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长者自身健康状况、社会角色的改变和家庭地位的变化等各种因素,易引起孤独感,特别是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成为了老年人群的主要情绪状态之一。

  为此社工运用园艺治疗手法,为长者提供社交平台,促使长者在活动中感受生命的发展历程,提升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扩大老年人的交往范围及频次,建立或增强其社会支持网,从而促进长者的身心健康,调节负面情绪,为单调乏味的老年生活增添一点色彩。

  1.当前,我国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急剧增加。据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增长5.44%,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社会对老人群体的关注也日益增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注焦点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满意度和身体健康层面,而是更多地转向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层面。

  2. 据中科院的调研结果显示,国内80%的老年人都存在心理问题,从文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痴呆预防及陪伴项目在国民心理健康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63%的中国老年人常常会感到孤独,而其中有54%的人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会感到孤单,孤独感成为了常伴老年人群心理问题之首。

  3.罗伯特·韦斯(RobertSWeiss,1973)认为孤独感包括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两个方面,其中情感孤独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交流,缺乏情感支持;社会孤独指缺乏由志趣相投、一起活动的朋友是构成的社交圈。

  孤独感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感受和体验,已有研究发现,老年期的孤独感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如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情绪,甚至是与老年自杀行为有显著相关关系(Emerson K G et al,2016)。基于此,缓解老年人孤独感已成为治疗老人心理问题的首要步骤。

  本街道地处老城区,登记在册辖内登记在册60岁以上长者人数为12286名,60岁以上人口已过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3%,其中80岁以上约占24.9%,在社工的日常走访和调研中发现,辖内长者由于自身健康状况、社会角色的改变和家庭地位的变化等各种因素,缺少能够倾述的对象,抒发心声,也极少与外界联系,常容易引起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

  4.社工为此类长者开展“爱园艺,乐夕阳”长者园艺交友小组活动,运用园艺治疗的工作手法,以植物作为媒介,为长者们搭建同年龄层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社工鼓励组员间互相赞美与表扬,增强组员的自信心、满足感,同时拓展他们的社区支持网络,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引导其重新认识生命,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丰富晚年生活。

  在社工的日常走访和调研中发现,本辖区内长者在退休后,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减退、社会交往缺乏,导致负面情绪滋生、出现“老来无用”的悲观论。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社工结合年度服务计划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在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访等多种方式招募8名长者参与“爱园艺,乐夕阳”园艺交友小组活动。

  1.退休后的孤独:当老年人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单位和熟悉的同事,没有了往日的干劲,每天生活在家庭的封闭圈子,没有业余兴趣爱好,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较以前有所减少,容易感到孤独、 压抑。

  2.缺少亲属陪伴的孤独:许多老人子女忙于工作无暇来照看,再加上老人与年轻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两者缺少沟通交流。

  3.自信心的缺失:随着年纪的增长,老人身体的各项机能衰退,容易患上老年病,感觉自己对社会和家庭不再有用,认定自我价值感低,容易产生不自信,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是老年悲观论。

  4.独居的居住方式:在本辖内独居的老年人数量较多,他们在居住方式上与外界隔离,与他人的交往和交流受限,往往会感觉到孤独和无助。

  1.园艺治疗定义为利用植物或园艺活动以促进社会、教育、心理与生理的适应,提升身体、精神与心灵的健康,认为园艺治疗乃是人们籍由接触植物、园艺操作及接近大自然等活动对人体身心复原的特殊功效,使心理得到慰藉之治疗方式。

  园艺治疗独特之处是当中包含了生命的素材,需要参加者的呵护及照顾,植物的成熟过程与生命循环提供了许多园艺工作及相关活动,可以刺激思考及劳动身体,促使参与者察觉充满生命的外在环境。

  2.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人类生命发展历程都会遭遇一些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生活事件。遭遇生活事件时,需要资源以因应问题。资源分为内在与外在两种。而一个人如果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

  社会支持网络作为外在资源,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支持,其中有形的支持包括物质或金钱的支持和援助,而无形的支持多半属于心理、精神上的。

  本次小组,社工依托园艺治疗为基底,通过设计丰富的小组环节,为长者们搭建同年龄层互相交流、沟通的交友平台,拓展组员的社区支持网络,增强高龄老年人机体运动能力、延缓衰老、增加社会交往、提升自我价值感、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1、至少3名参加小组的组员至少种植或移植成功一种植物,增强组员的自信心和情感支持。

  2、至少4名参加小组的组员之间有4次及以上的线名参加小组的组员在小组结束时认为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得到积极地调整。

  通过播种、扦插和学习园艺手法等动手种植的过程中,增强组员对生活的自信心,给予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促进组员的多视角思考方式,鼓励其多策并用激发对生活的热情。(2)在社交方面:

  建立微信群,方便组员进行日常养护打卡和交流,拉近组员关系。社工整理打卡情况制作养护视频,邀请组员畅谈种植养护心得,并能够通过观看“被欺负的视频”鼓励组员互相鼓励和赞扬,增添自信心。(3)在观赏方面:

  组员们通过制作“99公益日”书签与制作多肉盆栽,观赏植物美,同时投身公益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增添社区融入感。3.末期计划:

  社工通过查阅相关园艺治疗的资料,从需求出发,结合辖内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根据督导的建议,制定了本次小组活动计划。

