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葱头似的,不用浇水,不用施肥”“它一点点绽放开来,那真是花开在眼前”……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朱顶红蜡球在春节假期又“火”了一把。“自给自足”的生长模式,让不少人感到新奇,忍不住买回家。
其实,这样神奇的花卉在上海还有不少。竞相绽放的多彩油菜花、优雅清丽的重瓣百合……一个个新品种刷新着大众对花卉的理念与认知,也装点扮靓市民生活。在它们的背后,品种研发、选育推广、营销创新等各环节的协同,更是揭示了上海花卉产业发展的丰沃土壤和勃勃生机。
这两年,多彩油菜花开始在上海郊区许多村庄风靡。白色、橙红、橙黄、西瓜红、浅紫色……每逢春天赏花期到来,成片多彩油菜花犹如五彩缎带铺在田埂上,延绵不绝,颇为壮观,吸引游客专程前往观赏。2021年,仅金山吕巷一带就接待了百万名游客。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高级农艺师李延莉介绍,多彩油菜花是杂交品种,就是用其他颜色的花作为父本,和普通油菜花进行杂交培育,经不断提纯得到全新花色品种。过程听起来简单,操作却十分复杂。“要让油菜花的多彩颜色稳定下来,形成一个品种有一定困难。”据介绍,目前上海多彩油菜花的稳定色主要是橙、白、黄、紫、粉等色系,每个色系还会呈现多种不同颜色。
神奇的花卉不只在田野,也出现在书桌案头。在第四届进博会光明食品集团的花卉展台上,朱顶红蜡球这一产品备受关注。大肚形种球被蜡包裹着,无需浇水、无需土壤、无需花盆,就能自然生长。这是由光明花卉集团下属种业公司推出的新品种。“只需放在屋内,在自然光线周可开花。干净美观,体验感强。”公司副总经理杨娟告诉记者,开花过后,可剥掉表面蜡层,取出种球,种回土壤中。养护得当的话,来年还能继续生长。
尽管目前市面上朱顶红品种不少,但能用作蜡封朱顶红产品的,只能以个数计。究其原因,还是加工工艺的高要求。首先是种球规模。由于需要依靠养分开花,这就意味着种球越大越适宜。选育过程,要把种球切成几半种到地里,等三年之后生长成熟,再从大小不一的种球里挑选出规格最适宜的,制成蜡封朱顶红。其次,种球品种要耐受蜡封工艺。“原本,我们是选用国内的蜡做试验,结果不太理想,出现发霉开裂等情况。”因欧洲制蜡工艺较为成熟,企业转向进口蜡。“每个品种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蜡封之后,有的品种因不接触空气,有的不耐受高温蜡,不适宜进行蜡封工艺处理。”最终,筛选出的种球,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出枝叶,开出明丽的花朵。
想要推出新品种,首要是收集与评价花卉种质资源,并进行新优品种选育和示范应用。
以多彩油菜花为例,其种源主要来自其他省份,需要技术人员将它和上海本地油菜花种子进行杂交转育,再进行纯化。“培育油菜花新品种,让它适应上海的种植环境,本土化是关键。”李延莉说。
在这一领域,研发人员目前重点攻关方向就是培育升级版新优品种。过去,油菜花的价值主要是油料作物,而新培育的多彩油菜花经济价值还有待加强。“我们正在研究和挖掘多彩油菜花的多功能性,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新培育的“沪白一号”兼顾花用、菜用和油用。这种白色油菜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富硒含量很高,是普通蔬菜的26倍。它在开花前还会抽薹,可食用,口感甜糯。“传统油菜花每亩收益大约600元,而多功能的新优品种经济价值提高了,每亩可增收1500元。”
目前,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上海市花卉产业技术体系已完成花卉种质资源首次系统摸底调查,初步整理出优异资源580种,包括产业主要的一、二年生花卉、球宿根花卉、部分木本花卉和水生花卉。基于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结果,市农科院等多家单位依据育种目标,优化亲本组合,开展菊花、红掌、朱顶红、萱草、百合、郁金香、报春花、矮牵牛、长春花等花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配置杂交组合1000多组,获得优异新种质300份;利用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等技术,提高育种效率,五年来全市累计选育花卉新品种43个。其中,获植物新品种权18个,上海市新品种认定25个。
近年,不少花卉企业自建研发部门,专注资源收集与品种选育。在位于上海松江的一处基地大棚内,汇集了数十种从各地收集来的仙客来。记者看到,最小的品种仅种植在8厘米的小盆内,十分别致可爱。有些品种的花瓣造型甚是特别,像是含羞带怯的小姑娘,垂下头悄悄生长。“它们正处于性状观察期,因为各个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不同,植物易地后适应度与生长过程是我们观测的重点。之后有两个方向,一是用作种质资源,在此基础上,通过杂交等方式开发新品种;二是性状成熟的品种直接进行终端开发,走向市场。”基地负责人介绍。
