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5日,股友JSnwwc在股吧表示:奇正藏药,势不可挡。8月3日,股友Zd58VJ也在股吧表示:抗新冠,还是奇正藏药厉害,奇正以岭。
2020年7月27日至8月3日的6个交易日内,奇正藏药股票连续涨停。8月4日达到42.78元,相比7月17日的20.78元,半月涨幅翻倍,录得生物医药板块第一“牛股”。
如此雄起,着实让不少投资者摸不着头脑。要知道开年以来,奇正藏药一直扮演拖队者角色。
Wind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生物医药板块仅次于休闲服务板块。半年涨幅高达40.28%。
也是8月4日,深交所向其发出关注函:要求说明公司基本面是否发生重大变化,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是否已向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等书面函询,说明其是否计划对公司进行股权转让、资产重组以及其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要求其详细核查近期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是否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存在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形。
8月7日,奇正藏药回复公告,对上述问询予以否认。当日股价上涨4.37%,但随后持续两日下跌,截止8月11日收盘,股价为36.66元。
2020年7月30日,奇正藏药公告披露,公司副总裁李军于2020年7月29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29200股,套现89.38万元。
根据证监会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计划减持股份,应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由证券交易所予以备案。
公开资料显示,李军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曾任美国泛华医药公司北京代表处北京地区销售主管,西藏奇正藏药营销有限公司北京大区总监、副总经理,现任公司副总裁。2019年财报显示,李军当年税前报酬总额150.74万元。
几十万的减持额度,虽然不大,但影响恶劣,尤其是奇正藏药处于潮头浪尖的敏感时刻。
2020年7月31日,奇正藏药披露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违规减持公司股票的情况说明及致歉公告。李军将上缴本次减持的10%(即89,381.20元)给公司,并承诺未来半年内不再减持公司股份。
8月4日,有投资者在互动易发问:高管李军违规减持,为什么只上交交易金额的10%,而不是全部收益呢?
奇正藏药回答:公司高管李军违规减持后,公司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李军已认识到本次减持违反了有关规定,已上缴金额并致以歉意,恳请各位股东及投资者谅解。
客观而言,无论10%,还是100%,上缴本身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企业合规性、高管诚信力是无价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认识到了守法守规的重要性,是否找回了维护投资者利益的敬畏心。这是谅解与否的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奇正藏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藏药生产企业。主要药品包括以消痛贴膏、青鹏软膏、白脉软膏、铁棒锤止痛膏为主的外用系列产品,以及红花如意丸等口服藏药产品,涵盖骨科、神经科、妇科多个治疗领域。
在西藏自治区卫健委主办的藏药抗疫成果报告会上,有一线抗疫专家表示,奇正藏药生产的藏药催汤颗粒、流感丸、仁青芒觉胶囊,在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疗效明显。
另一方面,2020年7月中旬,川藏铁路建设消息发酵,二级市场掀起西藏概念。继西藏药业后,奇正藏药出现大涨。
不过,明眼人都可看出,上述两点均属短期效应,对其股价支撑只是一时。牛股能否持续牛下去,还要看其基本面表现。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奇正藏药营收10.53亿元、12.13亿元、14.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6%、15.20%、15.62%;归母净利润3亿元、3.18亿元、3.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9%、5.96%、14.27%。在申万二级行业(医药生物-中药)板块共计68支成分股中,分别位居第39位、第27位、第18位。增速稳定且有提速表现,位居强二线阵营,离头部标的还有一定差距。
2020年一季度报显示,奇正藏药营收1.5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骤降39.97%,归母净利润仅4873万元,与上年同比骤降42.52%。
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报显示,预计营收6.12亿元,同比增长0.37%;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9.46%。
可见,进入二季度,奇正藏药业绩开始放量。但其2020年的业绩考核目标为16.14亿元。换言之,下半年营收需达10.02亿元才能达标。结合往年表现,不乏挑战性。
具体产品看,2019年,其贴膏剂类产品营收10.4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74.82%。也有产品结构单一的弊端。
专家表示,投资者应更多关注估值相对合理的个股。个别板块因热点或游资热炒不乏暴风雨效应。股价走势最终还有基本面说话,背离过多,涨的快跌的也猛。
公开信息显示,济川药业是集中西医药、中药药妆、中药保健三大产业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全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专注“儿科、口腔、呼吸、消化、妇产”五大领域药品的生产和销售。“寿牌”为中国驰名商标。
创新、勤奋、共赢为其核心价值观,超越百亿规模、争先百亿企业、铸就百年品牌的三百目标,更是彰显龙头企业的格局与实力。
2020年7月30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1份刑事裁定书显示,原眉山市人民医院院长王某民先后收受财物合计241.72004万元。行贿名单中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赫然在列。
据悉,2015年,王某民为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南片区销售代表,在市医院销售药品上提供帮助,收受现金1万元。
2019年,济川药业营收69.4亿元,归属净利润16.2亿元。同期,全资子公司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收约55亿元,净利润约15.7亿元。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9年,济川药业销售费用分别为10.6亿元、13.83亿元、16.46亿元、20.45亿元、25.07亿元、29.41亿元、36.64亿元、34.49亿元。销售费连续8年高企。即使2019年出现首次下降,总额也接近营收的一半。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创始人史立臣曾表示,药企销售费用高,跟整个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有一定关联。企业要脱颖而出的话,依靠啥?多数得靠终端费用投入,如给回扣等。
一定意义上说,高销售费用严重制约了医药业的创新、高质量发展,是行业低质高价、核心竞争力不高、劣币效应的重要原因。
自然,也是医改的主攻阵地。我国出台4+7、两票制、医改目录动态调整等拳头政策。并在2019年,由财政部对77户医药企业开展会计检查,旨在打击商贿乱象。
6月5日,卫健委下发《关于印发2020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要求严肃查处收取医药耗材企业回扣行为。开展打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收取回扣专项治理等行为。探索建立企业信用评价和惩戒机制。
7月2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将通过信用评级、分级处置、信用修复等机制来建立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整治医药领域收受回扣、垄断控销等乱象行为。
业内人士指出,口袋越扎越紧,问题大鱼逐一现身也就不足为奇。购销腐败毒瘤不除,行业良币效应就无法实现,医改提质降低政策亦很难落地。一系列组合拳,用心良苦。
一个最重要影响,即对创新研发费用的巨大反吞。舍命销售求生,何来长期研发的心思?
