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门无派、无师承、无学历,完全自学成才,只以古人为师、自然为师,纯粹一个勤奋的天才。在20世纪30年代,已成为中国画坛负有盛名的花鸟画家。并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入室弟子有张其翼、孙其峰、曹国鉴、潘素等均可传其笔墨画艺。

  汪溶:(1896年1月—1972年11月)字慎生,号满川村人,祖籍安徽歙县。1934年起于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三岁丧父,因家境贫穷,在兰溪仅读了3年私塾就辍学了。12岁到衢州合成钱庄做了5年学徒。17岁时到上海谋生,白天画像,晚上去补习文化。后在衢州高等小学任图画教员,也做过文书工作。

  1923年,汪慎生受徐心庵先生之助到北平以卖画为生。徐心庵并委托好友余绍宋(当时为政府高官)先生帮助他。余绍宋把汪慎生介绍到河北省第一监狱当图画教师。

  汪慎生在河北第一监狱任图画教师达8年之久,生活有了基本保证,也正是这8年成就了汪慎生的艺术探索之路。

  这8年期间他还大量观摩了古人墨迹,这也是机缘巧合。因为1914年北平古物陈列所开放,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向公众开放清宫秘藏,学习绘画的可观摩、研究古代真迹。汪慎生自然是大获裨益,无师承更无限制,直接师法古人。

  他常去故宫博物院观摩历代名画,山水画学石涛、石谿;花鸟画初学陈淳、华喦、孙隆等。汪慎生心摹手追,笔耕不辍,废寝忘食,画艺精进,甚至临摹陈白阳能以假乱真。

  在自学过程中,有许多名人字画是借不来的,只能当时看在眼里,铭记于心,这一过程反而造就了他非凡的记忆力。不管是去故宫看古画及陶瓷,还是去公园、动物园看花鸟和走兽,他都不带纸笔,而是聚精会神地观察,并铭记于心,待回家再画。

  功夫不负有心人,1934年,汪慎生被聘请到高校任教,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1934年起于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北京辅仁大学美术系、北平师范学院任教。

  1935年,他第一次参加“中日绘画第三次联合展览”,他的代表作《古柏猕猴巨幅》因构图新颖、画面生动活泼,极富感染力,一举成名。

  他与张大千交厚,大千数度至北平皆住在汪宅。当年张大千到汪慎生家做客,后面跟着一大批学生,正房内汪慎生与张大千谈事,王雪涛、李苦禅等在旁屋和张大千学生一起听着,足见当时画界辈分之分明,和汪慎生当时的画坛地位。

  1936年,张大千、徐悲鸿在一次交谈中,徐悲鸿称张大千是“画坛五百年来第一人”。大千先生闻听此言,赶忙摆手,惶恐地说:“山水,我画不过溥心畲、吴湖帆;花卉翎毛,我画不过于非闇 、汪慎生;人物仕女,我画不过徐燕荪。”大千先生的这番谈吐绝非自谦之语,倒是徐先生的话太显溢美了。大千先生的话足可佐证汪慎老在画坛的艺术地位。

  他擅花鸟、山水,尤以花鸟著名,能工笔亦能写意,而以小写意花鸟画最富影响。师法陈白阳、华新罗、任伯年等,笔致生动,有平朴含蓄之致。汪溶在解放初所画《番茄丰收》表现出高超的写实能力,被认为是以传统画法表现新意新情的范例。

  荷花是汪慎生情有独钟的题材,他的荷花清雅、平和、安静,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是清风徐来的一片悠然荷塘,这与他的性格谦和、无争、朴实的性情极为一致,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他的名字在现代画坛很少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