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林紫。在这样的一个春季里相遇,我们来谈一个也许暂时让我们心情有所沉重的话题 ,就是青少年抑郁里常常被忽视的一个群体“好”学生们。
可能你会纳闷“好”学生的这个身份常常伴随的是鲜花掌声,学习好听话又懂事,一帆风顺令人羡慕 ,连开心都开心不过来,怎么就会跟抑郁沾边呢?实际上“好”学生不仅跟抑郁相关,而且还是抑郁的高发人群 。
美国心理学家史培勒总结说,抑郁症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这句话同样也是孩子们的写照。林紫心理机构二十五年来接待了数万名青少年来访者。其中90%以上都来自国内外知名学校,90%以上都是或者曾经是学霸,而其中至少一半的孩子有过自杀念头。
8%左右甚至有过自杀的行为。这个数据与《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所发布的数据基本一致。大家可以看到的是青少年抑郁发病率为24.6%,其中重度为7.4%,抑郁症患者自杀率比普通人要高出20倍,而自杀成功率在15%~25%之间。
另外的一组数据来自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有一组统计报告表明
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仅次于道路伤害、结核和人际暴力。这些数据令人心痛也发人深省,是什么让花朵般的孩子们饱受抑郁折磨甚至选择自杀呢?又是什么让“好”学生成为了抑郁和自杀危机的重灾区呢?
十多年前我接待了一位来访者小k,他来自山区小镇承担着改变家族命运的众望,好不容易考上了国内一所顶尖院校,但是在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他不但没有喜悦,反而发现一直藏在心底的想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了。
父母偶然发现了他压在通知书下的遗书然后紧急带他来咨询。他才终于袒露心声说,以前高考是他唯一的目标,现在拼尽全力实现了,接下去的人生反而不知道意义在哪里,而且大学里面肯定都是优秀的人,自己什么都不算,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帮父母省点钱好好养弟弟。
我于是问他,那你觉得父母怎么做才是好好养弟弟呢?他一下就哭了,然后卸下了好孩子的盔甲,一股脑地将从小到大所受的所有委屈和伤痛全部都吐露了出来。
他说小时候,每当听到父母说我们辛苦挣钱都是为了你,他就会有罪恶感,觉得自己必须要门门功课争第一,才能对得起父母,如果做不到他就会偷偷地掐自己。初中时和一个成绩中等的同学比较要好,父母当着同学的面对他说 ,我家小k以后是要考大学的,你不要影响他,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交到过朋友。
高中的时候他情绪低落,经常失眠不想住校,父母却说你那么优秀,这点困难你还克服不了吗。青春期的他跟别的孩子一样,很在意自己的形象,但是他直到现在都不敢照镜子,原因是爸爸有一次把家里所有的镜子都砸了,玻璃的破碎声,伴随着爸爸关于娘娘腔这样的一个指责声,至今都在他耳边回响让他羞愧难当。
小k说如果自己死了,父母就没那么大压力了,这些事也就不会发生在弟弟身上,父母在一边,一边听、一边落泪、一边说,为什么你不早点告诉我们呢,我们那么爱你,根本不知道以前那些事,对你有那么大的伤害呀。而小k说,我怎么没有告诉你们,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不跟你们说话,我到周日总是不想返校,这些不都是在告诉你们我抑郁了吗,是你们听不懂。父母委屈地说,我们都以为那是你青春期的叛逆啊。
小k的故事,可以让我们看见许多“好”学生抑郁的共性。比如说我们来看在认知层面,和小k一样的“好”学生们,并不觉得自己真的好。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的好,都是被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单一评价标准所裹挟和压制出来的,而不是来自他们真实的自我评价。他们总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把成绩等同于自己的生命,缺乏真实的自我价值感。一旦外界发生变化,或者他们的努力不再能换来原有的认可时,就会觉得生命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情绪情感层面,小k们常常说的是累、孤独、害怕。累是因为过度地追求知识性的学习,而身心耗竭的信号。孤独则是因为缺乏青春期最重要的同伴友谊。而害怕什么呢,“好”学生的害怕也许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他们怕的是让别人看见自己的不完美,他们往往比大人想的更爱父母,也更渴望父母的爱,他们甚至害怕自己不够好而失去爱,所以才会不断地努力上进,直到身心超负荷陷入枯竭。
