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25日电河北省是一个盐碱地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省份,近年来盐碱地综合利用成效显著。按照“以地适种、以种适地”盐碱地综合利用基本思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重点针对滨海盐碱地“盐、板、冷、瘦”等障碍性因子,开展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筛选,选育应对不同盐分级别的耐盐植物新品种,突破盐碱地改土降盐和产能提升关键技术,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成果示范。

  河北省是一个盐碱地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省份,依分布划分主要分为滨海平原盐渍区、低平原盐渍区和冀西北盐渍区,其中滨海平原盐渍区为氯化钠型盐碱地,低平原盐渍区为氯化物与硫酸盐复合型盐碱地,冀西北盐渍区主要为碳酸盐型的苏打盐碱地。

  全省现有各类盐碱地583.42万亩,其中盐碱耕地570.25万亩,占比97.74%;盐碱荒地13.17万亩,占比2.26%。从盐碱耕地盐渍化程度上看,轻度盐碱耕地占比80.34%,中度盐碱耕地占比17.77%,重度盐碱耕地占比1.89%。

  河北省尤其是滨海平原盐碱地主要特点是:一是地下水埋深较浅,一般在1.5米左右,且矿化度高,一般地下水矿化度5克/升以上;二是土壤结构性通透性较差,土壤板结严重;三是土壤含盐量高,肥力低下,耕层全盐含量整体在0.3%以上,有机质整体不足1%,全氮、全磷均不足0.7g/kg;四是淡水资源严重匮乏,地下漏斗严重,在盐碱地利用过程中难以打破作物的盐碱胁迫与水分供给障碍,改良利用难度较大。

  目前河北省盐碱地主要种植利用方式有粮棉油(小麦、玉米、水稻、棉、豆)、果树(梨、枣)和林草业(苜蓿、林木)等种植业以及淡水养鱼、海水或咸水养虾等养殖业。除唐山市外,其他地区几乎全部雨养旱作,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雨养旱作条件下,旱碱麦常年单产220公斤/亩左右,夏玉米400公斤/亩左右,盐碱地小麦玉米两季的净利润只有150元/亩左右(除去地租,地租一般500-600元/亩)。因此,在土壤盐碱、地力低下与干旱缺水多重因素制约下,如何实现河北省盐碱地地力与产能协调提升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最关键环节。

  面对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我国1973年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建立了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开启了“改土治碱”,之后又建立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等站点和科技小院。河北省从“十一五”到“十四五”,先后实施了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项目、“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盐碱地生态治理、耐盐植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等多个国家、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培育了一批耐盐碱植物、作物新品种,研发了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水利改良、工程改良等一批先进适用的改土降盐技术及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同时形成了一支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科研队伍,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的乡土人才,有力推动了河北省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水平。

  按照“以地适种、以种适地”盐碱地综合利用基本思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组织滨海所、资环所、粮油所、棉花所、经作所、石果所等单位,重点针对滨海盐碱地“盐、板、冷、瘦”等障碍性因子,开展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筛选,选育应对不同盐分级别的耐盐植物新品种,突破盐碱地改土降盐和产能提升关键技术,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成果示范。

  选育出抗旱、耐盐碱冬小麦新品种衡麦30、衡观35、捷麦19等旱碱麦品种10余个,在沧州耕层土壤全盐含量0.2%左右旱碱地示范田的亩产在220-500公斤。

  育成的耐盐碱、抗蚜、宜机收酿造高粱冀酿2号,在土壤含盐量0.3%-0.4%的盐碱地亩产达到350-550公斤,成为茅台镇仅次于茅台专用红缨子的品种,近三年占沧州酿造高粱种植面积的50%以上。

  选育出高产优质耐盐碱水稻垦育88、“滨稻8号” 等系列品种。垦育88耐盐能力0.4%-0.5%,滨稻8号耐盐能力为0.5%,品质达到国优2级米标准,大面积种植亩产750公斤以上。

