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智慧农业”的趋势方兴未艾,“绿色植保”的浪潮如火如荼。植物病虫害识别作为植物保护和利用的基础,农民生产种植过程中正确甄别植物病虫害、生理性病害、天敌发生情况,掌握有害生物及天敌的习性特点,从而避免因植保知识薄弱 “见虫就怕,遇虫就杀”盲目施药的问题,是切实实践国家“双减”战略,树立广大农业生产者绿色防控意识、提升科学防控能力的第一步。
如何运用科技力量为农民提供一套专业、方便的识别工具和科学防治指导?中国植保学会依托专家优势,不断尝试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动“智慧植保”的探索与实践。
在以“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 2018 年度中国植保学会年会上,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陈剑平院士发起,经理事会讨论审议,学会与杭州睿坤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旨在将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AI)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农业植保领域,携手开发基于 AI 与大数据的病虫害智能识别系统及综合应用项目,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病虫害即时识别工具,为农技人员提供辅助诊断工具、为测报人员提供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工具,并搭建专家交互平台,建立共赢机制,为农业专家、监管部门提供基于植保大数据的产业分析、区域分析、趋势预测等分析报告。
目前,该项目 AI 技术团队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识花软件“形色”的核心开发团队(形色可识别植物 4000 余种,识别准确率高达 98%,全球用户 1500 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植保学会各级专家老师的指导支持和悉心帮助。为了进一步打造“共建共享”的开放式专家合作平台,2019 年 3 月,项目专家采集版“慧植.农当家”(微信小程序)上线发布,便于更多专家老师参与图片数据的采集和鉴定工作。该版本涵盖蔬菜、小麦等 8 类作物 330 余种病虫害,支持收集拍摄、批量上传、即时识别等功能,相关数据汇总后形成的数据地图、产业分析等成果将与专家老师共同分享。
目前,项目仍在不断提升与优化中,预计将于今年 7 月正式推出APP 使用版,届时广大农民使用手机在田间随手拍照,即可完成病虫害识别诊断并查看由学会专家指导审定的专业防治建议。