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意一下班级里在读学生的名字,“梓”字绝对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存在,比如“梓钰”“梓涵”“梓文”“梓欣”等等。其实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名字中带上梓字,除了好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寓意非常好,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憧憬,希望子女长大以后能成为栋梁之材。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种在古代被称之为“木中之王”的树木。
梓字的读音是“zǐ”,不能念成“辛”。梓树时常会被人误认为是楸树,两种树木长得确实很相似。梓树是紫葳科梓属乔木植物,而楸树也是紫葳科梓属的小乔木,因此两者是同科同属的,但却是不同种。
一、高度不同,梓树属于落叶乔木类植物,株高在15米左右;而楸树属于紫葳科乔木类植物,高度在8至12米左右。
二、叶片不同,梓树的叶片主要以圆形居多,叶片的长宽几乎相等,叶色为浅绿色,上面带有微量的绒毛;而楸树的叶片主要为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顶端长逐渐变尖,叶面为深绿色,表面无毛。
三、花朵和花期不同,楸树的花朵是红色的,但是红色当中也带有紫色的斑点,形状是伞状,内有绒毛,但是梓树的花朵则是白色的,花心的位置也有紫色的,还有黄色的,内里没有绒毛。楸树4-5月开花,梓树6-7月开花。
古人最早用“桑梓”一词代指父母,后来便演化为代指故乡。就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梓树是和桑树齐名的,它们都被广泛栽种在房前屋后,这也是农村家门口最常见的树木,因此就用桑梓来指代故乡了。《诗经·小雅·小弁》中“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汉代张衡的《南都赋》中:“永世克孝,怀桑梓焉;真人南巡,覩旧里焉”;唐代柳宗元的《闻黄鹂》诗中:“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都有提及。
令人不解的是,我国树木众多,古人为何不用柳树、槐树等树木指代故乡,却偏偏对桑树与梓树情有独钟呢?原来在古代,桑、梓两种树木与人们的生活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桑树的叶子可以养蚕,蚕丝可以织成锦缎、绣衣及被面;果实可以食用或酿酒;树干及枝条还能制造器具;叶、果、枝、根、皮皆可入药治病。一言蔽之,其浑身上下皆为宝也!再说梓树,它的嫩叶可以食用,皮可入药,木材是上好材料,用途很广。在外之人,一旦看到桑树和梓树,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乡。久而久之,它们就成为故乡的代名词。
梓树在古代也被称之为“万木之王”,北宋文学家陆佃(陆游的祖父)在他的《埤雅》中这样记载:“梓为百木长,故呼梓为木王”,意思是说梓树是百树之长,因此被称之为“木王”,这也是它被称之为“万木之王”的原由。
首先,梓树生长十分迅速,且树形高大,枝繁叶茂,要比绝大多数的树木长得更高大,冠幅也更宽大,特别是它的果实细长如帝王琉璃冠下的万千流苏一般,因此就有了帝王的气概。其次,梓树的用途非常广,民间种植也多,它木材轻软,因此可以制作很多家具,坚韧的韧性和耐湿耐朽的特点,也可以制作乐器、雕版、木胎漆艺、军工和舰船等,例如活字印刷术使用的雕版就是用梓树制作的。另外古人烤火一般都是用木炭,而梓树就是很好的薪炭用材。
另外,梓树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把它栽种在房前屋后,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起到遮阴的作用。同时梓树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当代医学巨著《中华本草》对梓树根皮、木材和果实及叶入药作了记载。果实“味苦,性平”,有着“利尿消肿”的功效,而梓树皮还有着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它的叶子或树皮还可以制作农药,可以杀稻螟、稻飞虱。
其实和桑树也不常见一样,梓树的第一其价值被其他的材料所替代了。比如生长速度快,长得过于高大,这样就会影响到室内的采光和通风。现代人在院子里栽种植物,基本都是以观赏性为主,因此多会选择一些更低矮的植物,而且也不需要梓树来制作木炭了。
第二,关于入药,如今西医应用更多,梓树应用自然就少了,因此“万木之王”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尤其是在城市里。但很多城市也用梓树作为绿化树种,西安建设东路的行道树中,就有很多棵梓树,给城市春季增添花色品种,秋季增添“豇豆”挂树的奇特景观。 孙喜芬/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