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湖南省植物园,近1800亩的“植物王国”,有5000多个植物种类,烈日暴晒下,植物如何“防暑”?

  6月底,长沙连续暴雨。有经验的园林人心生警惕:集中暴雨后,7月恐怕要干旱了。

  墨紫含笑有了自己的“饮水机”:一个储水袋放置地上,顶部有进水孔,底部一个阀门控制出水。“墨紫含笑开花较早,是今年5月栽下的行道景观树。”省植物园园林园艺管理专干魏勇介绍,墨紫含笑栽种区域地势较高,土壤储水性差,为其装上了可移动滴灌装置。

  记者在现场看到,80余棵墨紫含笑环行道“站立”,树干的深绿色防晒网像“系了围裙”。魏勇说:“滴灌可充分浇灌树根,给树木‘解渴’。”

  记者在名花广场看到,一个个喷头矗立在花卉、草坪间,喷洒的水雾均匀散落在枝头、草地间。魏勇介绍,喷灌系统不仅节水省力,还能避免水直接冲刷叶片,有利于维护植物景观效果。

  在喷灌系统“死角”区域,工人手持水枪补水。工人还每天巡逻,查看补水量是否合适,防止出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据了解,在喷灌系统装好之初,就发现害怕积水的月季长势异常,工人们在月季集中区域挖小沟排水,才解决问题。

  此外,可装3吨水的水车,来回穿梭在林下和行道树下,为树木“消暑”。一天下来,除了自动喷灌区域,车载洒水至少跑40多趟,降下120多吨“人工雨”。

  “解渴”用水量大,怎么节水?魏勇说:“公共绿化区域80%的水,来自植物园的池塘和小湖,就地取水。”

  植物园有6处水源,地势平坦、水域较宽的樱花湖是“主力军”。当樱花湖水源不足时,背靠山林、地势较低的鸳鸯湖山体水就成了“后备军”。碰上连续干旱期,植物园的大小湖可至少提供4个月的水源,保障植物抗旱。

  春季,植物园工人便忙碌起来,给土壤“松筋骨”,给老树枝条“理头发”,给树木补充“营养”。

  植物园入口不远处,山坡上一处300多米宽的露天碎枝场,折断的枝条、掉落的树叶集中在这里,经过堆沤发酵后,再进入碎枝机,“吐”出木屑,“化作春泥更护花”。

  记者看到,在月季、杜鹃等植物的根茎部,铺设有细细的木屑。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做,既可以增加土壤肥性,还可以“锁水”保湿。

  春季是植物“猛长期”,冠幅过大,度夏就有点“难熬”。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在6月以前就会对花卉进行修剪。“体型越小越减少了叶子水分蒸发,有助于植物平安度夏。”

  一些新苗、扦插枝,以及一些不耐全天日照的景观植物,园区从7月初开始,就量身定做“防晒服”——用4根架子分别放在植株4个边角,撑起黑色防晒纱网,纱网与植物叶顶留出15厘米空间。

  植物园里,风吹过,花卉翩翩起舞。葱郁高大的树木像“打了把伞”,平添不少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