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涉及内容涉及中国古代书画、文物鉴藏、西方艺术、当代艺术、美术评论、文化史等多个领域。从中国古代艺术到西方现代艺术,愿每位读者都能在这里与心仪的“佳作”相遇。

  本书收入了渠敬东撰写的长篇研究导论(约11万字),从风景画与自然观分析入手,深入讨论了透纳思想中的风俗、历史、神话和自我的艺术表现形态,使得透纳的伟大作品在思想史的角度得以完整呈现。系统整理了透纳版画制作的历史,梳理了19世纪版画发展及艺术表现的脉络。将渠敬东收藏的300余幅版画整理成图录,高清图片与作品体系、题材风格均得以系统呈现。

  绘画的细节隐藏着作者试图传递的私人密码。这些密码呈现的丰富信息是画家对细读之人的“回报”,它悄悄影响着观者与画面的互动以及对它的理解。通过细节把握绘画可使惯性思维中不为人所见的信息显露出来。

  一个脱离了原先画面、独自出现在人们眼前的细节,可以引发人们对艺术史业已形成的基本概念的怀疑:它们是什么?为何出现在这里?本书即是著名艺术史家阿拉斯从细节角度“破译”大师之作的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达•芬奇到马奈,从中世纪教堂到布面油画……诚如作者所言,这是一部从“近处”着眼的西方绘画史,作为回报,那些于近观处闪闪发光的细节也会给读者带来顿悟般的“惊奇之感”。

  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仅次于伦勃朗的重要画家,凭借带有神秘诗意的画作而声名远扬,他的创作数量不多,却精细异常,相关解读一直是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热点之一。

  阿拉斯借助各方材料还原了维米尔在代尔夫特的生活与创作环境,通过分析画面逐步揭示出画家隐藏其中的种种设计:安插画中画、调整镜面反射、改造地图、利用光线变化、在人物与观者间制造障碍等,展现维米尔如何用各种熟悉物象建构出有私密感的视觉迷宫。

  全书含6个章节、3篇附录,53幅彩插;阿拉斯将带领我们进入每一处细节表现,理解画面中的寓言、现实与信仰,由此“回到”17世纪的代尔夫特,看到一个小镇画家宏大的艺术野心。

  面对源远流长的柏拉图主义传统,福柯、德勒兹与加塔利、德里达与鲍德里亚等法国当代哲学家在影像、再现、差异与拟像的层面上展开一场奇异的思想行动,如同柏拉图围捕智者一样,对柏拉图主义展开辩驳,激发了声势磅礴、气象万千的哲学生机。尽管他们的运思方式各有不同,但他们都以“颠倒柏拉图主义”或“反柏拉图主义”为己任,在影像叛逆的整个氛围中演绎着“像”与“相”、“真”与“假”的错综复杂关系,否定原本与摹本、原型与复制之间的等级结构,肯定拟像的自主性与存在权利,肯定拟像的颠覆性与变革性的“虚假的力量”,深刻探讨影像与拟像的本质以及由此引发的当代文化景观。不止如此,他们还时时静观着他们视作“他者”、“异域”的中国思想,在影像、摹仿、再现的维度上展现中国思想与西方哲学之间的交错运行,展现西方哲学与中国思想相互生发、融会贯通的双向运动,为我们探讨中西思想与文化提供了新视角、新维度。

  本次展览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感受、了解、欣赏顶尖碑帖文物的平台,从书法、文词、纸墨、版本与传承,全方位领略与品鉴宋拓的魅力,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著名宋拓本,如东汉《西岳华山庙碑》华阴本、唐《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宋刻懋勤殿本《淳化阁帖》,将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所藏“北山十宝”及南宋丞相游似旧藏十种《兰亭序》在本次展览中悉数亮相。展览得到了北山堂基金、龙湖集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的支持。

  “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将配套出版图录。为提升公众观展体验,故宫博物院针对本展览,利用不同媒介,将在线上和线下推出展览配套服务和教育体验活动。

