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森林为什么是“水库”?大熊猫是怎样取名的?观测星空哪里最合适?了解自然进而更好地保护自然,学习与认知是行动的基础。
我国高度重视科普工作。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专门为科普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去年6月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
今天,本版推出“把自然讲给你听特别报道”,带领大家走进科研和科普机构,走近科普工作者,一同倾听科普事业中的故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趣味。
世界上最大的种子与最小的种子并列展示:“海椰子”的种子最重的可达25公斤;“斑叶兰”的种子轻若浮尘,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其样貌自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起,开门迎客的科普馆里,活体植物、植物标本、植物科学画等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说,科普馆是人们了解植物知识、感知植物文化、参与科普互动的理想场所,“让公众共爱自然之美、共享自然之美,这是国家植物园的功能所系,也是其魅力所在。”
植物园内展示的植物大多有牌示,植物的名称、科属、基本用途等一目了然,“还有专家进行专业讲解。”王康介绍,“专家带您识花草”是植物园常年坚持的科普教育活动,“由从事某类植物研究的科研人员担任主讲人,免费讲解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科学知识。我们还把专家讲解内容录制成小视频发布,让更多的人学到知识。”
“国家植物园也是游学体验的打卡地。”国家植物园南园执行主任、高级工程师孙国峰介绍,农事体验园里建有自动气象站、简易繁育大棚、滴灌与排涝系统,栽植有60余种果树、近30种蔬菜、20余种其他农作物。
借助信息技术,植物园的科普工作也在加快升级。“下载花伴侣这个APP,对着花草拍一拍,就能自动识别出植物的种类。”国家植物园南园工程师韩小燕说,“花伴侣”深受植物爱好者喜爱,目前已拥有1100多万用户。
“让迷人的植物宝库成为宝贵的科学之窗,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美好精神享受。”王康介绍,下一步,国家植物园科普馆将根据科普规划,向公众推出更多相关展览,丰富多彩的亲子、青少年活动及课程,“希望将来植物园搭建起科普平台,让科学家与公众深入交流,让爱好者更专业,让青少年对植物学更感兴趣。”
“这个游戏太好玩啦,只需要站在屏幕前,做一些动作就能模仿饲养员给熊猫宝宝喂食,非常有意思。”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的熊猫科学探秘馆,湖北游客施羽宸和朋友通过互动体验,感受了熊猫饲养员的快乐。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运用科学技术创新科普教育形式,开发“我做熊猫营养师”等研学实践课程,创建大熊猫特色讲堂活动、“熊猫故事屋”系列亲子读书活动等科普活动品牌。
早在2000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就意识到,仅靠科研人员和野生动物保护机构不足以拯救濒危物种,于是成立了专职从事科普教育的部门,旨在通过教育,鼓励大家更多参与大熊猫保护工作、推动日常行为的改变。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团队负责人金双说,基地的科普团队从最初不到10个人,发展到了如今的33人。
“我们队伍里既有学教育的,也有搞科研的,大家相互取长补短,既能保证科普内容的专业性,又能让专业的内容更有趣,便于大家理解。”金双介绍,除专职团队成员外,科普团队还配有由基地科研人员、饲养员及大学生科普讲解志愿者构成的300余人的兼职科普队伍。近10年来,团队共完成科普教育活动3000余场次,科普教育线亿人次。
“通过整合资源,我们先后建设了大熊猫博物馆、熊猫魅力剧场、熊猫科学探秘馆、熊猫医院、熊猫厨房等卫星教育场馆,运用互动体验、场景复原、沉浸式游览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金双表示,活动不仅要创新形式、跟随潮流,内容也要常新才能吸引大家。
经过20余年的努力,基地科普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及奖励40项,省市级荣誉及奖励25项,并于2020年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我们用这个灯泡来模拟太阳,将这个小木球看作月亮,从纸环上不同方向的开孔望去,会看到太阳与月亮呈现不同角度时的模样”讲台上,王科超细致地讲解每一个步骤;讲台下,是21双充满好奇与兴奋的眼睛。
这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工作中的一幕。为了让孩子们听得懂、喜欢听,他精心挑选合适的制作材料,还特意请来台里专家在手工课之前给大家讲了一场有趣的讲座,包括月亮的相关知识、我国嫦娥工程的最新成果、台里天文学家对月壤的研究发现等。
王科超是紫金山天文台2013级的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就留在了这里专职从事天文科普工作。
从毕业到现在的6年间,王科超为大家开展科普的内容和方式也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提升互动性、参与性,另一方面也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力。在科普活动中我们会适当穿插时事热点、天文领域的最新成就,以丰富受众的知识面。”王科超介绍。
他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6月21日的夏至日环食科普活动。当天,中科院天文科普联盟的10多家单位,在西藏阿里、贵州铜仁、福建厦门等12个地点,从下午1点到4点,接力直播各地日环食从初亏到食甚再到复原的景象。
“我带队去了贵州铜仁,那里位于环食带中心线上,是那次日环食全国最佳观测点之一。”王科超提前两周就去踩点、协调,精心布置活动现场,策划整个活动和直播流程,协助联盟轮值主任、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窦忠和紫金山天文台太阳物理专家季海生等开展现场讲解“整个活动吸引了1400多万人次收看,大家喜欢,我们也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他说。
“在科普的过程中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王科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