适应“一方水土”是第一步。在市农科院院长蔡友铭看来,上海花卉的全产业链发展,离不开种苗高效繁育,以及设施设备机械化、模块化、智能化等智慧管理技术的迭代升级。比如光明花卉集团下属种业公司推出的亚洲百合,花头多且小巧。基地采用无土化栽培模式,棚内气候环境可人工调节。“一般来说,它的生长周期是60天。我们先将种子种下,置于温度为9℃的冷库内。等生根后再移入温室大棚。这样一来,大大缩短种植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年生产规模达到150万枝。”生产基地工作人员说。
假如时间倒回十几年前,多彩油菜花、朱顶红蜡球等新奇的品种,恐怕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土壤”。花卉产业的发展,与国民整体消费水平提升密不可分。在它们背后支撑的,是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
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多彩油菜花杂交培育在很多年前就启动前沿研究,直到这些年市场需求激增,相关成果才开始大规模落地。
这几年,人们对油菜花越来越追捧,许多人喜欢去花田打卡拍照,再到社交平台“晒一晒”。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让多彩油菜花迎来风口。除了各大村庄的特色花卉种植需求外,上海各大郊野公园,以及金山五色菜花节等活动中,也经常出现多彩油菜花的身影。目前,市场总量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花卉产业的热度,在数据上可见一斑。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以来,花卉产业总量以每年30%至40%的速度增长。花卉,不再是偶尔的礼品需求,而向着日常需求过渡。
广阔的前景为产品开发创造了空间。如正在兴起的家庭园艺,国外发展较为成熟,国内尚处于培育习惯阶段。有企业瞄准这一新赛道,选择适合本土生长的品种,开发出多达2000个品类的园艺套装,包括秋季球根、春季宿根、可食用芳香植物、菌菇、日本蔬菜工坊等系列家庭园艺产品。种子、基质、花盆、工具一应俱全,在家就能成为园艺小能手。
有了消费群体,好的营销与创新方式能充分激发需求。终端商品的设计与包装、特殊加工处理以及定制开发等,都可能让一个品种成为“爆款”。以朱顶红蜡球为例,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有的在蜡球外部作画,有的系上丝带福包。在商家多一层“渲染”下,它们的颜值变高,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新品开发的要求很高,在种植之外,通过完善包装、增添文创等创新元素,才能俘获更多消费者的心。”有业内人士指出。
发展花卉全产业链,在上海正迎来机遇期。2020年末,《关于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出台,明确花卉产业是美丽产业、富民产业,是服务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
“它不仅对上海推进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上海花卉界、科技界提供新的发展空间。”蔡友铭认为,花卉要发展,必须要走产业、科技融合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中国花卉生产面积已位居世界首位,但从花卉生产大国变成花卉强国,必须要提高花卉的软实力,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持续增强花卉核心竞争力。目前,上海正重点打造松江、崇明、浦东三个市级花卉产业集聚区,指导制订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其他各区建设区级特色花卉生产基地,推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2021年,上海共落实9个都市现代花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达3亿元,有力提升上海花卉产业的形态、质量和效益。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花卉种植总面积为2.7万亩,销售额约13亿元。
花卉产业的带动作用已显现。以浦农集团为例,它牵手海沈村建设60亩花卉基地,同时结合房前屋后“小三园”(即花园、果园、菜园)以及合作社的种植,由基地回购,最终销售到社区形成产业闭环。“小三园”农户花卉种植一期试点6亩,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68万元,增加农民就业收入约8.4万元。目前,项目二期正在建设中。“一盆花”产业从核心基地到村民宅前屋后的“小三园”,为海沈村铺就美丽底色。
“未来,上海将推进花卉产业与康养、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继续拉长花卉产业增值链条。支持藏红花、百合等花卉产业系列产品研发,提高产业附加值。”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