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宿迁经开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姹紫嫣红,转身便可遇见绿意浓浓,随处是春天的气息。
一边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一边是车水马龙热闹喧嚣,在宿迁经开区古楚街道古楚公园,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争奇斗艳,蜿蜒的慢跑道将公园林带与滨水风光带串联起来,丰富有趣的“乐享场景”随处可见……曾经普通的城市空间上演“变形记”,成为幽静雅致的公园,为城市增加绿意,为居民幸福感“加码”。
滑梯、沙池、秋千……走进苏州路南侧、人民大道西侧的南部体育公园,全民健身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不少市民正在这里健身运动,享受健康惬意生活。这块面积11万余平方米的地块曾经是报废车辆、废旧工棚、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堆放处,如今变成了宿迁经开区首个以健康为主题的开放性体育公园,自去年6月建成投用以来,已经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幸福乐园。
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引人注目,精心设计的小微公共空间同样值得品味。不起眼的墙根儿、陈旧的停车棚、荒废的绿地等摇身一变,星罗棋布的小微绿地,随处可见的街头景观,延伸绿色的“口袋公园”,成为大家“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好去处。
在宿迁经开区黄河街道白领公寓小区,郁郁葱葱的绿植装扮着小区门口,步行道、健身器械、游乐设施等功能区层次分明,老人们唠着家常,孩子们嬉戏玩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出门见绿,抬头赏景,俯身观水,起步闻香……这些散落在中心城区的公园,这些转角处的“小确幸”,在不断刷新城市“颜值”的同时,成为群众亲近自然、拥抱绿色的“打卡地”,恰似一颗颗绿色明珠,点缀着方寸之美,照亮着民生幸福。
近年来,宿迁经开区加快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持续深化公共空间治理,聚力打造“美丽经开区”。聚焦群众关注的“休憩运动场所少”等“关键小事”,逐步完善公园体系、丰富公园类别,规划打造一批“长”在市民“家门口”的城市公园,让幸福“推窗可见”。
近年来,宿迁经开区把公共空间治理与环境提升、经济增收、低效用地盘活等相结合,稳妥处置低效用地,利用小型绿地、边角地等小微空间“拆墙透绿、见缝插绿、造景聚情”,增设健身、运动、儿童游园、娱乐设施等,进一步激活绿化美化“细胞”,不断打造群众“家门口”可休憩、可娱乐、可健身的绿色“微空间”,逐步形成居民“出门进园”的“美好生活圈”。截至2023年,宿迁经开区建成综合性公园5个、“口袋公园”14个,其中建成区绿地面积1120.23公顷,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84平方米,城市大绿化格局日渐清晰。
建设公园、游园,宿迁经开区把“人情味”融入“精致范儿”。沿着发展大道、人民大道等一路往南,目光所至,皆有花开,皆是生机。道路两侧视线通透的绿化带让周边建筑外立面透出,在诸多重要道路交叉口、景观节点,花卉树木、景观小品等层次分明,条条“动脉”串联起城市“大花园”。
“花开得很美,道路也很整洁,景色越来越好,每天上下班的时候看看沿途风景,真是一种享受啊!”宿迁经开区居民李先生说。
宿迁经开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市民对高品质环境和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道路景观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过去只要正常花期内赏得到花就行,现在逐渐变成“一年四季都有花”。对此,2023年以来,宿迁经开区按照“梳理空间功能,优化步行空间,整体景观协调搭配,突出亮点景观设计”的原则,全面梳理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通行空间、休闲空间、文化空间和商业空间,聚焦道路绿化景观“千路一面”、观赏效果不丰富、文化特色不明显等“硬伤”,在道路提升改造中运用“道路+公园”理念,结合慢行系统、“城市家具”、景观提升等举措,推动城市道路的空间功能和品质提升,并按照“沿途有景、节点有韵”理念,对南京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北京路与振兴大道交叉口、北京路与通湖大道交叉口等重要交通节点,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塑造丰富的植物景观,有效补充道路绿化,让“交通走廊”成为“街景公园”,呈现“路园相连、城景相融”的城市绿化新景象。同时,宿迁经开区还从历史文化、绿化美化、生活休闲、便民服务等维度对黄河街道曲阜巷、睦邻巷等6条背街小巷进行提升完善,利用小微空间、立体空间等增绿添绿,将餐饮体验、社区休闲等功能“植入”街巷中,营造“亦静亦喧”的邻里日常生活空间。
让绿色景观“走出来”、满城芬芳“秀出来”,城市绿意越来越浓,这是一种向内挖潜的努力,也是宿迁经开区对群众真实需求的热烈回应。如今的宿迁经开区,道路宽敞顺畅,绿地花团锦簇,公园随处可见,诸多柔性设置让居民可以随心散步、社交,感受城市美好,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记者 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