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公园里或者小区绿化带中看到地上和松树上结满了松果,你满怀期待地从地下捡起一个,看一下有没有松子,结果里面空空如也,于是,你把目光放在了还挂在枝头的松果上,用力揪下一个,发现里面依然空空如也。
此时的你一定一脸懵,藏在松果里的松子呢?难道被鸟类和松鼠吃了?不对,那也不可能一个都剩吧?如果你有相似的疑问,别着急,因为并不是谁偷走了松果里的松子,而是我们见到的大多数的松树结不出我们要吃的松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松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坚果,它既可以做菜、熟吃,又可以入药,而且松子中的果仁不但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钙、铁、钾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最关键的是松子口感比较好,而且只有少数的松树才能结出,所以它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一斤50-60元是常见的价格,赶上逢年过节,价格会更高。
松树是松柏纲松柏目松科松属下所有植物的统称,该科下的植物叶片都呈针状,因为作为一类广泛地分布于北半球的植物,针状的叶片有利于锁住水分,这就是它们常绿以及应对寒冷的秘诀。
整个松属下有80多种不同的松树,这些松树其实都是能够结出松果的,但是,在我国只有红松、华山松、马尾松等少数的几种松树才能结出我们要吃的松子,其他的松树虽然也能结出松果,但松子都会“消失”。
在这为数不多的能结出可食用的松子的松树中,以红松为主常见,我们吃的松子大多数都是红松产出的,这一点我们可以自己去实验一下: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搜索“松子”,大部分都会显示“东北松子”,而东北松子其实就是红松结出的。
红松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为常绿的高大乔木,耐寒、喜欢酸性和中性土壤,植株平均高十几米,最高可达30-40米。
我们经常看到的松树其实也是“硕果累累”的,但是无论是树上的,还是地上的松果,我们掰开都看不到松子,但显然能结果的植物除了人为的培育和杂交可能没有种子外,其他自然植物都是有种子的,因为这是它们主要的繁殖方式。
那么,它们的松子去了哪里呢?首先,我们常见的松树通常是以绿化为目的的,所以就要求这类松树适应能力要比较强,简单地说就是栽到哪里都能活,其次,要好管理,抗病能力强,第三,它们要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主要就体现在它们的整体形态上,有了这些特征,它们才被选中作为绿化用树。
所以,常见的松树有罗汉松、油松、雪松、高山松以及白皮松等具备以上这些特点的松树。
这些常见的松树虽然也能结出松果,而且松果里面也有松子,但是这些松子会“消失”,原因就是这些松树的松子质地非常的轻薄,长度也只有0.5厘米左右,最关键的是它们的松子上有一片薄膜,当松果成熟以后,风一吹就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散,而这就是这类松树传播种子的方式。
其实,这个求证也很简单,当我们常见的松树结出松果还是绿色的时候,我们可以摘下一颗剥开看一下,就能看到它们又小又薄的松子了。
而像红松等能松树就不同了,它们的松果外形虽然与其他的松果看起来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它们的松果要比普通的松果更大,更加的紧实。即使在松果成熟后,它们也不像上图的松果那样都展开,而是只会微微张开,露出一点点的松子,而且即使松果完全成熟落在地上,它们的松开也不会完全的展开,松子也不会掉落。
最关键的是红松等松树的松子不但有着坚硬的外壳保护,里面的松仁也非常的大(相比较其他松树),通常松子长度都超过2厘米,这才是我们吃的松子。同时这些松树结的松子也是许多鸟类、松鼠等动物越冬的主要脂肪来源之一。
不过,对于松树来说,动物的采集对自己也是有利的,因为这些动物通常会将松子摘下,然后埋在不同的地点,这样许多未吃完或者遗漏的松子就能在地下发芽生根,长大了。
我们看到的松树并不是没有松子,而是因为松子很轻很小,大部分在成熟后都已经随风飘散了,即使剩下的那些,由于太不起眼,我们也不会将它们与松子联系到一起。
不过,能结出可以食用的松子的松树与其他的松树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繁殖策略,后者靠的是自己和风,前者靠的是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