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蓝天白云下的蒙古草原绿意渐浓,刚落地的小马驹儿撒欢斗萌,醇香的马奶成为季节“主打”开始笑迎四方宾客。5日至6日,习深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沿着的足迹,《中国金融家》记者深入内蒙古自治区以生态修复和种业科技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蒙草生态进行实地采访调研,手捧着草原的芳香,深切感悟重要指示及讲话的博大精神和家国情怀,仿佛看到了祖国山河到处绿波荡漾、生机盎然的明天。

  6月5日至6日,先后在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考察时都作出了重要指示,在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内蒙古牢牢把握党中央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上展现新作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予以了殷殷嘱托,字字千钧,博大精深。

  在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考察时强调,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对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的方向是明确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

  在位于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考察时指出,示范园区要在推广现代农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探索,找到适宜这里的品种、技术和耕种方式,成本要降下去、效益要提上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河套地区条件得天独厚,虽然不缺水,但也要节约水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不能搞大水漫灌。总体上看,内蒙古的草原已经过牧了,要注意休养生息。

  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了解“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时强调,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只有在中国领导下才能干成。“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林场的工作很辛苦,也很有成效,要继续做好。科研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实践中形成的真知变成论文,当党和人民需要的真博士、真专家。

  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考察时强调,河套灌区灌溉工程是千年基业,花了很大工夫,也很值得。要继续完善提升,提高科学分水调度水平。同时要量入为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尽可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在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抑制,防沙治沙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绿色惠民成效显著,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特别是“三北”等工程建设的决策是非常正确、极富远见的,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在讲话中,指出,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而且荒漠化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高度耦合。荒漠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害,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构成挑战。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这两年,受气候变化异常影响,我国北方沙尘天气次数有所增加。现实表明,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强调,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统筹谋划,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要优化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留足必要的生态空间,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草原、森林。

  强调,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增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能力。要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科学部署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要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全面抓好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贺兰山、六盘山等区域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护,加强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复,确保沙源不扩散。

  强调,要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林草。要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林草带等。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强调,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环境治理,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

  最后强调,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协调配合,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要健全“三北”工程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撑体系,建立稳定持续的投入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蒙草生态是一家科创草业上市企业,核心业务是“生态修复”和“种业科技”,即通过“保育繁推”一体化,给出因地制宜的生态解决方案,用于大规模草原荒漠生态恢复、矿山废弃地治理、沿黄流域生态保护、在海绵城市及生态绿地建植中恢复生物多样性及自愈力。早在2014年1月28日,习在蒙草考察时就殷殷嘱托,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这些年,蒙草生态始终牢记嘱托,加大科研投入,用科技赋能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种业科研应用转化,在实施生态修复的同时服务绿色生态产业。

  在生态修复方面,主要产品有“种子产品”“数字产品”“草坪产品”“植物营养产品”“园林固废产品”等。“种子产品”主要研究抗旱、耐寒、耐盐碱、耐踩踏等植物应用特性,生产生态修复饲草兼用草种、草坪用种、观赏草用种,开发种子生态包,解决生态修复、饲草种植、草坪建植等用种需求问题。“数字产品”主要开发数字种业平台、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乌拉盖智慧畜牧业平台、呼和浩特智慧林草监管平台等,解决生态资源数字化监管、农牧林草种养产业中的问题。“草坪产品”主要开发走路草坪、停车场草坪、运动场草坪、休闲绿地等,具备节水、耐踏、低养护等特点,解决运动空间不足、城市内涝等问题。“植物营养产品”主要开发土壤修复、植物营养型肥料、微生物菌肥、植生毯、植生袋、生物芭等,解决生态修复、草场生产、家庭园艺中植物种养问题。“园林固废产品”主要开发有机覆盖物、生态再生路、生态小品构筑物、营养有机质等,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在种业科技方面,一是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小草诺亚方舟),联合共建内蒙古草种业技术创新中心,收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 2200 种,涵盖生态修复、饲草、中草药等共 6 万份,标本 15 万份,土壤 150 万份。二是建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挖掘乡土植物特有基因,创制理想性状新品种;审定认定国家及自治区草品种 32 个,获 6 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34 个种质材料分别搭载嫦娥五号、神十三、神十四、神十六进行航天诱变;编制标准近 500 项,申请专利 629 项,草种业专利数量位列全球第六。三是全国布局采种田、繁种基地 25 万亩;制种车间 64 个、面积达33万平方米;引种驯化乡土植物 200 种,研发生产种子生态包、走路草坪等草产品,应用于各生态修复类型、生态景观。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蒙草生态已累计修复国土面积近3000万亩,许多成功案例令人折服。一是实施乌拉特中旗 40 万亩退化草原修复、东乌珠穆沁旗14.5万亩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乌拉盖退化草原修复等,编制形成《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国家标准。二是实施呼和浩特敕勒川草原、阿拉善贺兰草原、乌拉盖草原修复等,均入选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三是实施科尔沁沙地飞播生态修复、阿拉善荒漠治理等,取得阶段性成果。四是实施贺斯格乌拉南露天煤矿生态修复、秦岭北麓瑞德宝尔黄柏峪矿山治理等,以扎赉诺尔百年露天矿生态修复为样本,编制推广《草原区露天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规范》,在内蒙古、陕西、新疆、西藏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累计修复面积 5988 万平方米。五是在黄河流经的内蒙古包头市、巴彦淖尔市打造昆河湿地公园与黄河湿地公园等项目,实施鄂尔多斯市十大孔兑综合治理与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集成示范研究项目,编制《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廊道建设规划》,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六是运用生命共同体理念,设计实施呼和浩特小草公园,打造海绵城市样板空间。建植鸟巢国家体育场附场足球场草坪、呼和浩特成吉思汗公园生态停车场草坪,编制的《混合草走路草坪及其建造方法》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佳发明奖”。

