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新买了商品房,装修完工后,别人告诉我新房里要买绿萝,放洋葱头。为此我买了十几盆绿萝,浇足了水,并摆放了七八个洋葱头。半个月以后,我再打开房门时,绿萝并没有像传说的那样,还神气着,我的绿萝全去了另一个世界,洋葱倒还活着,但是面目狰狞,长出粗壮的黑芽。
一年后,我搬进新居,不仅新添了绿萝,还搬进了发财树、棕榈树、仙人球,可是发财树没有掉下金银,日日掉下的叶子倒让我心烦;棕榈树是一羽一羽地枯,我不得不今天剪一羽,明天又剪一羽;仙人球看着倒还算稳当,某一日发现顶上生了密密的白色茸毛,这茸毛竟掏空了里面的肉;那一盆盆绿萝只沿着盆边长,中间秃了顶,据说是水浇多了,中间的淹死了。从这件事让我深深地得出结论,花是要养的,如果不能深刻地理解这个“养”字,还是不要养。
想起儿时我的老家,荣家渡。几十户人家,家家门口都种着月季、菊花、凤仙花。我觉得乡下的花叫种,种子往地里一撂,基本了事。乡下花盆倒是没有,只有喂猪的黄盆。记忆中每年春天,户户人家会给门口的树、花挖一个坑,埋上一次大粪,再填上。以后就是花自己奋发图强的时候了。记忆中并没见哪家的花偷懒,月季家家红,菊花每年最早发芽,夏季的凤仙花每晚采都采不完。蜀葵一般会长在园地边,充当篱笆角色,至于鸡冠花爱长在哪,就长在哪。乡下人种花并不怎么上心,也无需上心,生计才是重要的。
后来我家搬到县城。县城又是另一种模式。那时基本上家家户户一个院子。院子的上方是一架葡萄,院下一侧用红砖、青砖交错围起,一个方形、圆形的花园就诞生了。
大丽花是每家必种的(大丽花是我后来我才知道的学名),城里的人叫它芋头花,大丽花每朵都开得有盘子大,多为桃红大红,虽无香,但胜在形、色,城里人喜欢。家家花园里还必种几株粉和平,粉和平是月季的新品种,有月季的香,但是形色远远胜过一般的月季,每到春夏,城中到处都漾着一股甜香。还有一种花多不在花园中栽,它们一般占据在庭院的一角,三两棵就足以覆盖住一个角落,这种花叫做喇叭花或者地雷花,半人高,怎么说呢,这种花花朵不在大,胜在多,有白、黄,多种红,还有混色,蓬勃而艳丽。
后来县城的楼房也越来越高了,小院被拆得飞快,花们自然识相,闪身躲进小小的盆子里了,花和人一起搬进二楼、三楼、十几楼。围绕花的话题,增加了光照、温度、通风、营养土营养液、磷酸二氢钾……
然后喇叭花连根铲掉了,大丽花勉强凑合,养在盆子里倒也像模像样开出几朵,但是再没有以前倾国倾城、娇憨跋扈的样子了。时代变了,花还是那种花,味道却不是那个味道了。
城里人办杜鹃花展。难为了那些养花人,将本是高山上的山里红,硬是浓缩成一盆一盆俏佳人。
城里人还办荷花展。七八月份,几百缸荷被运到广场上,高矮、大小一字摆开,一时间人们像办件必不可少的大事一样,络绎不绝奔向看望荷的途中。不知盛况过后,水泥地上的荷将去向何处。
城中花、盆中花就是这样幸福地、仔细地活着。风不打头,雨不打脸,幸也?还是不幸?
唉,楼中人何尝又不是。一个个衣着光鲜,楚楚动人。居家、办公一条线,各种各样勉为其难的场合、勉为其难的事情。微笑是必需的,叹息也只有自己听。
他们还记得儿时的天地吗,还记得日出和日落,还记得那个有着远大的理想的自己吗?
