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带给我恢复到正常工作生活的希望!”12月29日,今年53岁的青海患者杜阿姨向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送上了沉甸甸感谢。核素靶向诊疗一体化,为被“瘤”所困20多年的她找到了新的希望。

  时间要追溯到1999年的9月。杜阿姨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人,彼时正当而立之年的她,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发右侧颈部肿胀且伴有头晕,当地医院疑诊为右侧颈动脉体瘤。

  记者了解到,颈动脉体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为副神经节瘤的亚支,发生率为每100万人中1-7.5人,占头颈部肿瘤的0.6%。好发于30-50岁中青年,高原地区多于平原地区,多数生长缓慢,表现出良性肿瘤的特征,但约有5% 的颈动脉体瘤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特征,发生转移或者局部浸润。

  1999年9月,当地医院为获得病理诊断,行第1次手术探查,探查术中,由于手术风险极高,导致大量出血,并在术中进行了输血治疗。2000年4月到2011年4月,十余年间,杜阿姨带着惶恐的心反复就诊于北京多家三甲医院。“2000年的时候做了第2 次右侧颈动脉体瘤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与颈动脉及周围组织粘连严重,难以分离暴露,所以没能摘除肿瘤。”杜阿姨回忆着告诉记者,2011年,她又远赴北京另一家医院就诊,而此时噩耗再临,颈部CT检查提示,自己的颈动脉体瘤已发展至双侧。“同时行双侧颈动脉体瘤切除术,会面临双侧声门受损导致窒息的风险,所以当时就只做了右侧颈动脉体瘤的切除。遗憾的是,术后由于右侧喉返神经、声门受损,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无法进行正常的言语沟通。”杜阿姨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为了能够再次清晰发声、正常饮食,她在青海的大山里、面对大河练习发声,近两年才能与人进行正常沟通,但仍有些咬字不清、无法吞咽稍大的固体食物、药片等。

  颈动脉上长了瘤子,不是那么好“狙击”的事儿。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2022年10月,杜阿姨又开始出现反复头晕,晕起来感到天旋地转,与此同时,双耳还感到闷、听力也下降。“每周都要发作2-3次,眩晕发作时甚至是晕倒,看东西也模糊,意识都不清了。”双侧颈动脉体瘤,反复折磨着这位才50岁出头的女性。“当时就感觉自己又被判了‘死刑’,”杜阿姨感慨地说。

  2023年12月25日,杜阿姨辗转在他院医生的介绍下,慕名到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寻求治疗。该科付晶晶医生介绍,颈动脉体是一个细小的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粉红色组织,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借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直径约3-5mm左右,大小不一。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居住生活、长期慢性低氧刺激有关。颈动脉体瘤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耳鸣、视力模糊、晕厥、心跳减慢、血压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因喉返神经、交感神经受压出现声音嘶哑、呛咳、舌偏斜、Horner综合征等。

  来到第一医院时,杜阿姨颈部的“包”长径已达8厘米。不仅如此,付晶晶告诉记者,此时杜阿姨的瘤子紧紧贴着并伴行颈部大动脉,目前完全没有手术的可能性,哪怕是手术探查都可能导致失血过多。

  可望着跨越数千公里,带瘤生活了二十多年,内心渴求生机的杜阿姨,核医学科的医生们在以往诊疗经验的基础上,一致认为“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就是我们探索出来的一条出路。

  付晶晶具体介绍道,在治疗之前,会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可识别生长抑素受体的分子探针为患者进行显像评估。“该肿瘤细胞表面会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而这样一个受体,就像是肿瘤细胞表面镶嵌的‘小红花’,成为我们核素靶向治疗的靶点。靶向结合之后利用核素的射线损伤对肿瘤进行‘定点爆破’。”专家表示,这样的方法配合靶向药、口服化疗药,不仅副作用小,还能让病人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有这样的方案,线日,杜阿姨成功出院。未来3个月,医院将通过随访密切关注杜阿姨的病情。

  据了解,截至目前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已为数千例肿瘤患者提供了核素分子影像诊断及核素靶向治疗服务,包括神经内分泌瘤、副神经节瘤、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实现了核素靶向诊疗一体化、精准个体化医疗的临床应用,由于靶向性强,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副作用少,可以帮助越来越多处于疾病晚期的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