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有很多榕树,而桂林也曾被称为“榕城”。榕树根系发达,常能独木成林,如今,市区不少榕树成为了市民天然的纳凉点,陪伴了一代又一代桂林人。
日前,记者探访了桂林市内几处颇受市民青睐的大榕树,并采访了园林专家和市民,听他们说说这些大树的故事。
提到王城景区,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它的历史文化,其实,几个城门边上的榕树也来头不小。东华门、正阳门和承运门前各有两棵大榕树,西华门边上也有一棵榕树。
近日,记者来到王城景区,只见承运门前两棵大榕树投下的阴影几乎覆盖了城门前的空地,不少游客和市民正在树下乘凉。
市民邱惠文告诉记者,她在王城附近住了60年,这几棵大榕树贯穿了她的童年记忆。
邱惠文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几棵大榕树下常有人卖冰棒、卖小人书,附近的居民也特别喜欢到树下乘凉、聊天。“我们有时候还会爬树玩。”她说,直到现在,自己常常还会到树下坐坐,享受大树带来的阴凉。
记者注意到,王城城门边上的7棵榕树都挂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牌”,上面显示,它们的品种为小叶榕。
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以下简称林园局)规划建设科科长李腾钊介绍,关于这几棵榕树的来历有不少说法,综合各方面史料,这些树应该是桂林市民在1937年春为纪念孙中山而种的。
“1937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12周年,我市在王城种下了一批树,其中就有这7棵大榕树。”李腾钊说,2019年时,林园部门给这些榕树做了“体检”,测出树龄为80多年。
据李腾钊介绍,2016年,桂林启动靖江王府片区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改造提升项目。其间,林园部门也对这几棵大榕树采取了支撑、拉吊、引接气根等保护措施,并扩大了树下绿地面积,增强树木的支撑和吸收营养通道,提高树木的生长能力,改善大榕树的生存环境。
日前,记者在芦笛景区看到,这棵榕树高约10米,树冠直径约为30米,树荫覆盖了700多平方米。而它的特别之处,是其树根从一块石头的顶部延伸至地面的土壤中,形成了独特的“孤石独榕”景观。
据介绍,这株榕树为石山榕,种植于1965年春天,由我国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张国强和景区职工共同种植。
1962年,张国强来到桂林,他曾在城建局、规划局、园林局等单位工作,并参与了桂林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工作。
日前,记者电话采访了身在北京的张国强。谈起当时种植这棵榕树的情景,他依然记忆犹新。
张国强回忆,当时景区附近有另一棵榕树长得很好,成为了附近的“地标”,于是他和同事也想在景区里种植榕树。他和同事陈有财、莫荣娟四处去找,在山上找到了一棵榕树。
“当时这棵树长在一块片状的石头上,树根包在石头外面,我们小心翼翼地将石头打碎,把树木从石头上移了下来,根也完整地保留了。”他告诉记者,将树木从山上带回后,他们决定把树种在园内一块石头上。“这棵榕树的根有几个分叉,正好石头上也有几个缝,还挺契合。”
张国强介绍,这块石头不是生根石,而是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下是一片塘泥,水肥条件都很好。他还记得,那时这棵榕树约1.6米高,树干也比较细。
后来,张国强回到了北京,而这棵榕树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并因为“树抱石”的特征而成为了景区里的“打卡点”。“前几年,我收到了这棵榕树的照片,看到它长得那么好,感到很欣慰。”张国强说。
桂林市林园局工作人员介绍,石山榕是真正意义上的本地树种,目前已成为桂林石山绿化的主力树种。由于石山榕树干挺拔,枝叶茂盛,树形漂亮,十分适合用作行道树,因此也是桂林道路绿化的骨干树种。其根系发达,但均向下生长,不会破坏路面,在南环路、环城北一路、骖鸾路等均有种植。
说起桂林市区最有名的榕树,榕湖畔古南门前的大榕树绝对是其中之一,它与城门、湖水交相辉映。
记者了解到,这棵榕树为小叶榕,是桂林市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古榕高18.6米,冠幅直径32米,树龄在500年以上。李腾钊介绍,清朝画家朱树德在“桂林八景”之外绘制了新的“八景图”,称为“续八景”,其中的“榕城古荫”即为古南门大榕树之美景。
随着岁月变迁,如今古南门附近的古榕树只剩下两棵,还有一棵位于桂林图书馆榕湖分部中。作为见证了桂林历史的古树,这棵榕树也得到了众多市民的关注。2000年,榕湖小学一名学生曾给市政府写了一封求助信,信中说大榕树树叶枯黄、枝叶稀疏,希望能“救救大榕树”。
“林园部门闻讯后马上采取了救护措施,我们撬开了榕树根部的水泥地面,便于根系透气,后来又扩大了树围、增加支撑、引接气根,让榕树能更好地生长。”李腾钊告诉记者,如今林园部门已将这株古榕视作“桂林市区第一树”,每年定期监测并加以保护。两江四湖建设时,林园部门就在市图书馆边上增种了一批大榕树,五六年前,又将古南门后榕荫路上的阴香树更换成榕树,使得榕荫路更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