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23日电(记者 郑金冉 彭超 党贺)随着近年来云南省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该省洱海流域水质持续提升,濒危水生植物海菜花重新在洱海流域连片绽放,人工种植的海菜花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作为洱海主要水源地的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探索“以湿养湿”模式,将人工种植海菜花作为绿色生态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该县人工种植海菜花面积已达3000亩,年产量5400吨,产值3000余万元。

  据洱源海菜花产业研究基地负责人、环保工程师段从贵介绍,海菜花是中国特有的水生植物,曾广泛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湖泊、河流和池塘中。受人类活动及生态环境变化等影响,其分布范围日渐缩小,成为濒危物种。洱海流域水质的提升,为大面积开展人工种植海菜花打下了基础。

  海菜花是一种广受大理人民喜爱的食材,当地人将海菜花的茎叶入菜,加上芋头制成当地名菜——海菜芋头汤,炒菜、凉拌也是比较常见的吃法。

  段从贵说,海菜花的营养价值很高,主要体现在它的植物蛋白含量高,甚至堪比大豆,同时膳食纤维含量极高,因此对减肥人群极度友好。“更难得的是,海菜花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只能在水体洁净、透明度较高的水体中生长,不能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使它天然就是一种绿色生态食品。”他说。

  据洱源海菜花产业研究基地总工程师钟岚介绍,海菜花既能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试过种植很多品种,包括空心菜、莲藕、慈姑等。但这些作物都有弊端,比如空心菜,不使用化肥农药的话,缺乏经济效益。”他说,海菜花正好是一种完美契合湿地有机生态的经济作物。

  钟岚指出,海菜花的种植也很容易,一年只需要种一次,夏季每8天可采摘一次,冬季也只需10—15天。该基地种植了500亩海菜花,近期每天能采摘1000斤左右,一盒250克的海菜花,销售价是10元。

  不过,海菜花保鲜期短一直是制约其产业发展的瓶颈。钟岚说,传统保鲜方式海菜花仅能维持3至4天,基地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在海菜花贮藏保鲜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保鲜期延长至 12天。如今,海菜花已远销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村民李文全是海菜花种植大户,他从2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海菜花,是当地最早开始人工种植海菜花的农户之一。李文全说,海菜花种下去20天就可以采收,也不用施肥,种植成本很低。他现在每年种植90亩海菜花,平均每亩纯利润能达到3000元到5000元。

  “现在我们这里生态好了,能够种植海菜花的面积更大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采购商也越来越多。”李文全说,村里很多人都种起了海菜花,自家没有种海菜花的也可以靠帮别人除草、采收挣钱。

  按照洱源县海菜花产业发展目标,到2028年,该县优质海菜花种植面积将达2万亩,海菜花产业综合产值达6亿元以上,参与农户年均收益4万元以上。

  外交部回应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日方越透明开放,越有助于缓解国际社会忧虑

  【中国故事共创会】阿根廷驻华大使爱上中国红酒 期待中阿两国红酒贸易大有作为

  外交部回应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日方越透明开放,越有助于缓解国际社会忧虑

  【中国故事共创会】阿根廷驻华大使爱上中国红酒 期待中阿两国红酒贸易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