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养生之道,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养生类节目的收视率是远超过其他国家的。现在最红的一档养生节目,就是北京卫视的《养生堂》了。和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差不多,都是讲老百姓身边的养生治病小常识,受到中老年人的关注。不过,也有人质疑,专家为我们提供的养生常识是否靠谱?

  《养生堂》的内容比较广泛,从肌肉骨骼到肝脏器官的保健,从中医的养生之道至西医的治病强身之理,一应俱全。最近播放的一些节目,服务性都比较强。如:《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和《搭出营养新花样》等。《搭出营养新花样》这期节目就是从日常的饮食入手,教大家怎么从注意日常饮食来防止血管疾病,像这样吃:一碗白米饭、一小碗玉米面粥,配上清蒸的深海鱼,一盘素炒的菠菜,再搭一盘小的凉拌菜,浇一勺橄榄油,吃完饭以后可以来点酸奶。既保证了营养,还有效地防止了血管疾病。

  另外该节目还常常向大家介绍一些生活中的误区,像崴了脚回家赶紧擦红花油,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红花油可以使用,但不是崴脚后马上使用,反复地揉搓可能会导致伤情严重;不小心擦破皮,立即用酒精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强,应该使用碘伏,从伤口中心向外擦大约10厘米左右,再做包扎等。这些题材很受家庭妇女的喜爱,可以帮助她们更好地照顾家人。网友“zhaomama”说:“我喜欢这个节目,从里面学会了很多养生之道。”

  不过养生类节目的诟病也不少,之前张悟本在某养生节目中夸大了绿豆的保健功效,甚至把它说成是灵丹妙药。也因为媒体的宣传效应使其名声大振,诊疗费也水涨船高。而最后发现张悟本根本不懂医术。网友“梅送暗香来”说:“电视节目捧红了许多所谓名医,他们侃侃而谈仿佛华佗再世,简单小方就可药到病除。”那么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呢?

  西安凯兴医药中药部主管杨东表示,现在观众看这类节目的初衷其实大多是治病,而不在中医养生,“现在人都是有了病才会想到去关注和预防。我们也关注过这类节目,可以看到很多节目都在往治病这块靠,因为观众需求的就是这。”而对于如何防止“伪专家”,他表示:“很多时候专家未必是假的,而是他们的话对观众造成了误导。举个例子,像鼻炎咽炎这种病,吃西药是吃不好的,偶然间一个节目中有专家说党参有助于缓解鼻炎症状,观众看了就会以为党参可以治鼻炎,从而去消费。其实这句话并没有错,它或许和其他药配起来就是个治鼻炎的方子,但这样的说法对于不懂医药的观众就会造成片面的误导。这就和张悟本的绿豆说一样,绿豆本身确实也有保健作用,但最后被夸大得太多了。究其根本,还是观众不要把节目当做医生、把专家当做神医。”

  观众在看这些节目时,往往由于不精通医学知识以及对电视操作的不熟悉,而比较容易信任节目中所传达的消息,还有观众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医生,网友“zhuzhu”就说:“我天天看,就想看看有关发作性睡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如果消息正确固然更好,反之就会对观众造成不良影响。

  圈内知情人对记者说,制作这些节目,医生和制作人的关系通常都很微妙,“我以前就遇到过有人托关系找我,要上类似的节目,这说白了就是个大广告么。一般没关系的情况下,不但要花很多钱,还要排期。”

  专业人士建议观众在观看时多一份理性,电视节目制片人杨志鹏说:“现在对于专家的界定并没有太明确的规定,节目组在选择嘉宾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考虑,包括主题和观赏度等,它一定是遵循了电视制作的相关规定的。而对于观众而言,看这种节目不要把它想得太权威,日常的医疗常识和养生知识多了解一些没坏处,但如果生病了一定要及时就医。节目只是保健范畴的应用,千万不要把它当医生。”

  很多年前的下午6时都是小朋友的时间,绝大多数动画片都会选择在这个时间播放。但慢慢的,动画片越来越少,相反《养生堂》这种受众是中老年人的养生节目火了起来。

  电视节目制片人杨志鹏说:“从节目编排战略方面考虑,这是电视台做的一个差异化战略竞争。因为通常情况下,这一少儿节目时段全国绝大部分电视台都在播放少儿节目,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大部分人是不看少儿节目的,这种差异化战略就吸引了那些不看动画片的人。受众的改变也是一方面,现在小孩课业繁重不一定有时间看电视,而中老年人却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