  选育出冀葵3号、冀葵5号油用向日葵品种2个,在土壤含盐量0.6%以下均可种植,土壤含盐量0.5%-6%地块亩产可超过200公斤。

  育成耐盐碱0.4%-0.5%的茄子、辣椒、大白菜、番茄、西瓜、芦笋等系列品种20余个,示范田亩产量平均5000-8000公斤。

  育成冀红、石富短枝、冀苹1号、冀苹4号、冀苹5号苹果,美锦桃、金荷杏、黄冠梨等耐盐碱优质果树新品种8个。

  选育出优质耐盐棉花品种冀棉126,亩产皮棉96.9千克,比对照增产12.5%;选育出抗病耐盐棉花品种冀2658,亩产皮棉96.6千克,比对照增产4.3%;选育出耐盐耐旱棉花品种冀968,亩产皮棉104.8千克,比对照增产10.0%。

  选育出耐盐抗旱高产优质牧草新品种18个。其中紫花苜蓿7个,饲用高粱5个,饲用小黑麦3个,饲用谷子2个,田菁1个。其中选育的紫花苜蓿品种种植面积占沧州市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

  研制出盐碱地旱碱麦、玉米、苜蓿等作物种子包衣剂和微生物种肥。在沧州中度盐碱地进行了规模化应用,玉米增产15.6%-23.0%,小麦增产16.5%-20.0%,苜蓿增产22.8%-28.7%。

  研发出以水稻秸秆腐熟物、牛粪和菇渣为主要原料的低成本、绿色盐碱地土壤调理剂。应用2年后耕层土壤含盐量下降50%-70%,土壤容重下降8%-1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0%-30%。

  选育出高耐盐碱的盐星海棠砧木,嫁接取得成功,提高了的耐盐性,对实现苹果下滩、提高盐碱地利用率、提高苹果产量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50亩的实生杜梨资源圃1个,从中筛选出了7个耐盐碱杜梨优系,为下一步梨产业在盐碱荒滩区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研发了轻度盐碱地冬闲田牧草绿肥复种改土增绿增效种植技术模式,连续种植3年,耕层土壤含盐量下降30%左右,土壤有机质提高8%以上,作物增产13%左右。

  研发了中度盐碱地苜蓿旱作种植与“5+2”粮草轮作技术模式,实现了中度盐碱地雨养旱作苜蓿干草700-1000公斤/亩,亩均纯收益1000元左右。苜蓿种植4-5年后,耕作层土壤含盐量降低60%以上,土壤有机质提高18.6%,土壤质量等级提高1-2级,轮种的旱碱麦、夏玉米单产提高40%以上。

  构建了重度盐碱地生物农艺改良培肥与苜蓿抗盐衔播种植改良利用技术模式,即在排盐沟建设、土壤全面深松、土地平整三大工程措施基础上,5月中旬采用沟播聚墒躲盐技术播种极耐盐碱的绿肥作物田菁,7月底实施田菁旋耕翻压,同时配施2000-2500公斤/亩有机肥,当年8月底-9月上旬,采用“沟播聚墒躲盐”“种菌融播抗盐”等关键技术播种耐盐碱苜蓿品种,建植第二年旱作苜蓿干草产量达到700公斤/亩左右,种植4年后耕层土壤全盐含量下降62.3%,土壤有机质提高16.5%,实现了“拓地增草增粮”、重度盐碱地变“良田”。

  研发了盐碱地设施基质栽培技术,结合雨水收集,使用淡、咸水混合浇灌降盐,在0.5%以上重度盐碱地蔬菜亩均单产10000公斤以上,纯收入8000元以上。

  创建了重度盐碱地设施改土降盐、微咸水利用及果蔬丰产优质栽培管理技术,降盐率达70%,实现了土壤含盐量1.0%以上盐碱地设施种植果蔬;结合咸淡水轮灌技术,节约淡水30%。示范区单茬亩产番茄5500公斤,年产10000公斤/亩以上。

  建立了滨海盐碱棉田调水控盐增产关键技术,实现了重度盐碱地耕层土壤盐分由0.7%降至0.3%左右,亩产籽棉由100公斤提高到180-240公斤;中度盐碱地耕层土壤盐分由0.32%降至0.12%左右,亩产籽棉由21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

  建立了滨海重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该技术应用“耐盐植物+物料改良+节水控盐”三位一体原土改良技术、“上改下排” 快速排盐技术,实现了重盐碱地原土绿化,成功破解了重盐碱地绿化难题。