几年前新买了商品房,装修完工后,别人告诉我新房里要买绿萝,放洋葱头。为此我买了十几盆绿萝,浇足了水,并摆放了七八个洋葱头。半个月以后,我再打开房门时,绿萝并没有像传说的那样,还神气着,我的绿萝全去了另一个世界,洋葱倒还活着,但是面目狰狞,长出粗壮的黑芽。
一年后,我搬进新居,不仅新添了绿萝,还搬进了发财树、棕榈树、仙人球,可是发财树没有掉下金银,日日掉下的叶子倒让我心烦;棕榈树是一羽一羽地枯,我不得不今天剪一羽,明天又剪一羽;仙人球看着倒还算稳当,某一日发现顶上生了密密的白色茸毛,这茸毛竟掏空了里面的肉;那一盆盆绿萝只沿着盆边长,中间秃了顶,据说是水浇多了,中间的淹死了。从这件事让我深深地得出结论,花是要养的,如果不能深刻地理解这个“养”字,还是不要养。
想起儿时我的老家,荣家渡。几十户人家,家家门口都种着月季、菊花、凤仙花。我觉得乡下的花叫种,种子往地里一撂,基本了事。乡下花盆倒是没有,只有喂猪的黄盆。记忆中每年春天,户户人家会给门口的树、花挖一个坑,埋上一次大粪,再填上。以后就是花自己奋发图强的时候了。记忆中并没见哪家的花偷懒,月季家家红,菊花每年最早发芽,夏季的凤仙花每晚采都采不完。蜀葵一般会长在园地边,充当篱笆角色,至于鸡冠花爱长在哪,就长在哪。乡下人种花并不怎么上心,也无需上心,生计才是重要的。
后来我家搬到县城。县城又是另一种模式。那时基本上家家户户一个院子。院子的上方是一架葡萄,院下一侧用红砖、青砖交错围起,一个方形、圆形的花园就诞生了。
大丽花是每家必种的(大丽花是我后来我才知道的学名),城里的人叫它芋头花,大丽花每朵都开得有盘子大,多为桃红大红,虽无香,但胜在形、色,城里人喜欢。家家花园里还必种几株粉和平,粉和平是月季的新品种,有月季的香,但是形色远远胜过一般的月季,每到春夏,城中到处都漾着一股甜香。还有一种花多不在花园中栽,它们一般占据在庭院的一角,三两棵就足以覆盖住一个角落,这种花叫做喇叭花或者地雷花,半人高,怎么说呢,这种花花朵不在大,胜在多,有白、黄,多种红,还有混色,蓬勃而艳丽。
后来县城的楼房也越来越高了,小院被拆得飞快,花们自然识相,闪身躲进小小的盆子里了,花和人一起搬进二楼、三楼、十几楼。围绕花的话题,增加了光照、温度、通风、营养土营养液、磷酸二氢钾……
然后喇叭花连根铲掉了,大丽花勉强凑合,养在盆子里倒也像模像样开出几朵,但是再没有以前倾国倾城、娇憨跋扈的样子了。时代变了,花还是那种花,味道却不是那个味道了。
城里人办杜鹃花展。难为了那些养花人,将本是高山上的山里红,硬是浓缩成一盆一盆俏佳人。
城里人还办荷花展。七八月份,几百缸荷被运到广场上,高矮、大小一字摆开,一时间人们像办件必不可少的大事一样,络绎不绝奔向看望荷的途中。不知盛况过后,水泥地上的荷将去向何处。
城中花、盆中花就是这样幸福地、仔细地活着。风不打头,雨不打脸,幸也?还是不幸?
唉,楼中人何尝又不是。一个个衣着光鲜,楚楚动人。居家、办公一条线,各种各样勉为其难的场合、勉为其难的事情。微笑是必需的,叹息也只有自己听。
他们还记得儿时的天地吗,还记得日出和日落,还记得那个有着远大的理想的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