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郊区的一处花园,人们经常看到一个中国人和当地人同吃同住,一起栽培番红花。

  46岁的相卫杰和他的阿富汗伙伴、51岁的法伊兹2016年因为番红花聚在一起。作为阿富汗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番红花种植为这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度带去希望。

  “没想到还可以把种球移到室内栽培。”法伊兹回忆说,他第一次听到这位中国客人谈“室内开花”就非常感兴趣,“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相先生带给我们更好的种植方法”。

  法伊兹认为,室外种植番红花难以控制虫害等自然因素,而且室外种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花丝质量。相比之下,通过精心栽培实现花丝和种球双丰收的室内开花技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不过,阿富汗的安全局势曾使相卫杰犹豫是否留下。为了说服相卫杰留下一起种花,法伊兹发动亲友,寻找土地,组织工人,并向政府部门报备,甚至自己都开始学习汉语。

  相卫杰最终被法伊兹的真诚打动。“我小时候家里就很穷,我能体会到当地人的渴望。其实,我也可以回国发展,但在这里推广室内开花技术意义不同。”

  “我们考察过赫拉特、巴米扬、喀布尔等多个地方,这些地方的自然条件与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相近,适合种植番红花,但当地没有室内开花技术。”从事中药行业多年的相卫杰告诉记者。

  就这样,相卫杰和法伊兹因为番红花走到了一起。他们不是要和当地人争利,而是由中方合作伙伴收购优质的花丝,让当地人获得种植利润;中方合作伙伴通过向国外市场出售花丝,从中获得销售利润。

  法伊兹谈到中国时,总说自己同中国有缘。一方面,法伊兹是哈扎拉人,这个民族对于中国有一种天然亲近感。“相先生是我的‘老乡’,我们哈扎拉人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后裔,在我们身上常常能看到一块胎记,我们称之为‘蒙古胎’,而相先生正好来自中国内蒙古。”法伊兹说。另外,法伊兹的儿子在中国求学,在父子俩的电话中,总少不了中国话题。

  他们的种植园由室外和室内两个区域组成。在室外,他们整土、耕种,繁殖种球;在室内,他们重新布置花房,培育采花。

  室内花房里安装了温湿度计。层层木架上摆放的是栽培的种球,每个架子都标注着种球进入花房的时间和重量。

  “当初这里是一片荒地,”相卫杰回忆说,“人手紧张、沟通不畅、安全问题……最初来到种植园时每天都有‘新情况’。大家互相打气,相互帮助,想着开花的情景就又有了信心。”

  目前,经过半年栽培的种球进入开花期,不时有工人进入花房收集花朵再送入加工间。整个工序就像一条车间生产线,整齐有序。这些看似简单的环节却凝聚着大量汗水。

  “种球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室内温度和湿度有严格要求,而且在开花期还要保障充足的光照。”相卫杰说,夏季是种球休眠期,秋季是开花期,工人们5月把种球从土里挖出来,然后将品质好的种球放在室内栽培,从而控制进入室内的种球质量。

  中国同行严谨认真的种植方法和工作态度让法伊兹和工人们刮目相看。“我们不仅学到了中国朋友的种植技术,还有他们的观念和态度。”法伊兹感慨道。

  通过与法伊兹的相处,相卫杰对这位“老乡”也赞赏有加。“从生活到工作,他就像一位老大哥,给我很多照顾,”相卫杰眼里充满了亮光,“我们守在这些花房里就像一家人。”

  “今年这里的花丝产量足足有六公斤,”一名女工用“惊讶”形容自己的体会,“如果移到室外,肯定需要更多的土地和人力。”

  “室内开花”的消息很快在喀布尔引起轰动,阿富汗政府、中国驻阿使馆等各界人士陆续前来参观。一位阿富汗政府高官在种植园内驻足良久,激动地说这是中国朋友帮助阿富汗人首次在当地实现番红花室内开花。

  番红花种植在阿富汗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阿政府近年大力鼓励农民种植番红花,希望借此遏止罂粟种植,消除毒品贸易,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据阿富汗当地相关部门统计,全国2017年番红花种植面积超过2800公顷,是2015年的两倍。全国34个省份中至少有30个在种植番红花,参与种植的人数在1.8万人左右。

  “我们已经雇了15个人,以后还会根据需要继续雇人,”法伊兹说,“工资按日结算,每人每天报酬在300阿尼(约合30元人民币)左右。”在他看来,种植番红花使当地人不用再像种植罂粟那样担惊受怕,人们不仅能获得合法、稳定的收入,还能在种植中不断学习、实践。

  相卫杰希望将来能继续同法伊兹加强合作,帮助更多家庭掌握种植技术。“我们明年争取把技术推广到200户家庭中。”相卫杰说。

  一朵朵番红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绚丽色彩,清幽的花香伴随着轻风飘向远方。(代贺蒋超)(新华社专特稿)

  参考消息网5月21日报道日媒称,在日本,拥有悠久历史的“汉方药”(源自中国的中药)被融合进西医治疗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日本政府的实行计划和研究会的提议都在推动将中药有效地应用于缓解抗癌药副作用和治疗高龄患者等方面。大阪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汉方内科诊治科长萩原圭祐正在为患者把脉(《日本经济新闻》网站)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中国与沿线各国开展中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与沿线各国可开展的中药贸易合作点较多,发展潜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