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三里乡香树湾村委会外4颗香樟树葱葱郁郁,并排而立,相衬相依。树干笔直挺立,树冠似剑似伞,高大的身影遮住了如火的夏季,也挡住了盛夏的暴雨。几只小鸟在茂密的枝叶下跳跃嬉戏,偶有微风拂过,枝摇影动,树叶婆娑,像是在向我展示其美妙的舞姿,也像是在倾述一个关于香樟树的故事。
我心目中的香樟树,是历史的传承。七旬老人刘可登说:“听爷爷辈说,在香树湾村有3颗老香樟树,这就是香树湾村名的由来。解放初,香树湾村改名“远征大队”,上世纪70年代初又恢复为香树湾。香樟树的消失时间无从考证。”古老的香樟树就像一个神秘的故事,在香树湾代代流传;像一坛陈年美酒,在香树湾飘散飘香;像一种古老的传承,在香树湾继承发扬。
2015年,随着脱贫攻坚战号角响起,恩施州交通运输局派驻工作队进驻香树湾村,驻村工作队在香树湾村委会外栽种香樟树苗4株,与香樟树同步成长。2021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州交通运输局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进驻香树湾村,与香树湾再续前缘。香树湾村,要像香樟树一样真正地“香”起来,驻村不光要修公路,还要修思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州交通运输局驻村干部前赴后继,守住传承,如香樟树一样,扎根于香树湾的泥土,以“香树湾村村民”身份和“自家人”情怀,与香树湾村民同心同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积极为村谋发展,为民办实事,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
我心目中的香樟树,是勤劳的象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香樟树非一日所能成,香树湾村非一人一日所能建,在香树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涌现出很多勤劳建设者的身影。
“现在政策这么好,能动一天就动一天,不想给国家、后人添加麻烦。”老党员张典书说。年过八旬的张老一直坚持劳动,细心照顾家庭,精心打理庄稼,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身患尿毒症的黄治炎总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用勤劳的双手打理拥有近200头猪的养猪场,生活越来越好;余绍平是村供水协会管水员,一辆陈旧的摩托、一付简易的工具、一个忙碌的身影,不分昼夜地出现在村里的各个角落,包揽整村的供水协调和管路养护维修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顶日劳作、戴月而归的香树湾人。
我心目中的香樟树,是孝义的延续。“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孝义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承,在香树湾村有这样一群人,就像香樟树一样,相衬相依,共同守候,续写着一个又一个关于孝义的故事。
村民姚宏梅因丈夫身体不好,主动承担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李朝远多年,端茶送饭、洗澡搓背,照顾其饮食起居无怨无悔;赵诗锦在其父亲生前,用瘦弱的身躯将瘫痪的父亲背进背出;孙华峰、孙华清、孙培东兄弟3人在务工养家的同时轮流请假回家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因丈夫和小叔子长年在外务工,宋发娣精心照顾公婆
我心目中的香樟树,是星火的汇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萤烛之光 ,亦可引路。”香树湾村党支部时刻发挥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员学习教育为抓手,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发挥“1+1>2”的效应,责任分工到片,让村民随时能找到村干部办事。
在抗疫中,党员积极主动作为,老党员张典书在知悉自己女儿已经帮自己捐款100元的情况下又捐赠500元、村民姚世宗自己购买木炭送到值守卡点,这样的事在村里层出不穷;在防汛中,面对汛期大雨,村民积极主动清沟护路,或排水自救,或巡查核灾,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在大家心头萦绕。村支书赵长江原在广东经商,怀着乡愁回到香树湾村后,带头发展产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每个香树湾人和“新香树湾人”的星光汇集,成就了一片灿烂的星空。
我心目中的香樟树,是生命的蓬勃。当地人谈及以往的香树湾,村情复杂、交通不便、饮水困难、流动人口多、工作推进难、矛盾纠纷多等标签让人望而却步。蜕变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得益于州交通运输局的帮扶,得益于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得益于香树湾人的不懈奋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香树湾基础设施从“补短板”到“升档次”,香树湾的民风和村情发生了质的转变。
自2016年以来,全村10个组438户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村内用电实现一组一台变压器,全村通组路全硬化,从石牌进口到村委会的主干道太阳能路灯全覆盖。2021年,烤烟连片种植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村民就业1000余人次,发放劳务工资72万余元,村民土地出租租金收入达17万余元,形成政府增税、农户增收、村集体受益、种植户盈利四方共赢局面。2022年,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规模,打造“两烟一米+”的村内产业布局,烤烟、白肋烟、水稻产业有序推进,并在烟田中首次实施烟叶和花菜岔季种植模式。
如今的香树湾,正在从“被动扶”向“主动富”转变,从“坐等靠要”向“争抢赶超”转变,犹如新生的香樟树,在香树湾的土地上蓬勃生长。
香樟树的故事不断在耳旁回响,香树湾村正在不断谱写发展、和谐、文明、团结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