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定于2023年10月25日-31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2023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认识古树名木重要价值和保护古树名木重大意义,进一步提升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意识,全面推进古树名木管理工作。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根据国家林业局2016年10月19日发布的《古树名木鉴定规范》(LY/T2737-2016)将古树分为三级:树龄500年以上为一级;300-499年树龄为二级;100-299年树龄为三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不分级。

  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延续着优质的生物基因,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重要物种资源,提升改善生态环境,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更是留住乡愁记忆,共建美好家园。

  习在河北正定工作时,曾经说过,“古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人的财富。我们不仅要了解它们的历史,更要对它们进行保护”。

  2021年4月,在广西全州毛竹山村考察的习,走到一棵生长了800多年但仍然郁郁葱葱的古酸枣树下,凝神注目,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是对这些树龄很长的树,都有敬畏之心。人才活几十年?它已经几百年了。”“环境破坏了,人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谈生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牢固树立这样的发展观、生态观,这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潮流,更源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年前的文化传统。”

  2023年7月,习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考察了解古蜀道发展历程、翠云廊整体情况时,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

  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森林法》,第四十条规定,国家保护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禁止破坏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将保护古树名木作为专门条款,成为国家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里程碑。

  2022年9月,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视频会议,联合部署开展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行动,明确要对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保持高压威慑态势,切实维护古树名木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

  目前,我市登记在册古树名木545株(散生古树358株,古树群4个187株),其中一级古树(500以上)6株、二级古树(300-499年)35株、三级古树(100-299年)492株(含古树群,散生305株)、名木12株。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树有6株,分别为淮安东岳庙2株古银杏(1000年),淮阴区渔沟镇古柘树(1000年)、马头镇枚乘故里银杏(810年)、盱眙县天泉湖铁山寺林场木瓜(1000年)、盱眙县天泉湖镇陡山村银杏(800年)。在这些古树名木中有体现周恩来精神的傲雪“一品梅”腊梅,有见证淮安人民抗日救国的国槐,还有江苏最大的一棵紫玉兰。

  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文物。每一棵古树、每一株名木都是一部绿色的史书,是活着的历史坐标。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宝贵财富。为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更好保护古树名木资源,我们谨向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当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者”。保护古树名木,弘扬森林文化,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一起行动,主动学习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宣传普及古树名木法律法规,带动更多身边人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意识,共同营造全民关注古树名木、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二、争当古树名木保护的“守卫者”。爱护古树名木,传承华夏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具体行动。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尊重古树名木的生长规律和原始风貌,爱树护树,及时制止伤害古树名木的不良行为,及时举报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境的不法行为,为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

  三、争当古树名木保护的“践行者”。呵护古树名木,留住绿色乡愁,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追求。让我们集思广益,共同探索古树名木保护新模式,让保护古树名木与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等深度融合,培育并践行古树名木文化,保护好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

  古树名木历沧桑,层层年轮记兴衰。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切实守护好每一棵古树名木,充分发挥古树名木在传承历史文化中的独特作用,增强文化自信,增进绿色福祉,共同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