  故宫博物院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有清代各地的贡茶、与茶相关的宫廷档案,还有大量自唐代以来不同时期的茶器、茶仙造像,以及宋元明清时期描绘茶事的绘画、记载茶事的古籍等。紫禁城建筑中,更有独具特色的碧琳馆、玉壶冰等宫廷茶室。此次展览,展品总数达555 件(组),除故宫博物院藏品外,还商借了国内外30 家考古文博单位的代表性藏品227件(组)。

  展览分为茶出中国、茶道尚和、茶路万里和茶韵绵长四个单元,编为三卷出版。本书为卷一即茶出中国,收录文物139件(组),分为中国树叶、九州佳茗、备茶有法三部分。

  宋代是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重要时期,处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是⼀种在当时哲学思想与审美思潮影响下,在社会⽣活中产生的艺术形式。宋代家具在确立高型家具体系的同时,自成体系,所创建的极简家具,是明代和明式家具发展与演进的根本依据。本书从100余幅宋画入手,探讨存世宋画中描绘的家具。从大量的宋画与实例探索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宋式家具完成高型家具的类型,虽然结构处于成熟与完善的时期,但初始原创的家具显得自然平素,风格清雅、韵味十足,其中⼀些家具形制具有明式家具都⽆法超越的美感,更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气息。遗憾的是我们几乎没有在现实中发现更多精美的宋代家具的传世实例,它不像明式家具的品种能成系统、成规模的保存下来。但我们可以从宋画中可以找到大部分明式家具的形制。对宋代家具研究,我们或许只能停留在对绘画作品与史料上进行解读和分析。

  如果时光倒转数百年,生活于清代宫廷中的人们如何理解时间?时间在紫禁城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作者赵琰哲尝试从清代宫廷绘画中寻找答案。这本《紫禁城里的时间映像——透视清代宫廷绘画》是一部关于宫廷绘画研究领域的创新之作,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以不同主题的清宫绘画作品为研究个案,通过图像分析与文献记载,从中原、西洋、满洲、自我、国家、古今、时空等多个层面,深入探析清代尤其是乾隆朝绘画作品的图像意义与文化内涵,阐释清宫绘画中的时间表现议题,改变了传统上仅仅将绘画当作空间艺术看待的惯例,将图像深深地置入时间的维度,为之增添了一个多重的、跨文化的和现代性的维度。

  《从吾所好:书画鉴藏与美术史研究》是朱万章先生关于书画鉴藏与美术史论的著作,22篇文章涉及935位书画名家和157幅传世之作。本书包括书画鉴藏和美术史研究两个部分,适合专业人士、收藏人士以及大众,大众会在得到艺术通识,收藏人会习得技巧,研究者会获得学识碰撞,对书画鉴藏界、美术史论界、文博界等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鉴藏部分是14篇鉴考实例,作者从款识、用纸、鉴藏源流乃至人物关系着手,以其渊博的学识和超人的专注,总能够于在某个细节中,引出令人激动的真相。解析祝允明、仇英、陈洪绶、顾见龙、恽寿平等人的书画,史实清晰,考据充分。可以说用实例讲透了书画鉴藏。

  美术史部分,作者以长期从事美术史研究和教学的经验,撰写了8篇有关简帛书法、文人画到世俗画、明清花鸟画、清初直隶书群研究及包括林良、沈周、文征明、恽寿平、任伯年、陈洪绶、齐白石、陈师曾、俞剑华在内的美术史个案探索,无论是在史料的发掘、梳理,还是在研究的视野方面,都能言他人之所未言。可以说由点及面说清了美术史。