再来看在行为层面,小k们往往表现出,超乎年龄的自律和努力,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他们都拥有喜欢挑战和自我超越,而仅仅是因为习惯性讨好的行为模式,或者在家庭当中过度担责,为学习赋予了太多额外的含义,以至于既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一旦实现了升学目标,就体会不到活着的乐趣和方向了。
对于“好”学生抑郁,家长往往会有两个方面的几种表现,一部分家长的表现,我把它叫做,一叶障目不自知型,他们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呢,常常被身上“好”学生的光环所掩盖,所以大人们常常会忽略他们优异成绩和微笑外表下的痛苦与迷惘,认为他们应该好上加好,结果最后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看起来阳光完美,从不袒露负面情绪的微笑型抑郁乖孩子们,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最危险的。而这个类型的家长数量庞大,是需要格外警醒的重点人群。
还有一部分家长则表现出掩耳盗铃否认问题的存在。他们生怕承认孩子生病,会破坏他们的完美。而大人越否认孩子越痛苦,越会产生强烈的病耻感,家长把抑郁看成孩子的污点,拒绝咨询和治疗,结果本来早发现早干预,会更好地帮到孩子,却往往等到无法控制才后悔莫及。
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担心确诊抑郁症,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事实上只有当父母去除病耻感,坦然与孩子一起面对疾病的时候,孩子才会得到真实的支持,也才会知道是自己生病了,而不是自己不好。
如果说我们上面所谈的以小k为代表的“好”学生们,是符合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传统的关于好的评价,而这样的“好”学生会产生抑郁的话。其实还有一些孩子,虽然他们在父母眼里不算好,但是却同样受到“好”学生心态的影响。
比如14岁的小D,有一个常常被当做别人家的孩子的表哥,可是他自己却一直是成绩平平,父母常拿他跟表哥来做对比,他心里也很不舒服。于是也想像表哥一样优秀,可是不管他怎么努力,他的成绩就是上不去,虽然他很有运动天赋,而且从小到大得了很多运动奖项,可是他就是觉得自己很自卑。
有一天他起床晚,爸爸随口说了一句,你哥这样的好学生都在努力,你有什么资格偷懒。小D突然彻底崩溃了,他冲着爸爸大喊,对,我不是“好”学生我该死,求求你打死我算了,爸爸也真的被激怒了,真的一巴掌就挥了过去。小D一转身就打开了窗户,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幸运的是楼层不高,小D最终只是摔断了尾椎骨。
住院期间爸妈再也不提表哥了,但他仍然每天噩梦不断,每次都梦见自己,眼看要拿到好学生奖杯了,却突然从高高的领奖台上摔了下去,奖杯也在自己身边碎了一地,网上有一个“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小组,这是一群正在觉醒和自救的年轻人组建的,他们说,“好”学生心态包括高度服从,重视他人正向反馈,恐惧失误习惯性讨好,过度反思等等。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不只是“好”学生们,也包括小D这样想要努力成为大人眼中“好”学生的孩子们,他们潜意识中接受了大人们的评价标准,认为只有成为“好”学生才配活着,才配得到大人的爱。至于自己擅长的事都是没意义的,当这样的想法遇到青春期的大脑,悲剧的发生往往就在一瞬间。
为了更好地预防悲剧的发生,我在《生命教育7堂课》这本书里,建立了生命教育的心相模型,分别从习性、悟性、心性和慧性四个层面,来指导大家如何将危机干预前置。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孩子们立即行动起来,大家可以在书中学到具体的方法。
