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红树林在长城脚下安了家。用海量蚝壳人工造出海水,配合控温和模拟潮起潮落,温室内的海洋环境,帮助红树林的植物们安然度过北方严寒的冬季。耗资3亿元,万科打造的这座热带植物王国融合了生态美学和智能科技,被视为传递广东深圳“绿色名片”的代表作。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于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会期长达162天。园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紧邻八达岭长城,规划总面积960公顷,因此又被称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园区设“四馆一心”,包括中国国家馆、植物馆、国际馆、生活体验馆、演艺中心等。其中,由广东深圳的世界500强企业万科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的植物馆,包含世界最大的室内红树林,让来自各地的特色植被在八达岭长城脚下扎根,成为本届世园会一大亮点。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借助这一国际盛会,植物馆不但将向世界展示广东和深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并行的成绩和经验,传递广东深圳‘绿色名片’,也是万科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实践。”

  远远望去,植物馆犹如一块从地面拔起升空的地坪,3156根长短不一的钢条垂下模拟植物根须,走在地下犹如进入植物的根系,外形设计极具现代感。“根系垂坠向下不断蔓延,将植物原本隐藏于地下的强大生命力直观呈现,也体现了广东的创新精神。”植物馆执行馆长陆慧介绍说。

  植物馆别名“万花筒”,采取“升起的地平线”的建筑设计理念,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是北京世园会中唯一的热带植物展览温室。

  这是我国历届A1类博览会上首次由企业参建核心场馆,再次彰显万科在国际重大展会场馆建设和运营方面的能力。

  植物馆建筑地上四层,首层设有teamLab数字展厅和主题温室,二层和三层分别为多功能厅和品牌展厅;屋顶层设有自然书店、观景台和长颈鹿枯木艺术装置。

  2850平方米的主题温室为植物馆核心,分“逆境求生区”“植物大战区”“万里长征区”“亿年足迹区”和“变身区”五大展区。温室内汇聚了超过1000种、2000余株珍贵植物。据介绍,这些植物主要从广东、云南、福建运来,为了让这些来自南方尤其是广东的植物在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扎根,万科团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园会期间,植物馆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合作,在二层多功能厅策划植物科学画展,将展出邱园档案中从1485年到2015年期间的植物科学艺术珍宝。这也是邱园首次在中国办展,展览中有大篇幅广东元素,首次展出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邱园珍贵收藏中记录广东特有植物和生活场景的历史资料。

  植物馆的最大亮点在于,将生长在深圳的红树林搬进了北方的温室,面积达280平方米,有数十种、400多株红树林植物,营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红树林池。这也是对广东省在红树林研究、保护和利用等方面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红树林具有海岸卫士和地球之肺的生态功能,是沿海生物生存的天堂,然而要将生活在海边的红树林移植到北方却并非易事。用恒温15℃的保温箱装载,从深圳出发,经过3天的路程抵达北京。在顺利完成南树北运后,植物馆选择用蚝壳人工“造海”,配合控温和模拟潮汐,为红树林营造熟悉的海洋环境。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植物馆馆长丁长峰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国际盛会,向世界集中展示广东深圳在红树林研究、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积极成果,展现广东深圳在保护自然和生态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

  此前由于沿海开发、环境污染等,我国红树林的面积一度缩小,当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滨海红树林资源逐步得到恢复,其中深圳市创建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广东深圳的“生态名片”。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深圳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提升,也是广东绿色名片上的其中一抹亮色。深圳相继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截至2018年底,深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5%,绿地率为39.1%,公园总数97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平方米,形成千园之城的绿色新格局。

  “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是此次世园会主题,而作为其中最“绿”的场馆,植物馆里绿的不仅仅是植物,还有绿色理念和设备。

  据介绍,在植物馆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坚持低碳、低水、低排放原则,并围绕提升植物馆环境定位标准、保护植物多样性、垃圾分类等议题展开深度工作,共同打造一个真正的“绿色”植物馆。

  万科致力于将植物馆打造成一个开放的平台,促进各方交流。实际上,植物馆在策划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就已得到国内外多家机构、企业的帮助。

  第一部分是建筑本身全部是钢结构的大体量展馆,再加上去年冬天非常寒冷,北京延庆最低温达到了零下25℃,但是植物在温室当中都已安然过冬,所以整个建筑的保温消防远远高过日常居住和商业用途的项目,全部花费巨资采用A1级的材料。

