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植物园的建设工地上,800余名工人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植物园3月3日复工复产,按照规划,
开启导航,从旧晋祠路一路行来,满目繁花,植被葱茏。尽管太原植物园仍在建设中,但这个名字在太原市民心里已经不是陌生的存在,从2017年7月开工建设起,一直就被大家密切关注。它不仅仅是山西省首个植物园,甚至在整个华北以至全国,项目设计、定位功能、科研等也处于前列。
植物园全园占地2730亩,坐落在晋源区太山脚下,背倚圣光内敛的太山龙泉寺,面朝碧波明珠晋阳湖,横居其间,俨然是湖光山色中平铺的锦缎。
4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先来到太原植物园南侧的太山景区综合服务区,数座仿唐古建筑巍然屹立,规划严整,一派盛唐气象。室外停车场宽阔开朗,配套松柏等绿化树种全部完成,可停放3000余辆车。
走进植物园,视野开阔,工人、吊臂车往来穿梭,都在繁忙作业中。视线所及,主体建筑主入口、三个“水上明珠”温室和滨水餐厅等主建筑均已完成。
在主入口建筑处,太原植物园主任曹建庭介绍说,建筑集办公、自然博物馆、多功能报告厅、游客接待为一体,融入了山西大院的风格,悬挑为39米。曹建庭特别指着一座已现规模的长扶梯说,这座超长扶梯60米长,提升高度12.5米,单程行驶约2分钟,在全国扶梯中都少有。
在主入口建筑望向对岸,三个硕大的玻璃半球体展览温室在阳光下闪耀。这三个展览温室分别为热带雨林馆、沙生馆、珍稀花卉馆,位于水域之上。
温室等建筑景观设计由国际知名的设计公司奥地利DMAA和德国瓦伦丁设计完成,跨度88米,高度29米,之所以设计成半球体,是借鉴了露珠的形态,寓意为镶嵌在湖边成为水中明珠。另一方面,考虑到太原气候,参考窑洞的特点,依地势背靠高地,充分接收阳光的同时还注重保温,取得保障植物生长和节约能源的双赢效果。
山西晚报记者走进珍稀花卉馆,内部以木结构作为支撑骨架,造型美观不说,还充分利用了木材耐久的特性,延长了温室的使用年限,这也开创了国内大跨度温室的结构新型做法。目前主体木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幕墙和布展工作。布展的木材或长或短都留有小槽,它们将来都是珍稀花草在太原的家。
温室馆以木为骨,而在滨水餐厅,整个屋顶采用的都是中国传统的抬梁式木结构。滨水餐厅面积约2800平方米,四面环水,坐落小岛之上,木栈道、木屋顶,餐厅里抬眼一望,层层叠叠的木块如同阵阵涟漪,可就餐,也可以进行各种会议,是多功能综合大厅。
在太原植物园,一路走来,从盛唐楼阁到水中明珠,古今建筑风格相互融合,从水光粼粼到芳草茵茵,遥想不久的将来,奇木吐芳鸟语花香,定是无限风光。
曹建庭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太原植物园是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同时获得了山西省改善人居环境PPP项目奖。
太原植物园项目是太原市园林绿化领域的首个PPP项目,通过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上海“绿地集团”投资建设,破解了园林绿化建设投资不足的瓶颈,为太原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开辟出了新的途径。
太原植物园副主任马洪双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植物园被称为活植物的博物馆,具有公园的型,更有科学的核,要发挥科普教育功能,满足旅游观光和生态休闲等需求。
所以,太原植物园以植物多样性、植物资源保护和植物科学研究为主旨,特别是以收集、保护太行山、吕梁山特色植物为主的温带地区种族资源为重点,拟收集植物品种8000—10000种,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打造一个园林外貌、科学内涵合一的现代景观园区,构建一个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植物园。
为此,植物园里设有25个专类园,比如山西以至中国北方更为熟识的菊园、槐乡园、枣树沙棘园、樱李园,以及月季园、宿根花卉园、攀援植物园等构成。同时,也会在热带馆中引入1500余种热带植物等。
而今,这些植物草木正在我省、全国以至世界各地的苗育基地等待着乔迁的消息,待植物园家装完成,太原市最低气温稳定到15℃以上,植物们就能陆续进驻了。
其实,在太原植物园,园区硬件建筑和植物资源收集研究工作是同时进行的。三年来,植物园完成了山西省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和应用研究,对植物专业圃建立了技术研究,包括北方耐寒梅花培育和花期调控研究,兰花、菊花、水生多肉蕨类等植物研究,药用植物圃技术研究,珍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山西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驯化技术研究,国内外新优植物引种及培育技术研究,不同植物种类土壤适应性及改良技术研究等。
累计引种植物446种(含品种)5000余株,对引种植物进行连续物候观察,记录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其繁育技术。其中竹类11品种,蝴蝶兰18品种,月季16品种,萱草122品种以及其他如沙生植物、水生植物、药用植物等。
其间,植物园研究人员先后赴五台山、中条山、太岳山等地进行野外考察10余次,发现了太原野生植物新记录31种,山西野生植物新记录14种;采集野生植物种子100余种,采集鉴定植物标本200种,缝制腊叶标本250份。
这些科考成果,都会在植物园开园以后,以实物、课堂等各种方式惊艳亮相,不仅过眼瘾,而且长知识。
3月3日,太原植物园正式复工,力争今年10月竣工开园。去年夏末,周边配套环境建设已相继竣工验收。
太原植物园北起风峪沙河以北,南至太古公路,西起风峪沟口,东到旧晋祠路。所以,植物园的承建,还包括有太山景区综合服务区、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景观绿化和太山东立面生态修复四个工程项目。
其中,太山景区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在太原植物园南侧,主要有11栋仿唐古建筑,及室外停车场和配套绿化,气势宏大。置身其间,青松翠滴、海棠飘蕊,映衬着春光,所到行人无不拿起手机拍照。
太山东立面生态修复工程是太原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对三十三个破坏面进行生态修复,山体垂直投影修复面积约59.4公顷,平面修复面积约为98.4公顷。经过山体恢复、地形整理、苗木种植及喷灌配套工程,共栽植白皮松、油松等43万余株。已于2019年8月竣工验收。
风峪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及综合治理景观绿化工程是太原“八河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9月竣工验收,项目总完成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
从太原市区行至植物园的40分钟车程里,一路春色绿意盎然,谁能想到,就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煤场坑口,风一吹,乌泱泱的黑,一抬头,灰蒙蒙的天。
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曾经有媒体报道风峪沟私挖乱采现象,山体裸露,或废弃或新开的采煤坑口,肆意横流的矿井水,遮天蔽日的煤尘……
2008年,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共同下大力气、大决心、大力度进行环境整治、产业结构转型,风峪沟由“黑”转“绿”,煤矿关停、坑口取缔,生态环境恢复。十几年的光阴,十几年的艰难历程,风峪沟终于涅槃重生,迎来属于自己的青山绿水。
到明年4月,太原植物园将迎来开园后的第一个春天,又一幅壮美的图景将在晋源、在龙城缓缓展开,奏响绿色和梦想交汇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