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坛花境是城市美化的重要途径。通常花坛花境植物品种丰富、观赏性强,为城市筑起了一道色彩靓丽的风景线。北京传统的花坛花境植物种类相对单调。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开始较大规模引进国外品种,显著丰富了花坛花境植物的种类,提升了摆放、栽植的水平。但引进品种往往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在繁殖、栽培及应用等方面都不够理想,同时还有国外花卉企业在品种权等方面的约束限制。为了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培育中国“智”造的花坛花境植物新优品种,降低进口依赖,节约生产成本,北京市从20世纪70年代就启动了花坛花境植物种质资源收集、育种技术瓶颈突破、新优花卉品种研发和相关繁育技术体系研究。2010年又专门成立了“北京花卉育种研发创新团队”,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集中力量开展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花坛花境植物育种研发并取得丰硕成果,为北京乃至全国城市园林景观营建和地区花卉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北京花坛花境类育种研发团队主要由5支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队伍组成。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重点以新优花色和抗逆性品种育种为目标,开展一串红、万寿菊等主要园林花卉的育种研发、质检和示范推广。北京农学院研究员刘克锋带领团队重点开展一串红和鼠尾草属等花卉杂交育种工作。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武菊英创建的观赏草研发团队,致力于挖掘和利用我国乡土观赏草资源,培育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观赏性高的优良观赏草品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金政研究员与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联合培育具有抗旱、耐热、矮生连续开花型萱草品种育种研发;依托北京林业大学及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亦珂教授联合北京植物园等单位共同组成了一支萱草育种研发团队,培育了系列萱草连续开花和单花期长的新品种。
针对北京极端气候和水资源紧缺等自然环境下花卉观赏性状较差的问题,北京花卉育种研发团队积极收集各类种质资源并进行鉴定与建圃,培育出500余个新品系,其中通过北京市良种审定或国家新品种授权97个,国际登录58个。这些品种包括抗高温、新花色一串红40余个,观赏草28个,新花色万寿菊6个,还有孔雀草、金鱼草、矮牵牛、三色堇等多个品种。北京农学院团队建立了以一串红为核心的鼠尾草属植物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培育高、中、矮株不同类型一串红优良品系200余个,近20种花色,获得国内外罕见强分枝一串红“彩铃”系列,与进口品种相比,耐热性好,株型丰满。中国科学院、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联合团队培育推广10余个萱草品种,还有4个鸢尾、3个玉簪品种;北京林业大学萱草团队筛选50多个连续开花的萱草新品种并完成品种国际登录工作。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创制出抗旱、耐阴、耐盐植物观赏草新品系200余个,促进了我国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发展。自主产权新品种培育进一步丰富了北京市及全国园林景观花坛、花境、花带、花海的营建材料。
此外,为打破国内市场花坛花境类植物种苗质量良莠不齐、制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瓶颈,北京花卉育种研发团队在高品质种苗生产、高效栽培、低成本养护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研发、制定并推广应用了20余项地方和行业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如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团队联合花卉种业公司制定多种草花种苗生产技术标准,基本实现了北京地区高效、优质、规模化种苗生产。北京农学院团队克服了一串红远缘杂交障碍,运用一串红与同属植物远缘嫁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北京林业大学萱草育种研发团队建立了萱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的配套繁殖体系,为新品种快速扩繁奠定了基础。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团队制定了10项观赏草行业或地方标准,完成了观赏草新品种的播种、分株、扦插等高效繁育关键技术研发,建立了集种子生产、种苗繁育、抗逆栽培、低成本养护于一体的乡土观赏草品种产业化利用技术体系,显著提高了种苗质量,降低了生产和建植管护成本,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的典范。
经过研发团队的多年努力,北京花坛花境植物新优品种培育和技术推广成果斐然。截至目前,北京花卉育种研发团队累计推广自主知识产权花坛花境类新优品种上百个,应用推广相关集成技术20余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首先,市场需求和科技支撑推动了北京本地花卉产业发展。据统计,北京花坛花境类植物生产面积1万余亩,年产1.3亿余盆,主要分布在顺义、大兴、房山、昌平。顺义区生产面积最大,年产量达5000万盆,品种丰富,集聚态势明显,研发能力持续增强。顺义区依托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北京花乡花木集团等龙头企业,形成了千亩花卉科技成果转化园,自主研发以菊花、萱草等为主的花坛花卉品种40多个,年销售自主研发种苗300万苗左右,同时通过新品种示范展示、技术指导和咨询等形式带动全区农户生产,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致富。北京本地产花坛花境植物已成为供应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的主力军。
其次,北京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坛花境植物新品种和技术推广已从北京走向全国。北京农学院团队自2010年起将一串红、鼠尾草新品种及相关繁育技术在全国各地推广,包括北京本地、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大理、山东泰安、海南五指山等地区。团队参与营造北京延庆“十里画廊”美景,在7~10月上旬期间,营建鼠尾草景观示范区,提升了大地景观品质,促进了地区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团队草花新优品种和相关配套技术在北京、河北、山西、辽宁等地公园绿地、市政工程、重大节日环境布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示,累计推广应用上千万盆(株),创造经济效益和节约经济成本达百万元,景观效果显著。
再次,产学研协作发展,助推研发成果转化。北京农学院团队与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推动一串红等鼠尾草属新品种商品化,与荷兰花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一串红“彩铃”系列的国际市场测试,让自育优良品种走向世界。高亦珂教授团队在北京植物园等多个景区推广萱草新品种,助推了萱草属植物领域的科学研究,参加上海萱草文化节等,打造萱草品牌与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与克劳沃(北京)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20多家企业签订成果转化或技术服务协议,累计转让新品种20个,种苗年生产能力达1000万株以上,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辐射带动全国23个省市的100多家企业从事观赏草种苗生产,核心技术覆盖率高达90%以上,使北京成为“观赏草种业之都”。
总的来说,北京花坛花境类植物研发成果丰硕,“京花”品牌已从北京逐步走向全国甚至世界。
在建设美丽中国和园林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乡生态景观营建品质提升,耐粗放管理的花坛花境植物必有用武之地。未来需要深入挖掘我国丰富植物资源,继续培育低维护、适应性强、品质好、适于国内市场推广的花坛花境新品种,解决自主产权品种不足的瓶颈问题,集成针对不同需求的配套技术和应用模式示范,进一步为北京乃至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植物材料,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