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40℃左右高温天气的连续炙烤下,位于成都市天府绿道中和湿地公园1号门的一大片花境植物仍然生机勃勃。这是成都市花木服务中心在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的指导下,开展的一场适应高温天气下的节水型自然生境绿地景观科学绿化实践。

  早在2024年7月,市花木中心联合相关单位营建了700余平方米的节水型自然生境绿地景观。

  节水型自然生境绿地景观模式,属于生态学与风景园林等多学科交叉范畴,是以“土壤—植物—微生物—动物”四个生态因子的创新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复合式立体种植的方式,开展的节约、生态、可持续科学绿化景观实践。

  该景观在植物配置上选用鸡爪槭、日本红枫、绣线菊、圆锥绣球等乔灌木,紫叶芙蓉葵、百子莲、花叶玉蝉、松果菊、蒲公英、常绿萱草等多年生花卉,白穗狼尾草、凤凰绿苔草、细叶芒、小盼草、柳枝稷等观赏草。试验证明,所选植物在高温天气的考验下表现出极强的生长韧性,且呈现出较佳的景观效果。

  种植初期,在连续40℃高温天气下,平均7天浇一次水。而同期公共绿地花境养护记录,平均每 1—1.5 天浇一次水。本项目浇水频次及用量明显低于以往同期水平,达到节水降耗、降本增效的目的。

  此外,本项目不使用除草剂进行杂草灭杀,而是通过植物品种的优选搭配,构建植物间的自然竞争关系;同时聚焦建立土壤真菌和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促进群落发育,保护土壤环境安全,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持生物多样性。

  为更加科学全面地分析该景观的抗逆性、节水性,目前正在对各项具体指标进行监测记录,监测结束后将根据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形成《成都市节水型植物景观群落模式营建指南》,以期对公园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未来,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的原则,持续开展对节水耐旱(耐高温)植物的筛选及营造模式构建的研究,不断探索尊重自然、节约优先、因地制宜的科学绿化新路径,推动城市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菲菲 供图 市公园城市局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王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小孩姐公园展示高速转圈,旁边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网友:光是这么看着我都觉得晕了

  女生跟朋友逛公园,没想到被黑天鹅“袭击”天鹅:什么档次,跟我穿一样的衣服

  全锦赛上演“神仙打架”,上海选手樊振东奥运后首战,搭档许昕出战男团比赛

  奔驰苏州元星回应车主迈巴赫新车漏水:“10天折旧80万”信息被扭曲误解,不推诿,将负责到底

  CBA首战:辽宁115-106浙江,球员表现:2人优秀,3人及格,1人拉胯

  看完《山花烂漫时》,985海归妈妈开始反思中产育儿:不应该把娃保护得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