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是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发源地就在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虽然《茉莉花》发源于此传唱多年,但在六合却很少能看到野生的茉莉花。如今,六合打造的“中华茉莉谷”弥补了这种缺憾,经过“野化训练”的南京野茉莉已经在六合区扎根生长。

  六合是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和茉莉花之乡,但因为茉莉花过于娇贵,六合乃至整个南京地区都只有零星的茉莉花,而且还只能在种在花盆和温室里欣赏。

  六合为啥茉莉花那么少?“实际上,六合并不是很适合茉莉花的大规模野外生长。”茉莉花产学研基地负责人介绍,其实最难办的是越冬问题,茉莉花对温度的要求,六合的冬天是没有办法满足的。因此,在六合也没有大规模的野外茉莉花。所以只有在民间和一些大棚里,可能会有一些茉莉花。

  “茉莉花对温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在12摄氏度以下的地方,不太适合茉莉花的生长,因此六合的冬天对茉莉花的生长是个问题。”而另一方面,栽培茉莉花的土壤要肥沃的沙质和半沙质土壤为好,在pH值6至6.5的微酸性土壤里种植,则根系茂密,生长健旺。 “从土壤方面来讲,六合的土质也并不适合。”因此,长久以来,只能通过培育的方法来弥补缺憾。

  在六合马鞍街道马集河王湖畔有近百株四五米高的树木,如果不经提醒,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一般只能生长在花盆和温室里的茉莉花。而在它们周边,一大片南京野茉莉长势正旺,个头大约有1米高。记者看到,与普通茉莉精致的小叶片不同,南京野茉莉叶子宽大,形似板栗叶。

  “全世界茉莉花共200多个品种,其中我国约有60多种。”茉莉花产学研基地负责人王继华告诉记者,这些包括以紫茉莉为代表的草本花卉类;以蓝茉莉为代表的常绿小灌木类;以单、双、多瓣茉莉花为代表的灌木或藤木类;以非洲茉莉为代表的灌木或小乔木类,以及以东京野茉莉为代表的乔木类。

  中华茉莉谷项目内种植的正是在越南东京湾发现的乔木类东京野茉莉。“我们从2007年就开始攻关茉莉野化项目了。你看到的高大的野茉莉已经野驯成功,去年5月首次开花,花成串,散发清香。而旁边的是去年3月推广种植的40多亩,长势良好,预计两三年左右可开花。”王继华说。

  野茉莉原产地位于亚热带中部,低于3℃无法存活,引种到南京,过冬也成为野茉莉能不能存活的关键“门槛”。基地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和南林大专家合作,攻克了很多关键技术难点。“比如,野茉莉种子具有休眠特性,技术人员首先对种子解除休眠处理,否则可能不出苗或出苗不齐,影响苗木产量和质量。”此外,专家们还通过渗透调节促进苗木硬化和采取防风障等工程措施防止苗木生理干旱等,保证野茉莉顺利在南京过冬。

  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划,基地将耗时5年,投资2亿元,分3期打造5800亩的“中华茉莉谷”,立足茉莉花产业,主要从事农业茉莉、科技茉莉、文化茉莉、创意茉莉、旅游茉莉等以茉莉循环经济为特色领域的业务拓展,园区下设室外茉莉产业基地、室内茉莉花品种展示区及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板块。

  其中,室外茉莉产业基地将发展室外茉莉产业,通过引进国内外野茉莉优良树种,在南京地区驯化栽培,同时引进优良树种和南京乡土野茉莉树种之间的种间杂交工作,选育适宜于南京地区栽培的速生优质新品种。“我们希望引入全世界的所有茉莉花品种,让六合成为名副其实的茉莉花源头。”

  据介绍,因为野生茉莉具有速生的特点,驯化后的野茉莉有望作为南京部分路段的行道树,届时,在路边将可以闻到茉莉花香。

  很多人忍不住会问,既然茉莉花并不多见,那六合为何会成为《茉莉花》的发源地呢?

  其实,关于六合金牛山脚下是民歌《茉莉花》的发源地曾一度引起争论,许多地方都希望成为《茉莉花》的故乡。前些年,扬州还干脆将《茉莉花》定为市歌,盐城也举办茉莉花节。就连靠近六合的仪征,也宣称《茉莉花》是“真正的仪征民歌”。

  直到《茉莉花》的搜集整理者、原前线歌舞团团长何仿在为《茉莉花》采风纪念碑揭幕时宣布:“按照惯例,民歌的搜集地即发源地。”这些争论才基本尘埃落定。六合区文化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茉莉花》这首民歌最初是从六合当地的民歌《鲜花调》改编过来的。至于这首《鲜花调》,据称,其实早在古代就广为传唱了,当时词中包含有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等字样,从当时的意义来看,并不是特指某种花,而是暗示某种情绪和社会感受。

  工作人员介绍,1942年冬天,新四军的文艺战士何仿在六合金牛山附近开展抗日宣传,当时才14岁的他从当地民间听到了这首《鲜花调》。1957年,何仿将《鲜花调》加工整理成《好一朵茉莉花》(简称《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