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全境属于黄河流域,这里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实施生态优先战略,以呵护黄河健康安澜为根本任务,持续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7年稳定保持在Ⅱ类。

  近年来,宁夏统筹推进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持续推进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保护修复工程。2023年共完成5万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国土综合整治,营造林超125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90万亩,治理退化草原28.2万亩,实施了10个矿山修复项目。目前,宁夏的湿地面积共310万亩,其中,河流湿地147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1.3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6.8%。

  如今,“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绿水青山的生态愿景逐渐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美景。

  贵州省荔波县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素有“地球绿宝石”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荔波在遗产地及周边大力实施人工造林、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石漠化治理等工程项目。同时,针对樟江风景名胜区和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个核心区分别制定了总体规划对遗产地进行保护。这段时间,贵州荔波进入旅游旺季。

  小七孔景区在群山环抱之中,横跨在响水河上的这座七孔古桥修建于清朝的道光年间。行走在古桥上,置身于山水间,这里仿佛浓缩了时光也浓缩了岁月。

  据了解,小七孔景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92%。这里的水呈现或深或浅的蓝绿色,这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

  通过水下无人机视角可以看到水里成群结队的鱼儿在畅游。这几年,在小七孔还发现了几个鱼类新品种。丛林环抱中七孔古桥清晰倒映在水面上,山水桥一体,似乎在无声地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这段时间,贵州荔波进入旅游旺季。仅小七孔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量超过3.5万人,景区采取全面网上实名预约的方式,分流、限流增加游客们的体验感。

  这里的美好,除了大自然的给予之外,还与人们的保护密切相关。在荔波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公里,占荔波国土面积的49.91%。

  人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当地根据保护区的属性进行分区、分级保护和管控。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划分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小七孔景区属于樟江风景名胜区,这里划分4个等级的保护区进行保护。

  近些年来,小七孔景区正在进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探索。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如何实现环境保护?目前,整个景区实行了网格化管理,一共划分了100多个网格,网格员除了要负责区域内的卫生保洁之外,还要负责引导提醒游客。

  卧龙潭就是其中的一个网格,这里的网格员是一位瑶族群众,他家曾经是贫困户,通过旅游脱贫成为一名网格员。他在清理湖区的同时,还给游客们表演民族舞蹈进行互动,成为人们眼中的风景。在荔波县,有1万多人通过旅游脱贫增收过上小康生活。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也体现在每一处细节里。在鸳鸯湖的水上森林,水中的古树都用小木棒围了起来,这是为了避免游船撞到古树上。古树外围的小木棒,就相当于给他们穿上的“保护衣”。除此之外,景区还在古树集中的路段,划出了只能步行游览的净空区。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当地聚焦资源、客源和服务三要素提升管理水平、丰富旅游业态,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让美丽山水走进更多人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