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素有‘植物王国’‘野生菌王国’之美誉,其特点可简单概括为战略地位特殊、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区系关键、生态系统多样、生态景观美丽、生物种类丰富等6个方面。”9月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在“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支撑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云南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

  孙航表示,昆明植物研究所长期以来在生物多样性综合考察、珍稀濒危植物调查评估、生物资源保藏与引种驯化、生态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工作,这些成效的背后离不开数字资源库的建立。

  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唯一以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为主的综合保藏设施,截至 2020年 12月,已保存植物种子 10601种,占我国种子植物物种数的 36%,在标本馆的体系建设上,昆明植物研究所保存标本150余万份,其中种子植物标本120万份,蕨类植物标本5万余份,苔藓标本9.9万份,大型线万份,是我国收集植物门类最全的植物标本馆。同时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有一批植物多样性重要的数据库,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Kingdonia植物标本数据库,Biotracks植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中国西南野生种质资源库数据库等,有效地支撑了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资源的挖掘利用。数据库的建立给云南植物物种的储存提供了一个更加便利的平台,当资料袋变成电子书,云南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也获得了更大提升空间。

  此外,昆明植物所在全国率先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研究,调查获得了80个植物物种种群现状的基础数据。在植物发觉与利用工作中昆明植物研究所参与天麻的人工培育,三七的药物研究,并取得领先成就。在花卉研究保护工作中,昆明植物所对兰花,秋海棠,山茶,杜鹃等花种进行选孕,为云南省花卉产业的开发与保护做出突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毛炳宁介绍,昆明动物研究所自1954年建立以来,不断推进关键地区动物多样性的考察,在多次科考中积累标本90余万号,掌握一手科学资料。为云南省及国家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在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中,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昆虫类等团队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人工跟踪,红外线监测,视频监控,无人机监测等科学研究方法。近年来研究所在滇金丝、长臂猿、亚洲象、绿孔雀等物种的研究保护中取得重要成果,并成功繁殖出滇金丝猴子三代,绿孔雀子一代。同时,昆明动物研究所利用红外线,无人机,监测亚洲象种群数量分布和栖息地现状,为科学开展保护亚洲象以及栖息保护恢复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在有毒动物资源保护利用方面,昆明动物研究院积极推进蛇毒,蜈蚣,蝎子毒液多样性方面展开研究,发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活性多肽1300多种,为创新药物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昆明动物研究所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中心,生物多样性基因组中心,为全国的生物多样性收集提供科学平台,并正在推进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昆明分布筹建工作,拟建设高校生物共享生物大数据研究和服务平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一个面向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技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在1125公顷的园区中,收集保存13000多种植物。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杨永平介绍,由于西双版纳的民族多样性,植物园重视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民族森林文化的结合,各植物学家系统整理了傣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植物学文化与民族文化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民族植物园,民族文化博物馆等科学教育设施。该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热带植物文化的保护做出突出贡献。

  立足于野外观测平台,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中国与东南亚的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在长期的研究中,生物学家发现云南省多种热带植物种类与东南亚、非洲等地十分相似。基于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西双版纳,哀牢山,元江建立起了长期的野外观察台站,进一步研究当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古生物生态,物种间的共同规律。并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立足于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开展中国与缅甸,中国与老挝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境合作。杨永平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同的责任。自2015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成立以来,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先后在缅甸开展了9次的联合科考,在老挝开展了3次的联合科考,期间结合红外线多种植物新增。通过科考,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了解东南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帮助东南亚各国培养生物学人才,增进了中缅,中老间的交流与互信。

  未来,云南省将加大科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投入,坚持科学可持续性发展路线,加强与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的合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李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