  书后附有《本书人名音序索引》,详细记录每位名家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方便读者轻松查找。同时以精美设计奉献妥帖的阅读体验。全书采用石青绿色为主色调,配以金色,圆脊精装。封面触膜,手感质感细腻。《汉宫春晓图》作为设计主图,贯穿始终,封面以人物形象引入,内文篇章绿色半页,宛如竹门,通向精彩跨页局部,青绿与古画亦含绿和金的呼应。

  本书以纪录片式镜头娓娓道来张孝宅六十年书画修复的经历,虽朴实无华,但却是一位书画修复师在文物保护征途上的真实感受和动人事迹,其对修复工作的专注和执着将工匠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其学艺时正值我国书画修复行业大师云集的黄金时代,书中讲述了他跟随当时顶尖书画修复师们学习各类书画修复技艺的过程,以及与著名书画家和收藏大家们的交游。书中还分享了其保护和修复书画文物的经典案例,以及多种修复技术的研发过程,对修复中使用的溶剂成分、材料、温度等进行首次揭秘。作者六十年积累的修复古书画的经验,特别是关于处理出土文物无法揭展,画心霉烂、虫蛀严重的修复经验,对从事修复相关行业的读者有一定借鉴意义。

  《中日书法交流史》(古代卷)这是国内外第一部研究中日书法交流的通史著作。该书循通史体例,分不同时代、主要流派对源自中国的书法艺术在日本的发展演变作了条分缕析的阐述,界定、把握了中日书法互动过程中的主要脉络和重要节点。尤其是在文化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精辟诠释了日本书法在中国影响下不断流变的种种原因。

  该书中外文献功底扎实,论述引经据典,史论结合。虽是通史性之作,但文脉清晰,文中观点鲜明,言之有物,亮点纷呈。全书不仅详细梳理了两千年左右的中日书法交流历史,还就当今学术界存在的众多争论、疑惑做出了独特的考证与论述。该书为重新审视中日书法交流历史打开了新的窗口,也为进一步理解两国文化的交流模式、深入了解日本提供了重要视角。

  《中日书法交流史》(古代卷)的出版,在区域性视域通史性地论述中日书法交流历史的学术专著中实属罕见。这对于学界不仅是具有开山之功的奠基之作,也是今后同类研究绕不过的必备参考。

  玛丽莲《艺术史》享誉世界,为全球高校推崇的艺术史通识教材,据哥伦比亚大学的“开放课程大纲”项目(Open Syllabus: Explorer)提取全球大学课程大纲进行数据分析,本书作为参考书目出现1745次。作者玛丽莲·斯托克斯塔德为艺术史学者、教育家、策展人,曾任美国“高校艺术协会”主席、国际中世纪艺术中心主席,为斯潘塞艺术博物馆创始馆长,荣获美国女性艺术核心委员会终身成就奖。

  《艺术史》是一部立足于全球文明视野的巨著,本次为中文版足本首次引进,朱青生、徐冰、易英、汪民安等学者推荐。本书重达9斤,全彩大16开,1200多页,200多万字,装帧精美(细腻质感布面精装、高档PVC防尘护封、特制烫金书盒),适合收藏与礼赠。全书共计1400多幅高清图片,来自全球近300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研究机构。《艺术史》囊括6大洲、7万年的古今艺术,内容包含早期人类艺术实践,21世纪的当代艺术作品,以及传统艺术史鲜少涉足的亚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被忽略的女性艺术家等,拓展了时间、地理、性别的边界,丰富了艺术史的内涵。本书将带您沉浸式漫游全球艺术圣地,欣赏精美的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发展历程与学术前沿成果。

  本书为AP艺术史官方推荐教材,是面向21世纪的艺术史。编写阶段博采众长,前后5版广泛征集近300名杰出艺术史学者与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建议,6大模块贯穿全书,并附有阅读说明、词汇表、初学者必知术语,作为案头艺术工具书与家庭美育书,更适合当下读者的阅读与学习需求。一书在手,可了解全球艺术史概貌。