  第二部分的投入是温室,植物馆的所有树种50%来自于广东,30%来自于福建,20%来自于云南。为了选有特色、有故事、符合主题“植物的智慧”的树,植物馆相关小组用了一年多时间在各地去寻苗、选苗、运输、种植,在3月份还进行过一次换苗,还有一些很名贵的树种。

  此外,布展方面,万科致力于长期运营来考虑整个场馆的设计,每个空间都有它在世园会后的使用价值,为此,万科还购买了一些版权。

  世园会后,园区未来将成为北京北部最大的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公园,而万科将持续运营植物馆15年,“我们花了那么多力气,找了这么多树,它们将一直在这里安家”。

  植物馆别称“万花筒”,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北京世园会中唯一的热带植物展览温室。植物馆以植物为主角,还原热带雨林景观,展示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植物馆将生长在深圳的红树林搬进了北方的温室,营造了国内最大的室内红树林。

  引入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览,光影呈现下的红树林水底根系世界异常奇幻;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植物科学画展,是一份珍贵的南粤植物“出海记”,岭南风情的场景和人像在植物画作中重现,邱园档案仿佛穿越了500年时光;展馆露台上长颈鹿莫莉与她的家人“安居”在此,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枯木雕塑装置……共计四层的场馆,是用科技与艺术还原的植物王国。

  红树林是沿海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树林中的植物根系非常发达,扎根于沿海滩涂之中,凡是有红树林的地方,堤岸就不会轻易冲垮,位于海岸前沿的红树林抵御了狂风的侵袭。红树林除了保护堤岸滩涂,还是沿海生物生存的天堂。

  深圳市将在红树林湿地保护上的经验成果运用到植物馆规划建设中,特意从南方移植了部分红树林植株,再现红树林适应海潮涨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盐等特征,展示红树林作为海岸卫士和地球之肺的生态功能。

  红树林的移植并非易事,运输过程中,需用恒温15℃的保温箱装箱,从深圳出发,经过3天的路程,抵达北京。为了让移植后的红树林顺利生长,还需为它营造海洋的环境,重点是海水和温度。为了制成“海水”,植物馆选择了蚝壳,蚝壳含海水自然生成的微元素群,再补充特制的海盐,就能制成红树林赖以生存的“海水”了。在植物温室的地下,净化循环系统不仅可以净化“海水”,还可以营造潮起潮落的效果;控温系统,让室温始终保持在15℃以上,并达到热带植物所需的湿度,这样才能让它们识别出植物温室是“家乡”,它们才能得以“安居”。

  除了红树林实物展示,植物馆还与国际知名艺术家团体teamLab合作打造了沉浸式数字艺术装置展览,以光影为艺术手段,展现红树林水底根系世界。

  teamLab风靡全球,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沉浸式互动艺术装置使观众可以与艺术产生即时互动,是深受喜爱的“网红打卡点”。

  2017年11月,万科和teamLab达成合作意愿,以“红树林”这一植物馆明星植物为主题,创作了一件全新的数字艺术装置作品。为此,teamLab花了半年时间研究和了解红树林群落,数次飞往中国深圳和东南亚寻觅、观察真实红树林群落生存环境。又经过半年多的修改、创作,最终把这件令人惊叹的作品呈现出来。

  本次teamLab展览的亮点在于,红树林世界的一切生物,都会受到参与者的影响,不断交互改变自己的行为,给参观者带来即时互动的独特体验。人与水下动植物和场景的充分互动,给参观者创造出犹如置身于红树林真实生境的沉浸式体验。可以预见的是,植物馆将掀起一阵“打卡热潮”,助力广东深圳的绿色传播。

  在植物馆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通过预先制定环境定位计划和提升建筑智能化,实现被动和主动双向节能。坚持低碳、低水、低排放三原则,万科携手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和万科公益基金会,在植物馆项目中进行公益环保合作,围绕提升植物馆环境定位标准、保护植物多样性、垃圾分类等议题展开深度工作,共同打造一个真正的“绿色”植物馆。

  温室浇灌部分,运用高精度智能化管理系统,达到植物所需高要求的生活环境,又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对植物温室各区域湿度第一时间作出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喷雾的补给,节约水资源;室内温度过高时,顶部通风系统及顶部加湿喷雾会开启,多种手段相结合调节温度,降低能耗。

  室外景观部分,在材料和生态系统中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场地材料应用超过70%为透水材料,保证项目地面不积水,并积蓄地下水资源系统。雨水通过地面收集、调蓄池处理、储存及旱季水的利用,形成园区雨水循环利用的一套完整系统,达到节水的效果。