  通过发送海报,微信公众号和电访等方式,宣传和招募8名老年人成为组员,并做好小组活动内容简介工作。

  社工通过网络浏览和走访花卉市场,了解生命力顽强的太阳花、绿萝、薄荷等作为小组活动媒介,了解其的特性、种植方法,收集植物品种、种植工具、装饰摆件、养护介质等物资的图片资料,并制作PPT准备展示。

  组员们存在互相认识的情况,也有第一次参加社区活动的成员,组员们表现拘谨、社工首先自我介绍,打破沉默的气氛,通过开展破冰游戏,使组员互相认识,促进组员交流互动,营造和谐、轻松的小组气氛,协助组员消除陌生感,有助于彼此关系的拉近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社工向组员澄清小组目标,并引导组员商定小组规则,承诺在小组中遵守小组规则,有效增强了小组凝聚力。

  为激发组员的兴趣和想象力,增加了播种的乐趣,社工选择两个品花种子,并隐瞒种子的品种。社工提出播种要求:为自己种植的花种子起名字,使用种植标签,记录播种的时间,以便后期观察。活动中,组员们互相帮助完成整个播种。

  社工与组员观察花种子发芽的情况,分享育苗盆里种子的形态、数量,享受新生命绽放的快乐。在观察过程中,组员积极交流互动,氛围良好。

  为提高花种的存活率,社工提醒正确的间苗方法,但生命的生长和发展遵循自然规律,不能保证所有植株都能存活,引导组员以平常心看待。期间社工带领组员完成薄荷与绿萝的扦插,感受的生命的奇妙与顽强。

  社工结合服务计划,引导组员投身社区公益活动,利用压花制作鲜花书签,作为“99公益日”社区募捐活动的义卖品。组员看到自己的成品是纷纷表示很有成就感,整个制作书签的过程,很开心,组员在小组中获得肯定、赞美,提升了自我价值感。有两位组员在“99公益日”活动当天还报名做社区志愿者,向社区居民宣传社区公益活动。

  在小组活动中,社工设计专门一小节作为交流环节。当组员提出自己的养护难题,社工鼓励和引导其他组员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充分沟通与增添组员间的交流频率。除此之外,组员们还会交流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抒发自身感受与心声。社工还借助视频“被欺负的植物”鼓励组员间跟多的欣赏与赞扬。

  社工引导组员分配种植材料,并简单介绍制作流程,鼓励组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独特的多肉花园。

  制作微景观的过程中,组员认真专注、探讨交流、相互协作,小组气氛欢乐融洽。制作完成后,组员主动向其他组员介绍自己的盆栽设计理念。

  社工引导组员分享了在小组中的收获、经验和自身的改变,并畅谈对生命发展、自然规律的感受,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价值感,促进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点。

  在园艺治疗小组活动中,播种、施肥、浇水、间苗等劳作能促进长者全身性运动,锻炼四肢和身体的协调性,这对于长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有很大帮助,同时还提升长者的活动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衰老程度。

  参加园艺治疗小组,长者们聚集到一起可以亲自动手摸摸绿植,闻闻绿植的气息,动手浇水,植物茎叶花的色、形、味会刺激长者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使长者全方位的感受植物的生命力,了解更多绿植的知识及种植的过程。

  在园艺治疗小组活动为群体活动,在劳作和观赏过程中,长者之间主动交流协作,期间可以谈及各种感兴趣的话题或分享感受,也能培养长者与他人的协调性。其次,同辈群体之间有更多的共同的话题,增强其社交频率。

  园艺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种植活动,长者看到自己培育的蔬菜瓜果长大成熟,心里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同时,植物生长、开花、结果、死亡,可以让长者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不可抗拒的生老病死规律,逐渐接受衰老过程,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学会珍惜当下生活。

  参与园艺治疗小组活动的长者们置身于绿植中,长者可以放松精神、减清压力,缓解疲劳,同时劳作和养护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可以使长者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暂时摆脱悲观情绪。种植的成果也提升了长者的成就感、自信心。

  在本活动中,社工运用园艺治疗手法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开展小组服务,以植物为媒介,搭建一个社交平台,把聚焦点放在种植过程与组员互动频率上,使组员在种植中结交朋友,拓展自身的社会网络支持,同时在种植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变化,改善精神状况,较少孤独感,引导其重新认识生命,从而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和信心。

  在小组结束时,参与活动的长者表示当其退休后生活的终点不再是工作,子女的忙于生计也很少能够陪伴,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有很多的减少,通常时间都是独处,缺少能够倾述或交谈的对象。

  希望社工开展更多类似的交友活动,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而在目前加剧的老龄化下,不再是少部分长者面对此类问题,对此社工将会持续了解长者心理情况,开展相关园艺活动,为长者建立社交平台,改善长者孤独感问题。

  除此之外,在本次小组活动开展中仍处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长者种植的花种子只经历了发芽和幼苗时期,尽管在长者的精心呵护和社工指导下仍然无法茁壮成长最后枯萎,给予了长者一定的失败感;

  后期小组成员的出席率降低;在分享环节,社工未能很好运用专业的小组技巧引导每位组员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等。对此社工应总结本次小组活动经验和问题,加强园艺治疗理论知识学习和分享技巧,并将其运用在往后的服务中。

  [1]孙巧玲.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0,3(22):47-48.

  [3]许晓芳, 侯振虎. 老年人孤独感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 社会工作: 学术版, 2011(6): 46-49.

  [4] 胡宏伟, 串红丽, 杨帆. 我国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1(3): 9-15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小客说:情感孤独和社会孤独成为了老年人群的主要情绪状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