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省农科院选育的红花新品种——豫红花1号通过省内审定。这是我省通过审定的第一个红花品种。对此,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花类岗位科学家、省农科院研究员梁慧珍说:“红花生产的突出问题是品种混杂退化、开花不集中。如今,豫红花1号品种选育取得零的突破,解决了这些问题,将推动红花在我省及适应区域扩大种植面积,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红花是世界重要的优质药用和油料作物,国际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红花油是国际粮农组织推荐的三大保健油之一,有“亚油酸之王”的美誉,是世界公认的具有保健、美容功效的功能性食用油,可降低血脂及胆固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红花花瓣可提取天然黄色素、红色素和8种黄酮,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及治疗产后瘀血、跌打损伤等药效。国内外市场对天然红花黄、红色素的需求量每年以10%的比例递增。
我省种植红花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种植面积有20多万亩,主要分布于新乡、安阳、商丘、南阳等地区。其中,新乡所产的“卫红花”以花丝长、药效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但是,因为红花品种更新换代慢、收获机械化程度低、加工产品类型少和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够深入等方面的原因,红花种植受到很多限制,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从2012年开始,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从国内外1000多份红花种质资源中,选出286份优异材料,在原阳试验基地进一步试验鉴定,通过系统选育培育出豫红花1号。2013—2014年度和2014—2015年度,在全省重叠进行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通过对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综合考评,结合多年的选育试验结果,选育出花油两用新品种豫红花1号,同时进行生产示范和保纯制种。
豫红花1号参加2016—2017年度全省3个地点各50亩大田高产示范种植试验,花丝平均产量为每亩21.62公斤,籽实平均产量为每亩226.34公斤,每亩地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今年5月,这个品种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中药材专业委员会的田间现场鉴定。现场鉴定认为,豫红花1号具有优质、开花集中、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管理简单等特点,种植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梁慧珍说:“我省中药材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大宗药材种类多且产量大。但在花类药材生产中,机械化采收是生产中面临的最普遍、也是最迫切的问题。这个品种通过配套栽培技术容易机械化采收,非常适宜规模化种植。”(记者李运海)
4月14日,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公示了第十次、第十一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的玉米作物的176个品种(5月13日结束公示),这标志着我国玉米作物育种领域又有了一次重大跨越,进入井喷期。
记者从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了解到,为促进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在京津冀地区的推广应用,2015年三地农业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建立京津冀一体化农作物品种审定机制的意见》。
主要农作物品种现在实行的是国家和省两级审定制度。确有个别品种在A省没有通过审定,但到全国审定反倒通过了,而全国审定的适宜区域又包括A省。如果我们有些同仁坚持己见,不面对问题,不主动改革,只会加速审定制度的终止。
新闻热线:法务部邮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覆盖情况反映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