  建设了一批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围绕全省滨海盐碱地实际情况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布局,在曹妃甸打造了滨海现代农业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在沧州打造了现代牧草科技示范基地、冬绿肥生态农田示范基地,在曹妃甸、南大港等地建设了盐碱地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在沧州运东地区打造了盐碱地棉花、油葵、特色果品示范基地。

  打造了一批盐碱地综合利用科技研发平台。一是依托省农科院资环所在沧州市南大港、黄骅分别建有占地300亩、200亩的盐碱地综合利用试验站与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涉及轻度、中度、重度三大类型盐碱地,主要开展盐碱地改良培肥、种养绿色循环、作物牧草绿肥新品种选育与耐盐鉴定、粮草轮作、粮肥(绿肥)复种、作物高产抗逆栽培、作物雨养旱作种植等研究。2023年依托林江农场建立了京津冀沪渝苏农科院盐碱地改良与利用博士工作站。二是依托省农科院滨海在曹妃甸建立了标准化作物耐盐鉴定试验基地。滨海所现有带防雨棚精准耐盐鉴定池2000平方米、水盐可控的全生育期耐盐鉴定区50亩,制定了10余个作物的耐盐评价技术标准,为全国多家单位提供水稻、高粱、玉米、大豆、田菁等耐盐碱鉴定评价服务。

  下一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将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扛起政治责任,抓住重大机遇,坚定信心决心,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全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由治理盐碱地适应动植物向选育耐盐碱动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和突出适应性应用,遵循生态优先、品种核心、农牧渔结合、集约经营的技术路线,逐步构建适应盐碱地特点的区域农业生产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为稳定全省粮食和重要生产提供支撑。

  结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开展实地调查,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开展盐碱地土壤类型、面积、分布及利用等现状调查。同时,对河北省典型盐碱区气候特征、水资源、野生植物、耐盐作物及牧草等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制作盐碱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清单,绘制分布图,摸清全省盐碱地资源家底,为盐碱地科学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在盐碱地资源状况调查基础上拿出全省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针对全省盐碱地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盐碱程度,明确全省近期与中长期年盐碱地综合利用目标任务,制定综合利用措施。针对沧州市有关县(市、区)的盐碱耕地进行调规政策建议研究,把不具备永久基本农田条件的盐碱耕地调成一般耕地,以保证可以种植苜蓿等改良培肥盐碱地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饲草作物,构建粮草轮作种植体系。

  研究支持旱碱麦、耐盐碱水稻、苜蓿等深加工政策,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通过政策创新、机制创新等研究,支持沧州、唐山、张家口等盐碱区域内盐碱地特色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坚持龙头企业牵引,以旱碱麦、牧草为重点,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多渠道招商,积极引进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促进旱碱麦、牧草产业集聚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生产托管服务组织+农户”等一体的紧密利益联合体,推广应用集成技术,形成规模化种植,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提高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

  充分利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农业大学、沧州市农科院等已有盐碱地利用科技成果,在滨海、内陆和坝上地区不同类型盐碱地区,布局建设5~8个以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为主导的农业创新驿站,提升资环所、滨海所、棉花所等已有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试验站建设水平,加快已有科研成果的示范推广与科技创新。同时,加强耐盐植物引进、筛选、繁育、种质创新和适生种植技术研究,开展多水源灌溉提质、咸水淡化装备和灌溉设备等产品研发,实施快速降盐、微域降盐、土壤改良剂与微生物有机肥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

  在不同类型盐碱地区推广已培育成功的大豆、棉花、辣椒、菊芋、南瓜、油葵等耐盐作物新品种,以及耐盐牧草、绿肥、绿化植物等新品种。同时,结合落实全省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聚焦耐盐碱特色物种,规划建设盐碱地特色种业创新示范基地、盐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加大适宜盐碱地品种攻关,引进培育特色种子企业,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盐碱地特色种业链条。

  在沧州市、唐山市、张家口坝上地区,分别规划建设3个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区,重点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展示,集中力量攻克耐盐碱品种、多途径利用、多产业开发等关键技术。建设示范展示基地,集成示范盐碱地利用最新成果,进行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成熟技术,探索开发利用模式和管理经验,为大面积开发利用盐碱地提供经验和借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张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书记,研究员侯升林博士;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牧草绿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刘忠宽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