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覃祺 盛男)“大家不要着急,排好队,每家都有的。”6月2日早上九点,在独山县麻万镇拉林村村委会前的空地上,省商务厅派驻该村的王丹正有序的安排群众们领取免费发放的化肥。
“不好意思,村里工作多,你们稍等一下。”王丹一边忙活着发化肥,一边跟我们说着线点过,发完了化肥,王丹带着我们来到了村里种养殖能手刘才金的板蓝根种植地里,查看今年刚种下的板蓝根长势。
今年年初,拉林村举办了板蓝根种植培训班,刘才金在培训中学到了许多种植技术,了解到板蓝根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觉得有“赚头”,当即决定回家种植板蓝根。
“选土、催芽、种植,培训课上每一个种植步骤讲得清清楚楚,我在老师的指导下种了20亩,估计8、9月份就可以收成,长势好的线斤,以村合作社保底价每斤6毛算,我这20亩毛收入可以达到9万多。”算着这笔收入账,刘才金脸上挂满了笑容,嘴里不住地对村里每年给大家安排很多培训班表示感谢,让他学到了很多种、养技术,今年,他还尝试种了几亩白芨和魔芋,试种成功后,又能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
“刘大哥,你先把板蓝根种好,等有了适合的扶贫项目,我们一定会帮你再扩大产业规模,丰富产业结构。”在刘才金喜滋滋地憧憬时,王丹的话无疑又给他注入一剂强心针。
王丹告诉我们,为了激发村民就业、创业的激情和能力,她和村支两委、尖刀排队员们坚持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加强就业信息引导,动员贫困户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增加劳务收入。
为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他们还对在家务农的贫困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按照不同季节、不同需求开展培训,同时,加强致富能手示范引领,让村民们的自主创业思想有了极大提升。
从刘才金的板蓝根地里回来,已经中午12点了,王丹匆匆地吃着饭,嘴里还在念叨着要到陈兴芳的板蓝根种植基地去看看,最近是农忙时节,务工的群众都在家里忙着农活,基地没有人管护,她每天都得去。
吃过饭,王丹来到了陈兴芳的板蓝根种植基地,700亩郁郁葱葱的板蓝根映入眼帘,微风拂过,大片的青叶随风摇曳起舞,似是在迎接新的希望。
看到基地茂盛的模样,王丹对我们说:“正常开工时,基地里每天固定务工人数30多人,农忙时达到80多人,就连70来岁的老人也可以到基地做些剪枝的轻松活,每天工资80到100元,大家都是乐呵呵的,边说笑边干活好不热闹。”
看着基地现在的模样,王丹又忆起了当初刚到村里的情景。当时,拉林村的劳动力多数都外出打工,村里的闲置土地非常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田土都荒废了。看到这样的场景,深知产业是发展第一要素的王丹,积极展开了走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调研后,她了解到村里有个致富能手陈兴芳,在上司镇开办了贵州贞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板蓝根加工,于是,她和村干部们迅速找到陈兴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其回村创业,并在土地、劳动力、政策上给予了最大支持,在他们的努力下,陈兴芳决定回村创业。
从选址、流转土地,到招工、栽种,王丹一直和陈兴芳一起“战斗”,不到两年时间,板蓝根基地发展到700亩的规模,还带动当地村民种植近200亩。同时,王丹还积极与陈兴芳协调,由基地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等政策,保障种植户的利益,鼓励更多群众参与种植。
两年多来,王丹与拉林村始终紧扣“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目标,按照“集中开发一片、确保成功一片、示范引领一片”的思路,做大做强板蓝根、海花草等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贫困群众获“三金”(流转金、就业金、分红金)成为现实,实现贫困户全覆盖。
从基地下来,王丹一边打电话与陈兴芳沟通,叮嘱其安排工人进行除草,商量着给其他种植户培训、指导的时间,一边脚步不停的向该村的平寨组走去。
“去平寨组看看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保持得怎么样了,环境整治工作需要常抓常紧,丝毫不能松懈。”说话间,林丹来到了拉林村平寨组村民活动广场,宽敞干净的篮球场、丰富多样的健身器材、色彩鲜艳的花朵盛开在花坛间,美丽新农村的气息扑面而来,置身其中,就能真实地感受到该村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和有爱团结的邻里关系。
走在路上,王丹和我们聊着近年来村里的改变,“以前路边杂草丛生,垃圾随处乱扔,很少有文艺活动,自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村容村貌有了明显变化,一个个庭院种满花草,三三两两的老人、孩童在树荫下结伴乘凉,房前屋后的花草树木和劳作的村民相映成趣,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田园之美。”
“王书记,又来检查卫生啊,我们组随时都保持干净整洁的。”抱着孙子迎面走来的村民陆桂兰和王丹熟络的打着招呼。
“以前村里的环境卫生不好,看着心情也变差了,现在不一样了,不管走到哪都是干干净净,村子越来越美丽,住的越来越舒服了。”陆桂兰告诉我们,开展环境整治后,村容村貌的变化很明显,尤其是组里的活动广场建成以后,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丰富了,文艺演出、篮球赛……隔三差五的活动,以及每天晚上的广场舞,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娱乐和健身活动中去,既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能正确引导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
听着这些话,王丹感慨良多,初到拉林村,一心就想着为群众办实事,两年来,她一直努力践行着这句线公里村级公路、积极调解群众纠纷、完善11个村民活动场所……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慢慢汇集成为人民服务的大事。
从平寨组出来,已是下午5点,王丹还要到村委会去重新梳理一户一档,晚上要入户再次核对信息。她真诚地说着,“虽然有一天,自己会离开这个热爱的村庄,但想到自己在这期间,曾与村干部们并肩作战,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政策,也曾在田间地头紧盯产业发展情况,寻找扶贫项目资金,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更通过创新基层治理,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誓言,我觉得值了。”
采访手记:王丹的一天,也是许许多多驻村干部的一天,也许他们每一天做的事都不一样,但是初心相同,与老百姓同心同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努力做好群众所托、所求、所需之事,让这颗初心的种子慢慢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寻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