对药企来说,销售费用过高意味着产品毛利率提升困难,生产研发成本难降低,最终或“羊毛出在羊身上”——导致产品低质高价。
2020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营收29.51亿元,同比下滑24.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5亿元,同比下滑28.94%。
营收净利双降,济川药业解释称,受新冠疫情隔离措施影响,部分医院常规门诊未能正常接诊,医疗机构儿科等门诊量下降幅度较大,同时药店端的销售也受到不利影响,导致公司主要产品销售收入下降。
年报显示,济川药业2019年营收69.4亿元,同比减少3.72%;归母净利16.23亿元,同比减少3.84%。这是2013年借壳上市以来,济川药业首次出现业绩负增。
据环球网报道,济川药业对外宣称,旗下消字号首款新品蒲地蓝可炎宁抑菌含漱液、蒲地蓝可炎宁抑菌口喷上可“辅助治疗”、“预防疾病”等。两款产品执行标准都是GB/T 2945,也就是口腔清洁护理液的行业标准,卫生批号为消字号。
问题在于,消字号的定义是经地方卫生部门审核批准的卫生批号,属于卫生消毒用品范畴,检测指标主要为杀菌作用。
据《消毒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基于此,业内人士指出,消字号产品仅具有消毒功能,不具备药物的任何其他功能。宣传消字号产品具有辅助治疗、预防疾病等作用,明显涉嫌虚假宣传。
2018年10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蒲地蓝消炎制剂修改说明书,并对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项增加说明。
修订要求中,国家药监局明确指出,蒲地蓝消炎制剂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过敏等反应。同时在禁忌项,增加了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的说明。更重要的是,注意事项明确了孕妇慎用和过敏体质者慎用。
此前,其说明书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项标注为“尚不明确”,被包括儿童在内的患者广泛使用。此次修改,无疑大大缩小了其适用群体,医院开药时也会趋于谨慎。
更遗憾的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未进入最新的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仅进入部分省份的医保目录。
而早在2019年8月,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各地应严格执行该药品目录,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
换言之,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3年仍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则将面临退出省级医保目录的风险。
多重因素影响,主力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销量大滑,公司业绩下降也就在情理之中。
面对千头万绪,在铑财看来,其改变也迫在眉睫。逐本溯源,“重销售轻研发”的粗放打法应首先摒弃。调整营销策略,精进产品策略,高质量创新、潜心打磨完善产品力,或是根本出路。
2020年3月13日,济川药业发布分红计划,拟分红10.02亿元,同时拟定增募资14.05亿元。
既有充足资金分红,为何还绕圈子向外界融资,即使圈钱,也该有些高智商打法吧?
更令玩味的是,济川药业2019年度的归母净利润为16.23亿元,2019年底的货币资金为22.85亿元。10亿分红比例,是否也太过豪迈?留些资金再投入再发展不更香?比如关键的研发创新方面。
从济川药业股权结构看,大额分红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持股比例最高的实控人。年报显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曹龙祥直接和间接持有济川药业50.14%股份,近五年分红近20亿元。
这自然符合其个人利益。问题在于,大快朵颐的同时,企业及众多投资者的长远利益又谁来兼顾呢?长期高分红,对企业再发展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现金奶牛造血力再强,也要适时补补能量营养,否则无疑于杀鸡取卵。尤其是在医药业格局重塑的当下。
梳理之下,奋战“三百”目标下的济川药业,已有不少问题隐患。高分红、高销售费的繁华表面下,掩盖不住营收净利双降、主营产品困境。
事实上,发轫于2009年的新医改,2020年已进入深水区。降价提质、打击顽疾、监管合规、竞争加剧、创新为先等,无不是对药企们的严肃洗礼。
从新证券法看,系统完善了信息披露制度,包括扩大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范围,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容,强调上市公司应当进行充分信息披露、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完整的信息。罚金更从原来最高60万元罚款,提高至1000万元。
格局重塑、创新先行、质量为本的大趋势下,也是大浪淘沙。给企业改变腾挪的时间并不多。
顺势精变亦或逆势狂奔,成为药企价值的新分水岭。面对崭新答卷,济川药业、奇正藏药如何书写,铑财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