  建筑部分,考虑温室对室内的光照强度和温湿度的高要求,从设计起初就作充分考虑。植物馆顶层中部设置椭圆形ETFE膜屋面,提供自然光,并在侧面设置竖向铝管外遮阳,防止过多阳光透过玻璃给夏季室内带来额外的热量。采用先进的软件模拟方式来分析室内环境并优化设计,保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湿度和光照的同时,在较少空调负荷的情况下夏季室内温度不超过35℃。

  世园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四大核心场馆之一的植物馆“万花筒”,独具匠心,情怀满满,展示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启迪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深思。

  据介绍,植物馆也是我国历届A1类博览会历史上首次由企业打造的核心场馆。世界500强企业万科受北京世园会组委会委托,负责承建并运营植物馆,展示广东深圳生态文明成就,助力国家主场外交。对于践行绿色发展方式,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万科集团而言,这也是一次展示自身实力与能力的大检阅。

  深圳,40年间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成长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万科作为从广东深圳成长起来的世界500强企业,成为世园会植物馆的建设主体,其背后折射出深圳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及其面向世界的集中展示。

  近年来,深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新兴城市发展之路。在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相继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东深圳样本。

  在过去的2018年,深圳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26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创近年来新高,空气质量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六。深圳蓝、深圳绿、辉煌新时代灯光夜景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

  2018年5月9日,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受聘出任植物馆名誉馆长。深圳市政府对植物馆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共同打造独具广东深圳特色的绿色窗口。借助2019北京世园会的国际舞台,植物馆向世界展示广东深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并行的成绩和经验,传递广东深圳“绿色名片”。

  在部分人看来,万科做植物馆“跨界”幅度很大。但事实上,万科在自身企业发展中一直秉承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可持续价值观,多年来持续开展植物多样性保育研究工作,加强植物引种、繁育和栽培等关键园艺技术的积累和完善,积极推进乡土植物、珍稀植物和新优品种的园林应用研究,着力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探索。

  同时,万科在行业内率先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持续探索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供应链、绿色公益等,引领行业绿色发展,并发挥自身影响力,撬动多方力量共建行业绿色生态。

  住宅产业化是建筑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最佳实践之一。自2004年以来,万科坚持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在住宅产业化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了14年,逐渐摸索出一条解决市场需求、符合行业发展、具备行业领先性的建筑产业化之路。

  万科积极响应国家要求,持续探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推进应用,严格把控建筑从设计到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管理。目前,万科所有新建项目均满足当地绿色建筑星级要求,2018年绿色建筑面积3501.6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累计1.47亿平方米;2018年绿色一二星项目面积3466.9万平方米,绿色三星项目面积34.7万平方米。万科绿色建筑更加关注用户体验和实际运行效果,2018年万科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面积46.7万平方米,同比涨幅138%。

  此外,万科高度重视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及创新,以环保实践驱动地产行业的绿色发展,以创新理念和技术革新推动人居、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万科现有从事建造与科学技术研究的博士后在站与出站人员25人,获得专利168项。

  承建国际A1类博览会核心场馆,必须具备过硬的实力。万科曾多次参与世界博览会主题场馆的建设与运营,具备在国际舞台竞争的实力与经验。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万科首次在世界级博览会上独立建馆,命名为“2049:尊重的可能”。场馆以天然麦秸杆为建筑材料,超过1000平方米的开放水域环绕七个相互独立的筒状建筑,通过顶部的蓝色透光ETFE膜连成一体,犹如七座金灿灿的麦垛,天光与水色交相辉映,诠释着自然平衡的和谐之美。

  在2015年的米兰世博会上,万科成为该世博会164年历史上首个海外独立建馆的参展企业,并荣获“2015米兰世博会可持续性大奖”。万科馆的设计别出心裁,以“食堂”为展览主题,呼应该届世博会的大主题:“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万科馆将以“媒体森林”的形式,向世界讲述一个中国故事。“食堂”所代表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用餐的场所,万科馆试图以食堂为切入点,展示和关切在高速的城市化过程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真实状态以及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孤独感愈发严重而引发的社会问题。

  此次受北京世园会组委会委托,发挥万科在上海世博会、米兰世博会建设和运营主题场馆的丰富经验,万科投资3亿元,负责承建并运营世园会四大主题场馆之一的植物馆。这再次彰显了万科具备在国际舞台竞争的实力,以及为世园会做出贡献的能力。(撰文:许蕾 张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