  本书详述韩国古代美术的发展脉络及各时期的风格流变,并配以精选的彩色图片。多位作者以其多年在韩国的调查和体验,丰富的人文生态见闻,从绘画、雕塑、建筑、装饰工艺等各方面生动地揭开了韩国美术的宝藏。

  从西方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视角出发,西方意义上的“图书馆”从成立之初便兼具多项功能。昂布罗修图书馆,虽然冠以“图书馆”之名,但其实质内涵比狭义的“图书馆”丰富得多,职能涵盖图书馆、画廊、学院、博物馆。究其实质,其功能更加接近中国古代的“书院”,兼具收藏、传道、研究学问之用。昂布罗修图书馆何以具有这么多职能?这一切都源于其创始人的理想——实现美、真理及信仰的和谐与共鸣。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昂布罗修图书馆展开:第一章详细介绍了图书馆的起源、发展;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图书馆的代表性收藏品,如达·芬奇的《大西洋古抄本》、《马可·波罗游记》众多版本的手稿、卡拉瓦乔的《水果篮》等及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第三章介绍了图书馆为了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著名来华传教士交往的记录。第二部分基于昂布罗修图书馆的藏品和研究,阐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及作者对跨文化交流的一些思考。

  目前,市场上没有同类书介绍这种类型的图书馆(职能涵盖图书馆、画廊、学院、博物馆),本书稿的出版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西方同类型的图书馆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是海外收藏中国书画的重镇,收藏中国书画已有100多年历史。基于这一传统,该馆积累了无与伦比的书画珍品,其中包括传阎立本所作的《历代帝王图》,宋徽宗(赵佶)的《捣练图》《五色鹦鹉图》,南宋陈容《九龙图》等。展览“龙之国的传说”从这批杰出的收藏中汲取灵感,汇集150多件可追溯到4世纪至14世纪的精美藏品。这些极其罕见且极为重要的作品,仅偶有公开展出。

  Tales from the Land of Dragons是迄今为止该馆出版的最全面的中国书画图录,收录了153幅参展书画,并配以80幅其他馆藏作品供读者参考。其中文版《龙之国的传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唐宋元书画》在保持原书内容的基础上,升级为两卷本:图版卷采用全彩大图呈现153件展品,为原书彩图量的三倍;解说卷由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东方部部长吴同选编、撰叙,由书画专业的杰出学者翻译、编辑,确保了中文版的专业度、准确度。

  本书为书画研究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详实的解读,让读者轻松领略中国古代书画经久不衰的魅力。

  相关推文:首发 《龙之国的传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藏唐宋元书画》暨系列学术讲座

  本书为美国艺术史家包华石教授(Martin Powers)关于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论文合集。作为一位享誉中外的汉学家与艺术史家,包华石教授致力于从艺术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的关系,重塑中国文化与艺术的历史地位,并对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书选取了包华石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在《艺术史》《艺术学报》《斯德哥尔摩远东艺术博物馆馆刊》等学术刊物及《探索中国画》等著作中的十三篇文章,其中两篇由包华石本人以中文写作,其余由作者的长期合作译者王金凤翻译。全书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思想史等多个角度对艺术品的制作与传播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与跨文化研究,讨论的文化艺术问题从先秦延续至现当代,涵盖了审美趣味、艺术赞助、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官僚理论等艺术史中的重要问题,涉及的艺术门类除经典画作之外,还囊括了兵马俑、青铜器、画像石等墓葬艺术、装饰艺术,并包括对作者治学背景的深入访谈。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由敦煌研究院主编,资深讲解员执笔,以敦煌的“画”为载体,以北凉至元代15个历史时期为章节,以100节妙趣横生的敦煌石窟艺术课为主题,系统讲述敦煌莫高窟一千六百余年的建筑、雕塑、壁画。

