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的“绿色隧道”再一次被推上热搜,很多网友跟帖分享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林荫路,“滨江路”、“西山路”、“龙隐路”等榜上有名。记者探寻了桂林部分“绿色隧道”,发现每条林荫路都有着专属于它的浪漫。
近日,一位桂林网友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了4张“绿色隧道”的照片,文案写着:“桂林的马路,植物形成了隧道。”很多网友在评论区跟帖,分享自己心目中的最美林荫路,其中很多桂林人进行了“桂林最美林荫路”的探讨,提到了“西山公园到芦笛岩那条路”、“三里店到龙隐桥”等等,还有人贴心地附上道路美图和具体位置。评论区下也有外地网友对桂林林荫道的赞美,江苏网友“巍巍昆仑”跟帖说:“树木葱绿高大,的确很美。”
记者了解到,那位网友分享的4张“绿色隧道”照片来自金鸡路,是她经常路过的一段路。其实,不只是金鸡路,桂林还有很多“绿色隧道”。
不久前,滨江路就因“绿色隧道”又火了一把,许多人慕名来欣赏这条林荫大道。道路旁的香樟高大伟岸,在空中“握手”,为过路车辆和行人提供了树荫。人们经过滨江路,就像穿过了一条“绿色隧道”。在炎热的夏天,层层叠叠的枝叶遮住了猛烈的阳光,为人们带来难得的清凉。
市民王女士对“绿色隧道”引起热议并不觉得意外。“在我上班通勤的路途中,大部分路途都被树木遮挡。所以夏天开电动车也不会觉得特别晒。”在桂林,舒适宜人的绿荫,就在人们的身边。
近日,记者实地走了走市区多条“绿色隧道”,发现每条路给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滨江路主要树种是香樟树,高大挺拔,主枝粗壮,树皮粗糙,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沧桑感。树冠饱满而浓密,像一把把巨大的绿色伞盖。滨江路一面临江,林荫下的小道,整洁舒适。白天,很多市民在树荫下静坐休息,游客们在这里拍照打卡。到了晚上,这里变成了文艺青年们的舞台,很多人在这里唱歌或者舞蹈。网友们时常用浪漫和安逸来形容这条路,称它为桂林最浪漫的一条“绿色隧道”。来滨江路走走,可以一下子就感受到桂林人生活的松弛感。
西山路的主要树种为阴香树和香樟树,它们都枝干挺拔,树冠呈伞形,但阴香树的树皮是光滑的。西山路也是网上热度较高的一条路,道路两旁的树向路中间生长,形成了“握手”的廊道,走在这段路上,几乎不会晒到太阳,微风拂在脸上,驱走夏天的燥热。这条路两旁整洁美观,树木错落有致,树叶沙沙作响,伴随着蝉鸣进入耳郭,让人心旷神怡。行走在西山路,人就好像置身林间了。除了西山路,附近的丽君路、桃花江路两旁,树木都呈现着“握手”的姿态,既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能为大家遮阴避日。
穿山路沿路树种主要是黄葛榕。黄葛榕具有树冠高大浓密、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容易形成林荫效果,是我市营造林荫路时经常选用的树种。这条路两旁的黄葛榕树枝繁茂而浓密,相互交织,形成一道天然的拱形走廊。从色彩上来说,树木的绿色是镇静色,可使人心情愉悦和平静,减少开车时的“路怒症”,大乔木的树荫还可以减轻路面的热岛效应。
乐群路沿路树种主要是国槐树。国槐枝繁叶茂,为这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路披上了绿装。绿荫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勾勒出满是生机活力的城市画卷。据市林园局专家介绍,林荫路上的气温可比太阳直射区域低5℃。所以,市民们出门时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林荫路。乐群路上,可以看到人们提着刚从市场买的菜,不紧不慢地迈步,遇上熟人还会停下来闲聊几句。市井烟火气,正是乐群路这个“绿色隧道”的最大特点。
龙隐路路边的树种以桂花树为主,种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树木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树冠不仅遮挡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空,还能为机动车道“撑伞”。走在幽静的“绿色隧道”里,顿感清凉安静,不仅防晒、养眼,还能呼吸清新的空气。在龙隐路北侧七星景区的外墙上,集中展示了40幅石刻,市民可以在阴凉下感受桂林文化带来的魅力。眼下,这条路满眼绿色,等到入秋之后桂花开放,可以闻到一路飘香。
城市里的“绿色隧道”,是市民夏季里的福利。那这些“绿色隧道”是如何形成的?
“树木有自己的生长‘密码’,会受光线、风向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景观。”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规划建设科科长李腾钊说,滨江路上有几棵香樟的主干往道路中间倾斜,仔细看会发现它的另一侧被建筑物挡住了,所以就会往中间靠,与其它树形成了“牵手”的形态。这既是树木自身选择的结果,也是道路绿化的浪漫效果。
人对树木的影响,也是造就“绿色隧道”的因素。据介绍,并不是所有树种都能形成“牵手”的形态,所以在树种的选择上,相关部门有着周密的考虑。小叶榕、石山榕、黄葛榕、枫香、香樟、栾树等树冠大、枝叶茂盛的乔木品种,容易形成林荫道,是目前的优选树种。市内林荫路的乔木冠幅一般在5-8米,在盛夏能遮阴,严冬可以降低风速,还能美化街景,减噪滞尘。
所以除了树种的选择,还要有适当的人为干预。李腾钊说:“我们会定期对绿化树施肥,修枝剪叶,加强管理。”对于树木的修剪大有讲究,一些树因为挡住人们的视线,而被剪了“蘑菇头”,但林园部门只剪阻挡视线的枝条,不影响交通的枝条会被保留下来。对于一些树木,有意修剪靠建筑物一侧,保留路中间的枝条,为道路两旁的树木“牵手”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