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到了!”11月14日,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传来好消息,燕远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尹选鸿在巡护途中,于海拔约1800米处,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扭角羚的活动影像,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图鉴》编纂组,再添一张珍贵照片。

  统计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分布着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至今仍缺少一本“工具书”。“动植物的基本信息大多靠口口相传,缺少明确的书面介绍,还有相当一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缺乏高质量的影像材料。”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资源有优势、现实有需要,为打破这一困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自然图鉴》(简称《图鉴》)的编纂计划,呼之欲出。

  “大量的前期搜集工作,去年就在开展了。”联合编著方、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大熊猫和森林保护项目主任冯杰介绍,2022年,大熊猫国家公园各片区相继开展的野外监测巡护,实质上为《图鉴》的编纂揭开序幕。

  根据规划,《图鉴》将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为核心,汇集公园内的哺乳动物、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植物等众多不同的物种类型,形成一部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艺术性俱佳的区域性图鉴。

  不过,要想形成一本物种丰富、功能实用的自然图鉴并不简单。“难度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8000多种野生动植物怎么选、哪些值得收录;另一方面,作为一本图鉴,如何获得强大的影像资料,支撑起制图需求。”冯杰告诉记者。

  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大熊猫和森林保护团队工作站,工作人员正对照专家建议及早期野外调查手记,对《图鉴》的“入选者”做最后的梳理。“不仅要考虑从业人员的阅读需求,还要综合游客、牧民的阅读体验,在科学性与通俗性之间找到平衡。”工作人员介绍,最终将有1000余种野生动植物入选。

  有了“入选者”,更难的是影像资料收集。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今年10月,川陕甘三省巡护队员共同组成的联合巡护队正式出发。历时4天,累计徒步134公里,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遇到的野生动植物,尤其是《图鉴》涉及的物种拍“大头照”。

  “红外相机捕捉到的照片,清晰度往往不能达到印刷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巡护中更注重影像资料的留存。这次巡护就确认了野生大熊猫、四川羚牛等28种珍稀动物的实体或痕迹,《图鉴》的素材库更丰富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研修生王书理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保证《图鉴》如期出版,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还计划面向全社会征集相关图片。“不仅发挥起巡护员、老百姓的‘触角’作用,我们还将通过自然教育、科学志愿者等活动,邀请全社会参与,一同打造这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野生动植物图鉴。”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何为工具书?就是汇编起相关的动植物资料,以供科考、旅游、自然教育需要时查询使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最终呈现的《图鉴》,内容上会将千余个物种按照中文首字母进行排序,像一本“字典”,供读者检索。每个物种配以200字左右的基础信息介绍,并附带1—3张照片,展示其外观和辨识特征。

  装帧设计上,《图鉴》将更适用于在野外翻阅。“选用结实而轻薄的哑粉铜版纸,及不易粘连的塑料书皮,一是为了保证色彩还原度,二是保证巡护员、科考人员即便在野外大风等极端天气下,《图鉴》也不易损坏。”该负责人介绍。作为一线工作人员的工具书,公众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途径,自然教育、生态教育的重要方式,《图鉴》的编写被寄予厚望。

  “此次编纂,不仅能汇集起大熊猫国家公园最具代表性的动植物资源,更便于公众识别和观察,让更多人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北京大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表示,这本翔实的区域性图鉴,将让公众与大熊猫国家公园走得更近一点。

  “虽然我们做的只是一本基础图鉴,但已经为未来的内容形式扩展提供可能。”省林草局科研教育处处长张黎明表示,基于《图鉴》,未来还可以将内容横向拓展至大熊猫国家公园全部8000余种野生动植物,形成一部国家公园的“百科全书”。也可以根据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植物等不同物种类型,进行纵向深入延伸,形成各专业领域的“工具书”。

  “今年会完成框架及物种的确定,同步开展照片收集、文字处理工作,预计明年下半年排版印刷,最快明年底前与公众见面。”冯杰告诉记者。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