  一篇篇生动活泼的文字,娓娓讲述敦煌壁画中定格的精彩瞬间,分享富有启示又给人以希望的壁画故事,向读者展现古人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和宏大沧桑的历史变迁;超百幅美轮美奂的图片,带领读者深度巡游莫高窟经典石窟,感受敦煌文化艺术跨越千年的生命力。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存,风格独特、技艺精妙,艺术价值、建筑价值、旅游附加值都很高。山西作为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山西的古建筑从唐代一直到清代,时序不断,遗存甚多,甚至有些是海内外孤品,具备独一无二的价值。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以山西北部、山西中部、山西东南部和山西南部为地域划分,精选出形制最突出、艺术价值最高、建筑风格最独特的100处国宝级古建筑,从古建爱好者需求的角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将这些古建筑的看点准确、透彻地呈现出来,堪称古建爱好者按图索骥的“工具书”。

  中国艺术重视生命境界的创造,追求形式之外的意趣,要在变化表相中表现不变的精神,时间性超越便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途径之一。“四时之外”四字,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灵魂,也是造成中西艺术内在差异的本质方面。中国艺术在时间超越中体现出独特的历史感、人生感和宇宙感。朱良志教授这本新著主要是从时间和历史入手,来讨论中国艺术的发展和核心观念的形成。

  本书从十个艺术史、美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直聚讼纷纭的问题入手,细致、犀利地分析了这些问题相关的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的深层问题。

  从纹样与图腾,到文献悬案,从再现与表现,到物我关系,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诸多内容,以及艺术理论、哲学、文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

  作者能小中见大,旧案翻新,在前人多有探索的基础上,迭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历史景观极其复杂的年代,也是书法史上二王传统形成的时期。但在古代书法文献记载中,北朝以至于隋的书法几为空白。清朝碑学兴起,使得北朝碑刻书法进入了书法史,而碑学学者往往受限于时代或个体的理念,每每郢书燕说,所建立的书法系统难以自圆。

  本书在整理南北朝日渐丰富的出土书法材料之外,还对南北朝书法理念的建立和传播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依据视觉原则和量化数据,将南北朝丰富的碑刻书迹一一归位,最可能接近真实地恢复了南北朝和隋代的书法体系,可谓南北朝书风、文献与书迹的合璧。

  榆林窟又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旧称安西县)县城西南约70公里处的踏实河两岸,是敦煌石窟中规模仅次于莫高窟的石窟群落。榆林窟现存洞窟42个,分别位于踏实河东、西两侧崖面上,东侧崖面分为两层,上层有20个洞窟,下层有11个洞窟,共计31个洞窟;西侧崖面现存11个洞窟。由于缺乏相关的文字记载,榆林窟具体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根据敦煌研究院编定、霍熙亮整理的《安西榆林窟内容总录》的分期断代,榆林窟开凿时代从唐代(具体为中唐)一直持续至清代。段文杰《榆林窟的壁画艺术》一文认为榆林窟开创于初唐,盛于吐蕃时期,终于元代。上述观点中,关于榆林窟始建时代的基本相近,学术界也基本认同榆林窟始于唐代。

  青海地处祖国的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三山高耸于此,三江发源于此,一湖碧水,无穷旷野。它东接中原甚至远跨长江流域,西达新疆南道,北通河西走廊,南临西藏雪域,道路畅通,盘踞要津。

  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展览简述吐谷浑国历史,并以近40年来海西地区吐谷浑--吐蕃相关考古发现为依据,通过一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精美观赏效果的文物,展示6-8世纪(包括吐蕃时期)吐谷浑人的生活、文化和艺术史,揭示青海道在沟通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多元融合历史过程的重要地位。

  本书为艺术史学者吕澎几十年来所撰文集,共分为两个部分:上篇为《历史、写作与问题》,主要涉及20世纪和当代艺术史的研究与写作,不少是针对当时艺术与史学领域讨论的问题,例如“当代如何成史”“什么是当代史”等。下篇为《参与艺术史》,是作者对若干年来参与新艺术讨论和艺术项目实践的思考与记录,例如策划“广州双年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改造历史”“溪山清远”等新艺术史上具有实验意义的展览。