而我今天在这里特别想要重点分享的是第一个层面习性。所谓习性,是指我们生而为人,共同具备的一些与生俱来的特性,比如贪心。你可以问问,今天我坐在这里有没有带着什么样的贪心呢?这个层面的练习简单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觉察自我,改善亲子关系预防“好”学生抑郁。
具体来说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反思一下,自己这一天都对孩子产生过哪些不满情绪,检查这些不满分别对应着自己的哪些贪心,然后慢慢的放下贪心执念。假如你愿意今天就开始做这个练习,你很快会发现原来那些我对孩子的不满,并不是孩子真的不好,而是我总想他们好了更好。
事实上无论学习好坏,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争取得到认可。和大人一样,他们各有各的难处,既然生活已经够难了,我们就不要再为难孩子们了。作为家长,我们只有放下贪心,才可以成为孩子的贵人,成全他们各自不同的好,而不是给孩子额外增加负担和心理压力。谢谢。
我们今天在谈抑郁的话题,当然对于抑郁我们也不是束手无策的,有几个重要提醒,我也想给到爸爸妈妈们。首先我们要学会分辨青春期叛逆和抑郁症的区别,如果看起来的某种叛逆状态持续两周以上,或者孩子睡眠质量食欲持续下降,突然对身边的所有人所有事都失去了兴趣,有自残自伤等等行为表现,经常提到死或者我不想活了时,那他就不再只是单纯的叛逆了。大家一定要记得尽快带孩子就医,而化危机为转机的关键,在于牢记一个原则不是问题是需要。
其次一个重要的提醒是,如果身边的孩子已经被确诊为抑郁,尤其是中到重度抑郁的话,一定要了解抑郁症的常见特征之一叫做晨重夕轻,也就是说早晨往往是最危险最容易出现自杀行为,所以父母们要特别当心,一定要随时有人陪伴着孩子。对于青春期来说还要特别注意预防冲动性自杀,父母们最需要立刻马上学习,并且使用的打引号的技术之一叫做“闭上嘴巴”少说多听,尤其是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一个拥抱比争辩对错更重要。谢谢大家。
小D休养期间,他的父母走进了咨询室,第一次开始正视他们自己的问题,开始明白成绩不好不等于孩子不好,而小k的父母也陪伴儿子一同接受了长程的心理辅导,我们一起完成家庭心理作业,通过角色互换体会各自的情绪情感一起完成家歌创作,编写家庭文化手册,重新探索活着,尤其是一家人一起活着的意义。
上海疫情封控期间,小k还打来电话跟我讨论如何帮助室友们化解焦虑,通话结束之后他发来一张照片,附言是老师跟您分享我现在的状态,照片上是这个从危机中重生的大男孩养在宿舍窗前的一盆花。
这盆花让我想起十多年前收到过的另外一张花的照片,照片来自林紫心理机构成都分中心的一位咨询师,发照片时,他刚刚结束了一位来访者的长程咨询,他说就在结束的那一刻,咨询室桌上的花在他和来访者的眼前静静地开放了,让他俩都感动不已。来访者眼中闪着光说,那就是他的生命之花,而我的咨询师伙伴则想起了林紫机构二十五年来不变的信念,专业与爱让每个生命都如花开放。
在我看来生命就像花朵,每朵花有每朵花的美,所以可以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同样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好,所以也可以各好其好好好与共,当越来越多的成人 ,愿意放下过往应试教育模式下单一的“好”学生执念,修正和丰富我们关于好的定义与标准,懂得人格完整和身心健康比好成绩更重要,孩子们就有了更多机会去顺应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开出各自独一无二的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
讲到这里大家也许就明白了,为什么今天我们所谈的“好”学生,是打引号的,如果单一的“好”学生标准不改变,青少年抑郁和自杀问题就将越演越烈,而这是最令人心痛的。
在青少年抑郁和自杀事件高发的当下,虽然作为专业人士,我们有丰富的危机干预经验,但也常有无力感,迫切想要呼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学点心理学,掌握一些基本的危机预防和援助技能,共同为我们所爱的孩子们保驾护航,陪伴更多的孩子活出生命的真实意义,这正是我今天站在这里的原因。
也是我写作《生命教育7堂课》这本书的初衷,我在书中写到一个心愿,用这本书的稿酬成立一个父母志愿者组织,让更多父母有机会聆听孩子们内心真实的声音,让更多孩子在危机时刻增添一份活下去的信心和可能性。世间美好,因为你在我在大家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