除了植物本身,花箱、园艺支架等种植装备销量同比增长478%、216%;园艺手套成交额同比增长194%,长嘴浇水壶、土壤检测仪等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40%。
1987年出生的王明就在京东经营着一家名为“漫生活园艺”的网店,专门售卖园艺种植营养机制土,并且靠着“卖土”,卖出了年入5000万元的业绩。
王明说:“很多人从花卉市场买回来的花死得快,是因为原装土是按照大棚成活的标准配的,在家庭环境就得换土。好的营养土,不会板结,要根据品种去做配比。”
如今说起种植侃侃而言的王明,在此前却并没有园艺经验。王明说,以前只是在自家小花园里种些花草,直到2016年,王明的小女儿出生。为了让孩子吃到健康的蔬菜,他开始研究种植。
在种植的过程中,王明发现营养土对蔬菜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城市种植有很大帮助。不同的植物对土质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营养靓土适合种瓜果蔬菜,山泥土适合种金橘,而一些水培的蔬菜就适合放一些营养液。
久而久之,王先生对营养土种植越来越专业,于是开始了“卖土”的生意。基于对服务的重视,王明先在京东开通了店铺。在他看来,一家网店,从包装、设计到客服、平台,都是品牌力的体现。
过去三年,困在家中的人们开始种花、养菜打发时间,许多年轻消费者涌了进来,店铺很快就卖爆了。2022年上海封控时期一菜难求,又迎来了新一波商期,王明瞅准时机,迅速在店铺上架了各种蔬菜种子,不断地巩固了品牌声量,复购率超过30%。王明的网店一年靠卖土卖出了5000万元。
王明说:“过去三年,我感觉周围很多朋友开始爱上种菜,同时他们也爱看种植类综艺,例如美国的《克拉克森农场》,然后自己也开始慢慢地种。城里人生活压力需要通过园艺养植得到释放。城里的孩子们也需要通过亲近自然,获得更多自然教育的知识。”
与生活的琐碎相比,花花草草带来的“折腾”带有治愈人心的力量。植物那种勃勃生机的生长力,不仅有着唤醒和治愈人的力量,有时甚至可以说创造了人的力量。培育植物,意味着人们意识到应该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并提醒自己,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城市中的“田园梦”,是当代人对自己所处的这个不尽如人意的世界所采取的一种姿态,也让人与人之间通过植物进行了重新连接。被美化后的梦幻“田园生活”,已经成为城市中产用来治愈的镇静剂。
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城郊,越来越多年轻人化身为城市新一代农人。他们乐于尝试并学习和植物相处,这是他们对当下压力最温和的抵制:抵制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快节奏,抵制“不成功就不成人”的成功学语境,抵制事事以效益、速度为先的实利主义,抵制束缚个性的社会习俗和惯例。
就像作家余世存所说的:“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