  特别是巴彦淖尔市镜湖生态修复工程,“碱湖”变“镜湖”打造特色草产业田园综合体,成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政府与蒙草共同打造的一张生态名片。该项目所在地热量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河套灌区灌排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项目局部区域土壤盐碱化严重,无法满足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为了修复土壤环境,蒙草团队利用机械措施对原有土壤进行松土、翻整、铺平后,将经过科学配比后的有机土壤进行回填的农业措施应对土壤盐碱化。同时选用二色补血草、大花萱草、蒙古马莲、碱茅等耐盐碱乡土植物,通过生物措施进一步修复盐碱土地,使土壤恢复到自然状态。作为一个“催化点”,镜湖生态区的成功打造,极大带动了邻近区域的发展。毗邻镜湖的富强村依托秀美的镜湖景区将走西口文化与农耕文化有机融合,积极创建特色草主题田园综合体,现已成为有名的新型旅游休闲观光村。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截至2022年12月31日,蒙草生态贷款余额61.85亿元,融资工具主要以流贷、项目贷款为主,基金、信托等为辅,其中通过保理等供应链金融工具为近4000多家上游供应商提供金融支持。在贷款余额中,中长期贷款占比81%,短期贷款占比19%;流动资金贷款占比40.63%,项目贷款占比59.34%;国有银行占比43%、股份制银行占比6%、地方银行占比44%、基金等其他占比7%。

  自2018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秉承使命责任和勇气担当,与蒙草生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生态产业扶贫、黄河生态大保护等领域展开合作,确保了蒙草生态的正常运营和创新发展。2019年,国家开发银行总行还邀请蒙草生态参加了“农业企业走出去”企业座会;2019年12月,与蒙草生态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同时,还积极协调“国开证券”多次到蒙草生态推进PPP项目的ABS发行工作。

  2012年9月,蒙草生态上市。截至2017年,蒙草生态通过公开市场工具多次进行定增,股本增加了16.4亿元,在定增过程中包括农行在内的多家机构均参与其中。2017年8月,蒙草生态在西北地区首发2.5亿元的绿债,票面年利率为5.50%,期限为3年。2018年3月,获得由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认证的深绿(AAA)企业主体绿色评级,企业发行企业债、中票、ABS等产品均可以绿色冠名。2018年9月,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累计交易5.75万股,占总股本的3.58%。2019年12月,蒙草生态又发行8亿元优先股,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和“定盘星”,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实现责无旁贷,但融资渠道狭窄,资本市场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仍是制约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有专家表示,当前上市公司融资主要还是依赖于银行借款融资和债券融资,导致有些细分领域细分行业头部企业虽掌握先进技术,但受发展阶段和规模制约,获得社会资源的帮助较少。比如科创类企业由于轻资产经营,以及产品研发资金投入多、研发周期较长、研发成果需要市场最终检验等原因,未来发展不确定性较大,一般难以获得银行低成本的信贷资金扶持,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主要依赖于PE投资和VC投资,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仍较为常见。为此,建议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比如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集聚创新要素、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以及优化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等等。

  但笔者认为,蒙草生态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多层次金融支持政策齐发力,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迅速落地,引导商业银行同步跟进配套贷款支持;多层次金融举措协同发力,精准支持像蒙草生态这样的重大生态项目建设,习的生态文明思想和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时的重要指示,就会化为绿色发展的具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