  作者认为历史是书写的结果,就像作为艺术史基础的古典学是不断探险、不断思考与不断诠释的结果一样,艺术史同样是在理解与写作的过程中逐渐成形的。正是在不同作者书写艺术史的实践中,构成了让人不断去领略的艺术史的风景。

  UCCA“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同名中英双语出版物(点击蓝色文字查看马蒂斯书单)。书中收录策展人帕特里斯·德帕尔普(Patrice Deparpe)的长篇文章,详细回顾马蒂斯的创作生涯,另一篇文章由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蔡涛撰写,介绍了马蒂斯和野兽主义对中国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的现代绘画运动的影响。整本图录分为11个章节精心编排超过300件展出作品的高清图片。《马蒂斯的马蒂斯》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由著名设计师陆智昌担纲设计。

  配合“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UCCA策划和出品了适合儿童阅读的艺术普及绘本《马蒂斯的旅行》,详情可点击本段文字。

  本书是著名美术史家巫鸿的全新力作,延续《中国绘画:远古至唐》的写作思路,吸纳考古美术的新近研究成果,聚焦五代至南宋时期各种类型的绘画作品及其媒材特征,关注多元背景下的绘画实践与跨地域交流,力图勾勒更加全面、立体的中国绘画发展脉络,多维度讲述中国绘画的新故事。

  19世纪中期,八破画在中国发展起来。这类作品虽画面破损或略带焦痕,却以格外具象的手法,逼真呈现出书法、拓片、绘画及善本书页等文化遗存。无论是虫蛀的书迹、破损的页、烧焦的画作,还是如广告、票据和盖邮戳的信封之类的短时效物品,都可以在这类画作上被随机地、像碎片一样自由拼合。而这种堆叠散落的构图,既是对文化传统消逝的映射,也寄托了对受画人的美好祝愿。

  这本探索中国视觉文化中“八破”起源的著作,以图文相间的形式,概述八破画的源流、介绍其重要画家及他们的代表性作品、阐释它与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密切关联,兼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白铃安现任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她在波士顿出生成长,却精通中文,并对中华文化和艺术非常着迷。让我们随她一起,踏寻中国传统艺术中被遗忘的碎片,追索八破画如何开枝散叶,继而在众多艺术家笔下发展成一种既精彩又具有创造力的绘画样式。

  对苏轼与赤壁的描绘,自北宋起成为持续不断的画史现象。近千年来,有大量作品表现了元丰三年苏轼游览、书写赤壁的事件,其中有许多出自名家之手。不同的作品如何表现同一个主题?看似偶然遗世的画作、间隔久远的艺术代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联?为什么有如此庞大的群体参与到“东坡赤壁”画 题的定制、创作及鉴藏过程中来?本书以存世的百幅图像为线索,从艺术史、文学史、思想史融合的角度,梳理赤壁图像的发展脉络,阐明与图像相关的人文记忆。在关注形式差异与相似的交锋之时,本书意在阐明内在于图像中的古今共感的生命意识,探索立足中国艺术传统的图式研究模式。

  自雇工匠、受薪工匠、合约工匠、学徒工匠、服役工匠、刑徒工匠、奴隶工匠,是这些真实具体的男女工匠,创造了秦汉中国。李安敦教授透过本书,带领我们了解这些活生生的人以及他们所处的复杂的社会、商业和技术网络,让我们从走马观花中停下脚步,开始体悟千年前的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有着与当下的你我一样的人性。

  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1942年创立于上海。在过去的80年,佳作书局先后流转于上海、纽约和芝加哥,并于2014年再次返回中国。长期致力于促进中西方艺术交流,佳作书局将继续秉承专业化、全球化的经营传统,更加专注于中外艺术类图书的引介、翻译及出版,并持续举办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为国内外研究人士及爱好者提供深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