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天下第一雄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近日,“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大型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展开,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八十多位记者走进这座有着“戈壁明珠”美誉的城市,了解到了嘉峪关市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嘉峪关市因矿建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是随着1958年酒泉钢铁公司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旅游生态城市,因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而命名。
走进嘉峪关东湖生态旅游景区,“三湖水,一片绿”的特色风光映入眼帘,空气清新,满目皆绿,工人们正在对景区内的花草树木进行修剪和育肥,休闲的市民在公园内闲庭信步。但戈壁变身绿洲的过程却充满艰辛,嘉峪关干旱少雨,年均自然降水量85.3毫米,蒸发量却是降雨量的25倍。地表多是石块、沙子,缺少种植用土。“种活一棵树,就跟养活一个孩子一样不容易。”是当地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线多年来,嘉峪关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将种树造绿作为重中之重,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惠民利民为民的德政工程,一代接一代地持续推进,才使得曾经荒芜的戈壁滩变得绿意盎然。“上世纪的时候,我们这边沙尘暴是非常严重的。一年可能接近十几次,甚至在我小时候可能经历过连续3天到5天,整个嘉峪关是被沙尘给笼罩,大白天的几乎看太阳就是一个小黄点这种状况。但是截至目前,在我印象中已经接近快20年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嘉峪关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丁建彬向记者介绍到,2022年嘉峪关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2,空气优良天数319天,占比87.4%。湖光山色、戈壁明珠,“出门见绿、行路见景”已成为嘉峪关市的亮丽底色。
据了解,目前嘉峪关建成区绿地率39.57%,绿化覆盖率40.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27平方米,形成了以公园绿地为重点、道路绿化为网络、小区绿化为依托、街头绿地为亮点、传统与现代交融为特色、量与质并举的城市园林绿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