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苏州市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绿色生态底色,以绣花式的精细化建管方式,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切实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用心打造善治之地,彰显城市宜居魅力。
为扩展城市绿色空间,相城高新区充分利用边角地、闲置地、拆违腾退土地等消极空间,以“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为目标,通过城市“微更新、微改造”将消极空间精心织补回民众生活,打造转角可遇的“诗和远方”。2023年全年已完成口袋公园建设4处、小微绿地改造59处、见缝插绿35处,通过提升绿地景观、完善服务功能等举措,推动消极空间转变为更具活力和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街角空间适儿化改造,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纪元路童趣公园位于纪元路与澄和路交岔路口西南侧,作为儿童友好型公园,园内设有童趣景观小品、儿童游乐设施等,为儿童与自然搭建起“天然”桥梁。此外,公园在设计方面充分兼顾了功能性与景观性,园内划分有阳光草坪区、健身活动区、休闲运动轴、观赏草花园等多个功能区域,可满足不同年龄层市民的活动需求。
走近上海世外教育附属相城高新区实验小学(幼儿园),市民惊喜地发现学校周边已“焕然一新”。为提升校园周边环境,充分保障师生及家长生命安全,相城高新区启动校园周边环境改造提升行动。改造后的学校周边,不仅新增了家长等候区、限时停车位,还增设有人行楼梯、彩色步道和花境景观等。通过一系列的升级改造,为师生和家长创造了一个安全、有序、整洁的校园周边环境,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打造“特色街角”推动城市有机更新,注入“文化内涵”点亮街角魅力,今年以来,共对辖区内21处街角分系列进行了主题提升改造,不断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及街道辨识度。
其中,御窑路沿线的街角以御窑金砖为主题,展现非遗文化魅力;校园周边街角则被打造为科学科普主题系列街角,为孩子们提供探索学习的趣味空间。改造遵循“可进入、可观赏、可参与,定主题、成系列、增趣味”的建设思路,充分考虑儿童友好,全龄友好,打造一系列多功能、高颜值、有内涵的街角绿地,不仅为居民增添更多家门口的小确幸,也打造了一张张具有元和区域特色的文化名片。
为进一步提升市民游园体验,相城高新区从细处着眼、微处着手,对辖区各公园进行优化升级。
优化公园照明系统,激发公园夜间活力。开展徐图港公园景观亮化提升工程,结合园内绿化景观以及桥梁驳岸等构筑物进行亮化提升,点缀以形态各异的小品灯,力求在提升功能性照明的同时,打造独特的滨水夜景,提升游客夜游体验。
公园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保障民众游园安全。将玉兰公园内木栈道、木平台、木桥的铺装面层更换为耐久性更好的微晶石纤维木纹板,龙骨改为更耐用的镀锌钢管,扶手选用菠萝格防腐木,有效提高木栈道等设施的安全性、美观性及使用寿命。公园出入口处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并重新铺设入口沥青路面,为居民前来赏景游玩提供便利。
蠡口公园以及元和公园翻新维修了破损的花坛、园路、廊架等设施,并增设果壳箱和吸烟柱,营造洁净有序的园内环境。园内新设置的太阳能灯,有效改善照明条件,满足市民夜间游园需求,同时减少了能源消耗。
此外,为满足居民就近健身休闲的需求,在香溢园、府南园等五个公园内增设健身器材,硬化健身场地并铺设假草坪,有效提升居动时的体验感和安全性。
相城高新区坚持优美环境普惠民生导向,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方式,推动城市绿色空间开放共享,满足居民对开放空间多元需求,增进民众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
制作推出《元和四时赏景地图》,其中包含了城市公园、景观步道、文旅景点等23处推荐观赏点位,并按季节推荐了3条最佳观景路线,为广大居民游园赏景提供导览服务。地图将元和散落的文旅景点串联成线,精细编织成一条璀璨的文旅珠链,为民众生活妆点新的光彩。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促进绿色生态空间和居民生活紧密结合,相城高新区划定活力体育公园入口东侧大草坪及东活力岛中央大草坪作为公园绿地开放试点区域,开放草坪面积1.5万平方米,配套增设健身器材,向民众提供露营、草坪婚礼等服务,受到居民的广泛认可与欢迎。
露营区域内通过人防结合技防、线上辅助线下的管理方式,为居民安心舒心游园保驾护航。现场增派保安、保洁人员以确保场地洁净有序,同时强化科技赋能,在活力体育公园内引入智慧监控“慧眼系统”,全天候实时高效分析监控画面,辅助管理人员及时处置公园内异常情况,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随着露营区域的开放,相城高新区发布了公园露营相关管理约定,有助于引导民众文明露营、无痕露营,共同维护好绿色公共空间,营造城市绿色空间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接下来,相城高新区将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建管水平,不断完善城市空间服务功能及景观品质,精益求精绣好城市建管“双面绣”,不断满足民众对更美好人居环境的追求,助力打造更有内涵、更有温度的善治之城。(苏相轩)
今年以来,苏州市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坚持以人为本,立足绿色生态底色,以绣花式的精细化建管方式,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切实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