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周心语 刘业菊)7月15日至28日,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小太阳”支教队赴随县特殊教育学校,围绕“关爱特殊儿童,暑期传递温暖”主题,开展为期14天的“一对一”送教上门活动。
7月15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阮媛老师的带领下,支教队抵达随县特殊教育学校,举办支教活动开班仪式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仪式。支教队向随县特殊教育学校捐赠了3000余元的爱心物资,其中包括食物、书籍及康复教具等,并与学校完成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的签约,派驻志愿者常态化跟进服务。
仪式结束后,随县特殊教育学校陈红梅教师为团队成员进行专业培训,教授与特殊儿童沟通和教学的有效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基本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实操训练。支教队根据前期调研结果,从65份有效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5名特殊儿童,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涵盖基础学科学习、生活技能锻炼、兴趣爱好培养及心理辅导等方面内容。
7月16日,送教上门第一站,支教队来到了自闭症孩子园园的住处。阮老师和信息学院生信2201焦梦洁巧妙利用消防车、挖土机、校车等模型,讲解了各种车辆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与外观特征,并对突发情况进行场景模拟,培养园园的安全意识。
“着火了,着火了,园园我们该怎么办啊?”阮老师向园园提问。焦梦洁循循善诱,将答案从园园的思考中带出。“打119!”园园终于肯定地回答。信息学院生信2201刘业菊同学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每次正确回答了一个问题时,园园都会为自己拍手鼓掌。“真棒”“好厉害”是园园口中的关键词。“一次肯定、一次精彩的自我肯定在当下的意义也许难以觉察,但却会让她在漫漫的人生路上学会自我欣赏和鼓励,这或许是特教儿童成长最需要的力量。”刘业菊感慨道。
7月19日,知识和关爱送达到脑瘫孩子涵涵的家中。涵涵因病情影响,常年坐在一把轮椅上,肌肉萎缩较为严重。在陈老师的专业指导下,信息学院生信2201周心语为涵涵进行了肌肉康复训练。通过使用触觉球在涵涵的手、胳膊和腿部滚动,以帮助涵涵放松肌肉。临走前,随行的陈老师把触觉球送给了涵涵奶奶,并细心地向她讲解了康复训练的方法,鼓励她坚持使用触觉球为涵涵进行康复训练。
“我们希望为每个孩子准备的教学内容在让孩子各项基础能力得到改善的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外界的关怀,让孩子们知道世界并未放弃他们。如果能达到这样的目的,那么这个团队的付出也算是有所收获”,资源与环境学院环生2202杨玉蝶说。
7月21日,支教队来到了“唐氏宝宝”妍妍的家里。资源与环境学院农资2202吕一帆将古诗词的韵律与节奏感知结合,为妍妍带来了手势舞《静夜思》。在教学过程中,吕一帆一步一顿,帮助妍妍熟悉每一个手势动作。妍妍沉浸在古诗词的韵律和意境中,完整地掌握了这段手势舞,有效地锻炼了自己的手脑协调能力。
紧接着,团队队长周心语则运用跳跳圈帮助妍妍进行感统训练。起初,妍妍在尝试走圈时显得有些犹豫。周心语耐心的牵起她的手,引导她一步一步地成功走进圈内。随着不断的重复和鼓励,妍妍已经可以在不同颜色的圈中来回穿梭了。
在7月22日的送教上门活动中,支教团抵达了听障儿童小仪的住所。为了这次活动,团队成员刘业菊和焦梦洁提前学习了使用扭扭棒制作百合花的技巧。在她们的指导下,小仪和团队成员们的手上纷纷绽放出艳丽的粉色百合。它们汇聚成束,在小仪与支教团成员之间完成了手牵手、心连心的互动。
在7月28日的回访中,小仪和她的父母向支教队赠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面锦旗,作为对团队工作的肯定和感谢。“这份来自家长和学生的深情认可,给团队成员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鼓励,也在提醒着我们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送教质量。”团队成员张馨月感叹道。
在随县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间教室里陈列着特殊儿童创作的书法、绘画和手工作品,这就是支教队成员们的14天的支教成果:绘画展示区《心灵画布》。此外,成员们捐赠的书籍也被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为特殊儿童提供了一个阅读资源的共享空间:图书角《书海拾贝》。“孩子们的作品虽然稚嫩,但每一件都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团队成员颜俊楠说,“它们既是孩子们成长的见证,也是实践团工作的最好回报。”
队长周心语为本次实践活动做出总结:“虽然送教上门即将告一段落,但教育事业永远前行。这段特别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特殊教育对于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意义。孩子们的笑容和进步,将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激励我们为教育事业的公平和普惠贡献更多的力量。”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