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有一个经典的假设是,个体会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来进行选择。这意味着,人们都在努力朝着让自己更幸福、更快乐的方向去做选择。但是,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都不清楚什么能真的让自己更快乐。
比如,很多人在疲惫或者心情低落的时候,会选择大吃一顿,玩手机,逛社交媒体,刷视频,喝酒,想通过这些方式来放松,让自己快乐起来。但事实上,这些事情并不能让我们更快乐。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专门组织团队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发现,很多我们以为会立刻让我们快乐起来的事情,比如玩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看电视,看电影,吃零食,上网,等等,这些事情只能提升一时的多巴胺,而当我们做完这些之后,多巴胺水平立刻又会下降,快乐感并不会有明显提升,还可能感觉更失落。
而跟这些形成对比的,是另外一些活动,我们低估了它们能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比如,运动锻炼,亲近自然,观鸟,逛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园艺活动,还有与人社交、与人聊天。这些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程度,平均计算下来是吃喝、打游戏、刷视频的5倍。它们具有给我们的快乐值储能的作用。
除了经济学家以外,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同样发现,像打游戏,看视频,吃零食这些人们最常进行的一些放松方式,并不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真正的休息、充电。心理学家发现,最能够缓解疲劳、提升幸福感的活动,是进行创造性活动,比如摄影,画画创意写作等等。另外,亲近自然也是很好的选项。一个好消息是,如果没有条件真的进入大自然,那么,观看美丽自然风光的图片,在桌前摆放绿植,或者聆听一些自然界声音的音频,也能起到类似效果。
这些研究说明,很多时候,不假思索为自己的快乐幸福做出的选择,可能并不是最优的。
还有,比如你问一个人:你觉得,现在你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改变,长期来看会让你更快乐呢?可能会说:升职加薪!换更大的房子!去风景优美的地方住!但是这里又有一个反直觉的研究发现:长期来看,这些事情并不会让我们更快乐。因为,人的心理特性是,不论人生中遇到好的,还是不好的境遇,我们总能迅速地调整、适应。比如,当刚得知加薪的时候,我们的确会很快乐。但可能两个星期后,美好的感觉就会逐渐消散。当我们已经适应了加薪的事实,当我们陷入繁杂的工作事务时,该烦恼还会照样烦恼;心中又开始期盼着下一次加薪。
曾经有一项研究,对美国四所大学的近2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这四所大学中,两所在美国中西部,两所在加州。加州的气候比中西部更加宜人,阳光也更加充足。参加调研的学生都认为,生活在加州的人会比生活在中西部的人更幸福。但最后的调查结果是,两个地区的学生对生活的总体满意度没有任何差异。
这是因为当学生们想象两个不同地方的生活时,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聚焦到这两个地区之间的差异上。但是当他们投身到具体的生活中时,那些外在的气候、风景,都变成了生活中的常量,早已被适应,被抛之脑后了。
这种现象有个专门的称呼叫“享乐的适应效应”。人总是努力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然后又很快适应,祈求更好的东西,这一过程让我们的快乐很难持久。
但是,适应性也有好处,比如可以帮助我们免于持续的痛苦。像离婚、亲人去世等事情带来的痛苦,我们在当时可能感觉自己永远走不出来,但因为有适应性,我们确实可以做到。
“享乐的适应效应”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研究发现,天气、风景、房子大小、开什么车等外部环境因素对我们幸福感的影响占比只有约10%。因为这些一次性发生变化,而后成为“生活常量”的因素,我们会很快习以为常。
假设,你刚组建了家庭,攒够了买一套房子的钱,现在你面临一个选择:是在城区离公司很近的地方买一套小房子,还是在离公司比较远的郊区买一套大房子呢?我们这里不考虑房价涨幅。仅从快乐的角度,你认为选哪个会给你带来更多快乐呢?大房子显然住起来更舒适。那么,选它我们会更快乐吗?很可能不会。这就要讲到学者们发现的两个会持续影响快乐值的因素了。
首先是通勤时间。研究表明,通勤时间对快乐感的影响非常大。有一项针对美国得克萨斯州职场女性的调查,让她们对每天19项活动的满意度进行打分评估。结果排名最后的一项就是早上通勤,排名倒数第三的是晚上通勤。所以,在房子的选择上,面积方面,就像前面的逻辑,房子只要够住,大小我们很快会适应。但通勤的烦恼我们永远没法适应,因为每天都要经历一遍。过长的通勤时间会像针刺一样,早上晚上各刺你一次,持续降低我们的快乐值。
跟通勤类似的,还有打扫——这也是我们时常要经历的事情。越大的住房空间,就意味着要花越多的时间、精力或金钱在房子的维护工作上。吸尘、整理、擦洗、修缮……都要更费力气。日复一日,看着眼前的大房子,感受到的更多也是疲惫而不是快乐了。
根据通勤时间和打扫时间这两个因素来看,离公司远的大房子很可能没有离公司近的小房子提供的快乐更多。假设,你已经决定购买一套离公司近的小房子,接下来,你在选择小区的时候,发现自己又陷入纠结:有两拨朋友都希望你去他们所在的小区,一拨朋友的经济状况要比你好很多,另一拨朋友的经济状况跟你差不多。假设这两个小区的房价你都能负担得起,那么你会选择跟哪一拨朋友做邻居?或者,找一个没有熟悉朋友的小区居住?
有关于幸福的研究提示我们,选择其中跟我们经济状况类似的朋友做邻居,获得的幸福感大概率是这三种选择中最高的。
首先,处在有朋友的环境会比处在没有朋友的环境更让我们幸福。哈佛大学有一项持续了超过85年的研究,追踪了超过700人的一生,想要解释一件事:到底是什么因素能给人的一生带来最多的幸福感,并且,会影响人的健康与长寿?最终,他们提取出的最重要的那个幸福因子,不是金钱、名誉或者权力,而正是人际关系。哈佛的研究团队说,如果要把这85年全部的研究归结为一个生活准则,那么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更健康、更快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个发现已经在数百项其他研究中得到了反复验证。
所以,如果能够与自己喜欢的朋友住在一个社区,经常往来,会让我们更快乐。即使刚刚搬到一个陌生社区,周围没有朋友,也可以尝试把邻居发展为新的朋友,这同样能让我们更快乐。
那么,应该选择跟比我们更富的朋友做邻居,还是选择经济状况差不多的朋友呢?如果你想获得更多快乐的话,那么经济学者会建议你,最好选择经济状况差不多的朋友。“幸福经济学之父”理查德·伊斯特林有一项经典的研究结论,后来被广泛引用,就是人们在幸福感上的“社会比较”:我们的幸福感很多时候不取决于自己的客观情况,而是取决于跟其他人的比较。在收入这件事上尤其是这样。
一次性发生变化,而后成为“生活常量”的因素,并不会持续对我们的快乐产生影响,因为我们会很快适应;而那些我们在一天天的生活中要反复经历、多次相遇的事情,则会持续影响我们的快乐,比如通勤、家务、人际关系还有社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