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此时我国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南方虽也秋意渐浓,但还相对比较温暖,特别是偏南的地方,比如海南等地,气温还比较高,仍处于夏季。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鸿雁是二十四节气中出现最多的物候之一,中国古人对大雁寄托了许多情思。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而且贝壳的条纹和颜色与雀鸟相似,所以误以为雀鸟变成了蛤蜊。
三候菊有黄华: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菊花在阴气渐重的时候开放,古人认为菊花历经风霜,象征着高尚的人格。
是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并含青蒿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分布于中国全境,以及欧洲、亚洲的温带、寒带和亚热带地区,生境适应性强。
主治功能: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其实不然,青蒿素实则来源于黄花蒿。二者均为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黄花蒿的药用价值要比青蒿大些。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具有抗菌、抗疟、抗寄生虫和解热等作用。
青蒿入药,最早见之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左右)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名草蒿,将青蒿列为别名,列为下品。宋《大观本草》和《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均有记载。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青蒿一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本草纲目》载黄花蒿,谓:“此蒿与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绿带蛋黄,气辛臭”。张衍箴认为,在宋代以前,青蒿与黄花蒿是同做草蒿(青蒿)入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