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颜煦之与文字的渊源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他曾任江苏《少年文艺》主编及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负责人。另一部分是他退休后投身于汉字溯源,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对颜煦之个人而言,他与文字的渊源则要追溯至上世纪在苏北水乡度过的童年。其时,颜煦之上学没多久,字也识不全,但他爱读书。由于父亲常年在外经商,每次回家总会给他带一些书。他至今还记得书中一篇文章的开头:“在寒江边,在残月下,一头孤零零的大雁,抬起头来,仰望着天上的月亮……”被这情景深深吸引了的颜煦之,也学着写起来:“在小河边,在柳树下,一只小鸭子撅起屁股,将头埋在水里找食吃。”
“我儿时读过三年私塾,天天学识字。”要看书就得先识字,颜煦之特殊的识字经历也为其后来研究汉字打下了基础。颜煦之五岁时进村里私塾读书,启蒙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最关键的是他善于讲故事,又幽默风趣,教学生识字时,他会将要教的字编成一个故事或儿歌,还连说带唱做游戏。正因如此,很多字颜煦之都是一学就会,并且从没写错过。“三年的私塾经历,使我爱学习,从不逃学,虽被打过手心,揪过耳朵,但仍以上学为乐。”颜煦之说。
及至后来,颜煦之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先后在中学和师范学校教书,他由此认识到,讲课时要尽量生动活泼,要把枯燥抽象的字词形象化、故事化,让孩子们想听、爱听、爱学习。
退休之后,已成为专写儿童故事作家的颜煦之,再次回到引领他走向阅读之路的起点,即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中识字,在识字过程中明白事理、快乐成长。二十多年来,他在汉字丛林里不断摸索,现已推出《一字一世界》《我的人生关键字》《丁呱呱学汉字》等20余本有关汉字文化的著作。新近出版的《儿童识字故事大全》,则在专业性讲解一个个汉字之后,附上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颜煦之对汉字的研究,注重字的结构,让人能够迅速了解这个字背后隐藏的深刻内涵。
在他的探究中,古代的“書”字,上面是“聿”,像手执毛笔在写字,表示记录事物;下面的“曰”,像开口说话,表示执笔写下要说的话。“伦”字左边是单人旁,像站立着的人,右边是“侖”字,后简化为“仑”,本义指辈分,引申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等,即人际关系要有次序,有条理。“善”也可以来会意,“羊”表示祥和,两个“言”并列有相互说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互相说吉祥、美好的话”。“昙”字上面是“日”,下面是“云”,表示云气密布,遮蔽了太阳,但太阳不会长久被遮住,云气不久就会消失,就像昙花一样,没开多久就萎谢了。
颜煦之的解读总能将人带进一个水草丰茂、极具东方意蕴的场景。比如“药”的繁体,下面是木,表示树木,上面两边的绞丝表示松树果子,当中的白表示柏树枝儿,在远古时代,每到夜间,先民们会举行祭祀、饮食、交友等娱乐活动,有点像今天的篝火晚会。松树枝燃烧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人们围成一圈,一边跳舞一边唱歌,好不欢畅。颜煦之说:“这就是快乐,‘快乐’的‘乐’的繁体字就是这么来的。在它上面再加草字头,表示快乐就是最好的药。”
甲骨文的“来”字同样如此,其字形像一株成熟的小麦或大麦,后来为什么会被假借为“来往”的“来”呢?原来,它的繁体字“來”由“木”和两个“人”组成,木,代表树木,表明人们在树下相会,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是何等快乐。于是,周围的人们也纷纷赶“来”。
颜煦之近乎考古式的研究,打开了一个充满神奇与魅力的汉字世界。“今”笔画不多,只有四笔,有人认为,在甲骨文中,其字形像朝下伸长舌头的“口”形,本义为“饮”,表示当时正在饮酒。小篆的“杯”字跟简体“杯”相似,左边的“木”表示是木头制的,右边的“不”是读音。有人认为,中国古代陶器非常发达,怎么会用木头制成杯子呢?所以,“不”是指花托的形状,表示这是木制像花托一样的杯子。甲骨文的“东”字也是一个会意字,像一种袋子:远古时代,人们外出狩猎或采摘果子时,往往先在地上铺一块布或兽皮,放上随身带的东西,在中间放一根木棍,再用布或兽皮围绕木棍卷起来,两头用绳子扎紧,成为能装东西的大袋子。颜煦之认为,这个说法完全合乎情理,太阳升起时,古人将这兽皮卷成的“东”扛在肩膀上,迎着东方初升的太阳,出门远行,所以“东”又表示东方。
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颜煦之对汉字的探究,蹚出了一条开创性道路,即用讲故事的文学手段做学术的事。用颜煦之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博采众长,归纳了前人和今人的见解,运用了俗文学的手法。”
在他的研究中,“巴”字本义是大蛇,催生了很多字谜。比如“古来成一果”,既指四川巴国,又暗含拉丁美洲的古巴;“巳”字在古时也称蛇,“画蛇添眼”是说在其中加一点,就成了“巴”;“把手松开,没有把手”“疤现病除”都很好解释,而“日横金钩挂”背后则藏有一个故事,说两位举子赴京赶考,途中住在一家客店,店主以此让两人猜他姓什么,即在横写的“日”字下面有一钩,仿佛金钩挂着横着的太阳。
大家都知道,用稻草编成的袋子叫“草包”,因用草编成包既简单又便宜,人们也常用草包来比喻没有才干的人。但草包作为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就鲜为人知了。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将其作为惩治贪污的严厉措施,最后剥下贪官的皮,里面填满细软的干草,再用针线缝好,恢复人的原样,将其吊起示众。
很多人对“宫爆鸡丁”和“宫保鸡丁”分不清,而“宫保鸡丁”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明清两代的官员除了现职头衔,一般还有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等虚衔,通称为“宫衔”。咸丰皇帝之后,这些虚名多用太保、少保、太子太保等命名,这就成了“宫保”的由来。其时,有位大臣名叫丁宝桢,特别喜欢研究烹饪技艺,其拿手菜就是“爆炒鸡丁”,基于他有“宫保”头衔,人们便将此菜称为“宫保鸡丁”。后来,以讹传讹,人们用谐音称为“宫爆鸡丁”。
颜煦之在南京上学,后又在南京工作至退休,他的研究中也有很多南京元素。比如东吴孙权建立吴国,迁都秣陵,即今天的南京,改名为“建业”,意思是要在这里建“帝王大业”。西晋时期,“建业”改为“建邺”,其用意是否定东吴、显示西晋,因为“邺”指向司马氏发迹地。有人认为,“业”字旁边加耳朵,意思是“建业”像被人揪住耳朵一样。也有人认为,“业”字旁边的耳朵,形似问号,表示孙吴的“建业”已不存在。颜煦之说:“此说只能当戏言,因为那时没有标点符号,更无问号。”
在颜煦之对“绿”的解读中,他则描述了北宋神宗年间,被罢免宰相职务的王安石乘船离京、返回故居江宁的场景。其时,王安石并没有因为被解职而心怀忧伤。他登上船头,放眼望去,岸边一片绿色的草地吸引了他,从而写下“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千古绝唱。“一个绿字,既写出了大自然蓬蓬勃勃的兴旺景象,也抒发了他重整旗鼓、继续变法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